而在几十里外的临沂城内,日军特高课课长秋山弘一的办公室,灯光也亮到了深夜。
秋山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有几分儒雅的中年男子,但镜片后那双细长的眼睛里,却时常闪烁着阴鸷和狡黠的光芒。
他像一头嗅觉极其灵敏的猎犬,虽然此刻没有拿到关于这次青风镇交易的确切情报,但他凭借多年的特务经验和直觉,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
他知道八路军独立团近期在战场上伤亡不小,物资,尤其是药品必然极度匮乏,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想方设法从外界获取。
他拿起电话,用冰冷的声音下达命令:
“通知青风镇及周边各据点,特别是皇协军和便衣队,近期加强对进出人员,尤其是商队货物的检查力度,重点排查药品、军械、盐铁等违禁物资。增派便衣人员,混入市井,严密监控青风镇内所有陌生面孔和异常动向。有任何可疑情况,立即报告!”
一股无形的暗流,随着这道命令,在青风镇及其周边区域更加汹涌地涌动起来。
而置身在青风镇的周锐等人,并不知道自己此刻已处身于危险之中。
几天的等待以及对镇里内外的探查,周锐等人对镇上的一切也了如指掌。
“终于顺利等到明天的交易,有团长在外围接应,只要顺利出了青风镇,这次的任务就能圆满完成。”
周锐躺在床上,脑海里思绪万千,直到深夜,他才慢慢合上眼睛。
夜色褪去,黎明并未带来晴朗,天空依旧被厚重的铅灰色云层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潮湿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预示着又一场大雨可能随时倾泻。
周锐在天刚蒙蒙亮时就已醒来,或者说,他几乎一夜都处于半睡半醒的警戒状态。
他轻轻推开客栈窗户的一条缝,清冷而带着土腥味的空气涌入。
街道上已有早起的行人,但一种无形的紧张感,似乎比往日更浓。伪军岗哨换岗的时间似乎提前了,而且人数好像也多了一两个。
“家强,检查装备,准备动身。今天的气氛有点异常,吩咐大家小心应对…”
周锐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刘家强立刻行动起来,两人最后一次检查了驳壳枪的机件、弹匣是否压满,将几枚手榴弹妥善藏在腰间最顺手的位置。
他们换上了早已准备好的深色粗布短褂,这种衣物在行动中不易勾挂,也便于隐蔽。
上午十时整,周锐深吸一口气,独自一人走出了悦来客栈,融入了青风镇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人流中。
他看似随意地走着,目光却如同雷达般扫视着周围。他注意到,镇公所旁边的协和会小楼里,似乎有人影在窗口晃动。
街角多了两个陌生的卖烟小贩,眼神却不时瞟向街面。这些细微的迹象,印证了自己的担忧和判断,今天的青风镇,暗藏杀机。
来到镇东头的“福运”粮行,厚重的木门虚掩着。周锐按照约定节奏敲了敲门,一个伙计警惕地打开门缝,看清是他,才迅速将他让了进去,随即关紧了大门,插上门栓。
前堂看似与普通粮行无异,堆放着米面粮袋,但气氛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凝重。
邵青林早已在账房内等候,他今天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布衫,刻意显得低调。
见到周锐,他立刻站起身,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客套寒暄,只有化不开的忧色。
“周先生,你总算来了。”邵青林压低了声音,语速很快,“货物凌晨就已备好,全部在后院。但今天镇上的情况……非常不对。我派人去看过,西口岗哨不仅加了人,还来了两个生面孔的便衣,眼神毒得很,不像普通特务。我担心……”
周锐神色不变,冷静地打断他:“邵老板,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有回头路了。货在哪里?我先验看。”
邵青林不再多言,引着周锐快步穿过前堂,来到后院。院子里,停着五辆结实的骡马车,车上盖着厚厚的苦布,看上去就像是满载粮食的寻常车队。
但靠近了,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同于粮食的气味,那是磺胺和崭新纱布混合的气息。
邵青林示意两个心腹伙计掀开其中一辆车的苦布一角,又撬开车厢底板的一个暗格。
周锐俯身看去,只见暗格内整齐码放着结实的木箱。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是用油纸仔细封装、排列紧密的磺胺粉剂玻璃瓶,在阴沉的天光下反射着微光。
另一个箱子里是雪白耀眼的绷带和棉花,还有一箱则是闪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外科手术器械:剪刀、镊子、手术刀,一应俱全。
另外几辆车上,则隐藏着用防水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食盐块。
“磺胺十箱,绷带五箱,器械三箱,食盐二十担,全部在此,请周先生过目。”邵青林低声道。
周锐强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激动,仔细、快速地清点了每一箱货物,确认种类、数量与约定完全无误。
他伸出手,用力握住邵青林的手,沉声道:
“邵老板,辛苦了!独立团和根据地的百姓,会记住你今日的义举!”
