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炮声起初还很遥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近,越来越响,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正在城中烧杀抢掠的清军士兵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疑惑地望向长江江面;明军士兵和百姓们也停下了抵抗与哭泣,眼中满是期待——他们知道,这一定是马鸣风的援军到了!
阎应元挣扎着爬到城墙边,朝着江面望去。只见远处的江面上,数百艘战船正逆流而上,船头插着的“马”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战船的甲板上,士兵们手持燧发枪,整齐地排列着,炮台上的火炮正不断向清军大营发射炮弹,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是鸣风!是马大人的援军到了!”阎应元激动得声音颤抖,眼中流出了滚烫的泪水。周围的明军士兵见状,也纷纷欢呼起来,原本疲惫不堪的身体仿佛瞬间充满了力量,他们拿起手中的武器,再次冲向清军,呐喊声震天动地。
马鸣风身披黑色铠甲,站在旗舰的船头,目光锐利地盯着南京城的方向。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焦急,这些天,他率领水师日夜兼程,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就是为了能尽早赶到南京城。此刻看到城中的火光与浓烟,他知道,南京城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传令下去,水师炮舰全力轰击清军大营,步兵登陆后,从清军侧翼发起进攻!务必尽快击退清军,解南京之围!”马鸣风高声下令,声音坚定有力。
传令兵立刻将命令传达下去,水师战船加快了前进的速度,炮台上的火炮轰鸣不断,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清军大营。清军大营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帐篷被炸毁,士兵们四处逃窜,乱作一团。多尔衮正在中军帐中商议攻城策略,听到炮声后,连忙冲出帐外,当看到江面上密密麻麻的明军战船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怎么会这样?马鸣风的援军怎么会来得这么快?”他喃喃自语,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很快,明军步兵在长江岸边登陆,他们手持燧发枪,组成密集的阵型,向着清军的侧翼发起了猛攻。燧发枪的枪声此起彼伏,清军士兵纷纷倒下,原本井然有序的阵型瞬间被打乱。“杀!杀尽鞑子!”明军士兵高声呐喊着,气势如虹,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清军。
多尔衮见状,知道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可他依旧不甘心。他拔出腰间的弯刀,高声喊道:“兄弟们,随我杀出去!只要击退明军的进攻,南京城就是我们的了!”说罢,他率领着身边的精锐骑兵,向着明军步兵冲去。
马鸣风在旗舰上看到了多尔衮的身影,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厉,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对身边的亲兵说道:“备船,我要亲自登陆,会一会这个多尔衮!”亲兵想要劝阻,却被马鸣风严厉的眼神制止,只能乖乖地准备小船。
马鸣风登上小船,很快便抵达了岸边。他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冲入清军阵中,长枪挥舞,如蛟龙出海,每一次刺出,都能带走一名清军士兵的性命。“多尔衮!速速受死!”马鸣风高声呐喊着,声音传遍整个战场。
多尔衮听到马鸣风的声音,转头望去,当看到马鸣风正朝着自己冲来时,眼中满是愤怒与杀意。“马鸣风!今日我便要取你的性命,为我大清死去的将士报仇!”他挥舞着弯刀,拍马迎了上去。
两人很快战在一处。马鸣风的长枪灵活多变,时而刺,时而挑,时而劈,招招致命;多尔衮的弯刀也毫不逊色,刀法刚猛有力,每一刀都带着风声,想要将马鸣风斩于马下。两人你来我往,大战了数十回合,难分胜负。
周围的士兵们都停下了战斗,目光紧紧盯着两人的对决。马鸣风知道,不能再这样拖延下去,必须尽快解决多尔衮,才能彻底击溃清军。他瞅准一个破绽,故意卖了一个空当,多尔衮以为有机可乘,立刻挥刀向马鸣风的胸口砍来。马鸣风抓住这个机会,身体猛地向后一仰,同时长枪快速向前刺出,精准地刺穿了多尔衮的胸膛。
“呃……”多尔衮闷哼一声,手中的弯刀掉落在地,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前的长枪,鲜血不断从伤口涌出。“我……我竟然输了……”他喃喃自语,随后身体一歪,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气绝身亡。
“多尔衮死了!多尔衮死了!”明军士兵看到这一幕,纷纷欢呼起来,士气大振。清军士兵见状,顿时军心大乱,失去了战斗的意志,纷纷扔下武器,四散逃窜。马鸣风率领着明军士兵乘胜追击,与阎应元的残余部队汇合,一路收复了聚宝门、朝阳门等失地,将清军彻底赶出了南京城外。
南京城的危机终于解除了。城中的百姓们走出家门,涌上街头,欢呼雀跃,有的甚至激动得流下了泪水。他们纷纷围在马鸣风、阎应元等人身边,送上茶水、食物,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马大人,谢谢您!是您救了南京城!”“阎总兵,您辛苦了!”欢呼声、感谢声不绝于耳,整个南京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战后,马鸣风派人将钱谦益押到阵前。此时的钱谦益早已没了往日的风光,头发凌乱,衣衫破旧,脸上满是恐惧。马鸣风站在高台上,目光冰冷地看着他,高声说道:“钱谦益!你身为东林领袖,食大明俸禄,却在南京城危急之时,不仅不思报国,反而劝降投敌,甚至因水凉而不敢殉国,动摇军心!你这样的人,不配为大明官员,更不配为人!今日,我便要替大明百姓,斩了你这贪生怕死之徒!”
钱谦益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断磕头求饶:“马大人,饶命啊!我知道错了,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以后一定忠心报国,绝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可马鸣风根本不为所动,他挥了挥手,刽子手立刻上前,手起刀落,钱谦益的首级落地。周围的百姓和士兵们纷纷拍手叫好,心中的怨气终于得以宣泄。
柳如是因守城有功,被马鸣风封为“忠贞夫人”;秦淮诸艳也都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她们成立的“巾帼营”被正式编入明军,负责后勤保障工作;阎应元因坚守南京城有功,被封为镇国公,继续镇守南京;阮大铖清理通敌之徒、稳定城内人心有功,被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不久后,马鸣风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正式登基,改元弘光,建立了弘光政权。马鸣风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主持全国军事;马士英担任内阁首辅,整顿吏治,恢复生产;宋应星则被任命为工部尚书,负责火器研发与生产。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明军的实力不断增强,不仅装备了大量先进的火器,还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
半年后,马鸣风率领大军北上,开始收复失地。明军凭借着先进的火器与强大的水师,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收复了扬州、淮安、济南、北京等重镇。清军被迫退回关外,再也不敢南下。崇祯帝的灵柩被迎回北京,葬于明十三陵,马鸣风亲自为崇祯帝主持了葬礼,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此后,马鸣风继续率军北伐,彻底肃清了关外的清军残余势力,收复了辽东失地。同时,他还派遣水师出海,收复了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巩固了大明的海疆。在马鸣风、马士英等人的努力下,大明王朝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迎来了“弘光中兴”的盛世局面。
秦淮河边,春风和煦,杨柳依依。李香君与柳如是、董小宛等姐妹凭栏远眺,江面上商船往来不绝,岸边的百姓们欢声笑语,一派祥和的景象。“如是姐姐,你看,如今的大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李香君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欣慰。
柳如是轻轻点了点头,感慨地说道:“是啊,这一切都离不开马大人和将士们的努力,也离不开每一个大明百姓的坚守。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远处,马鸣风正与宋应星站在一艘新建造的战船上,讨论着水师的发展规划。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两人坚定的身影。马鸣风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会守护好这大明江山,让百姓们永远过上太平日子,绝不让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明末大权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明末大权奸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大权奸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