“义举不敢当,略尽绵力罢了。”邵青林摆了摆手,眉头依旧紧锁,“现在最关键的是,怎么出去?按原计划,混在粮食里运出去?我怕那些便衣……”
“计划不变。”周锐语气斩钉截铁,“越是紧张,越要沉住气。你就当作是正常的运粮出镇,一切如常。我们的人已经在镇外接应点等候。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镇定是第一位的。”
“好!听你的!”邵青林也不是优柔寡断之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底。他立刻指挥手下那些绝对可靠的伙计,开始进行最后的伪装。
伙计们动作熟练地将装有药品和食盐的木箱小心翼翼地放入每辆车底特制的、与车架融为一体的夹层中,盖上隔板,再在上面严严实实地堆满粮食袋子,最后盖上苦布捆扎好。从外表看,这就是一支再普通不过的运粮队。
周锐在一旁冷静地观察着整个伪装过程,确保没有任何破绽。同时,他的耳朵高度警觉,捕捉着院墙外街道上的任何异常声响。而在粮行对面,隐身于茶铺二楼的刘家强,正透过窗户的缝隙,目不转睛地盯着粮行门口以及街道两头的动静。
他看到那两个陌生的“烟贩”似乎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个朝着镇西口的方向微微点了点头。刘家强的心提了起来,悄悄将驳壳枪的保险打开。
中午时分,一切准备就绪。邵青林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一些,然后跳上了第一辆骡车的车辕。
他回头看了周锐一眼,周锐对他微微颔首,眼神坚定。随即,周锐便从粮行后门悄无声息地离开,与刘家强汇合后,沿着预先勘察好的偏僻小巷,快速向镇外接应的小树林潜去。
骡马车队缓缓驶出福运粮行,车轮碾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发出吱呀呀的声响,向着镇西口驶去。
邵青林坐在车辕上,看似悠闲地晃着腿,手心却已满是冷汗。
镇西口的景象让邵青林的心更是沉了下去。除了四名持枪的伪军,果然还有三名穿着黑色绸衫的便衣特务站在那里,眼神像鹰隼一样扫视着每一辆出镇的车辆和行人。
盘查的速度明显慢了很多,对货物的检查也格外仔细,甚至要求一些车辆卸下部分货物接受检查。
轮到邵青林的车队了。
“站住!干什么的?”
一个伪军班长上前一步,拦在了车队前面,语气生硬。
邵青林赶紧从车辕上跳下来,脸上堆起惯有的、带着几分讨好意味的笑容,从怀里掏出一包“老刀牌”香烟,熟练地给伪军班长和旁边的几个伪军递上:
“老总,辛苦辛苦!是我,福运粮行的老邵啊。这不是,给山里几个村子送点救济粮,乡亲们都快断炊了。”
伪军班长显然认识邵青林这个镇上的“体面人”,接过烟,态度稍微缓和了些,叼在嘴上,邵青林立刻划着火柴给他点上。
“是邵老板啊,”伪军班长吐出一口烟圈,“例行公事,没办法,上峰查得紧。兄弟们,看看!”
旁边两个伪军应声上前,拿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朝着苦布下的粮袋随意捅刺了几下,又用手按了按,确认里面是松软的粮食。
“班长,都是粮食。”一个伪军回头报告。
邵青林心中稍定,趁势上前一步,动作隐蔽而又熟练地将一小卷早已准备好的钞票塞进了伪军班长的口袋里,压低声音道:
“老总,行个方便,山里路远,去晚了,乡亲们真要饿肚子了。”
伪军班长捏了捏口袋,厚度让他颇为满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正要挥手放行,旁边一个一直冷眼旁观的瘦高个便衣特务却突然开口了,声音沙哑而阴冷:
“等等!”
他踱着步子走了过来,锐利的目光在邵青林脸上和几辆骡马车之间来回扫视。
“邵老板,真是心系乡亲啊。”他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句,然后走到第一辆马车旁,用手重重地拍了拍车板,发出沉闷的“砰砰”声。
“这车板,听起来挺厚实啊。底下……装的什么?”
邵青林心里咯噔一下,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但他经商多年,见惯风浪,面上依旧强作镇定,甚至还带着一丝被质疑的委屈:
“这位老总说笑了,车板底下还能装什么?都是实心的木头,难不成我还能把它掏空了?就是普通的运粮车嘛。”
“是吗?”特务冷笑一声,显然不信,“掀开苦布,把上面的粮食搬开几袋,我就要看看这车板底下!”
气氛瞬间凝固!邵青林的脸色微微发白,伙计们也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隐藏在树林边缘,透过枝叶缝隙紧紧盯着关卡情况的周锐和刘家强,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周锐的手缓缓移向了腰后的驳壳枪,刘家强和几名队员也悄悄拉动枪栓,手指扣在了扳机上。一旦特务强行检查,暴露就在瞬间,他们只能选择强行突击,抢夺货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轰!哒哒哒……哒哒哒……”
镇子的南边,突然传来一声剧烈的爆炸巨响!紧接着是爆豆般密集的枪声!声音距离不远,甚至能看到南边天空腾起的一小股黑烟!
“怎么回事?!”
“哪里打枪?!”
伪军班长和那几个便衣特务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了一跳,脸色骤变,纷纷扭头向南边望去,下意识地矮身寻找掩体。
“不好!是八路!是八路袭击!”
一个伪军惊慌地大喊起来。南边枪声越来越激烈,还夹杂着呐喊声,显然是发生了规模不小的战斗。
混乱之中,邵青林反应极快,他立刻凑到也有些慌神的伪军班长身边,急声道:
“老总!你看这……这打起来了!我这粮食……堵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儿啊!万一八路打过来岂不便宜了他们…”
那个瘦高个特务也被南边的动静吸引了全部注意力,他皱着眉头看向南边,又看了看被堵在关卡前乱作一团的行人车辆,犹豫了一下,终究是觉得应对南边的袭击更重要,不耐烦地对着邵青林的车队挥挥手:
“快走快走!别在这里碍事!赶紧走!”
邵青林如蒙大赦,心中狂喜,表面却不敢有丝毫表露,连声道:
“谢谢老总!谢谢老总!”
随即立刻转身,对着车队伙计们大声催促:
“快!快走!赶紧出镇!”
伙计们扬起鞭子,驱动骡马,车队迅速而又有些慌乱地通过了关卡,拐上了通往小树林的土路。
一出镇子,邵青林立刻命令车队加速,几乎是奔跑着冲向了预定的小树林。
早已等候在此的周锐和刘家强等人立刻从林中闪出。
“快!抓紧时间!卸货转移!”周锐没有任何废话,直接下令。时间就是生命!刘家强和几名特工科队员如同猎豹般扑向骡马车,用撬棍和匕首,熟练而又迅速地撬开车底板夹层,将里面珍贵的木箱一一取出。另一边,几名队员则迅速将牵来的几匹健壮驮马备好鞍具。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快而不乱。沉重的药品箱和食盐捆被稳稳地固定在了驮马背上。
每一分钟都显得无比漫长,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着,耳朵竖起来,警惕地听着镇子方向以及周围的动静。
“邵老板!大恩不言谢!你的情谊,我们独立团记下了!”
周锐再次紧紧握住邵青林的手,语气真挚而急促,“你快带车队从别的路返回镇上,免得被敌人察觉牵连于你!后会有期!”
邵青林也知道此刻不是客套的时候,重重回握了一下周锐的手:
“周先生保重!一路顺风!后会有期!”
说完,他立刻指挥伙计们驾着空了许多的骡马车,沿着另一条小路,绕向镇子的另一个方向,制造刚刚卸完粮食准备返程的假象。
《抗战风云之组团打鬼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抗战风云之组团打鬼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抗战风云之组团打鬼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