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桥的战事,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激烈来形容,它已然演变成一座吞噬生命的血火熔炉。
日军在得到国内不惜一切代价的保证后,进攻变得更加疯狂和不计成本。
长谷部照信改变了战术,不再追求宽正面突破,而是集中所有重炮和敢死队,对虎贲师防线上的几个关键支撑点,实施了拔点作战。
日军炮火和不要命的决死冲锋,达到的残酷程度,令人发指。
其中一个名为王八岭的高地,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此地扼守通往柳河桥侧后的一条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日军调集了两个大队的兵力,在超过二十门150mm榴弹炮和数十门75mm山野炮的持续轰击下,对高地发起了决死攻击。
炮击的密度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整个高地被削低了一米多,表面的工事几乎被彻底摧毁。
守备高地的虎贲师一个加强连,在炮击中就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员。
炮火延伸后,日军的肉弹冲锋开始了。
成群的日军士兵,头上缠着必胜的白布条,有的甚至只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军官的驱赶下,嚎叫着向高地涌来。
他们完全不顾伤亡,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踩着尸体继续前进。
守军残存的官兵,从坍塌的工事和浮土中爬出来,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进行反击。
暴风机枪的枪管打红了,换上手榴弹;最后连子弹都打光了,就挺起刺刀与冲上阵地的日军进行白刃战。
“弟兄们!跟狗日的小鬼子拼了!为了死去的兄弟,为了身后的百姓!”
一位双腿被炸断的排长,拉响了身边最后一捆集束手榴弹,与冲上来的七八名日军同归于尽。
阵地上,刺刀碰撞声、怒吼声、濒死者的惨叫声响成一片。
鲜血染红了焦土,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战斗已经脱离了现代战争的范畴,回归了最原始、最残酷的冷兵器搏杀和血肉消耗。
李天霞在指挥部里,通过望远镜只能看到王八岭上腾起的阵阵硝烟和隐约晃动的人影。
他知道那里的情况万分危急,但手中已经无兵可派,他手里所有的预备队都已填了进去。
“命令师属炮兵团,所有炮火,覆盖王八岭前沿两百米区域!实施拦阻射击!快!”
李天霞面部青筋凸起,几乎是吼着下达命令。
这是他能提供的唯一支援了,尽管这意味着可能会误伤到仍在坚守的己方士兵。
炮弹呼啸着落在日军后续部队的冲锋路线上,暂时遏制了日军的增援。
但高地上的守军,也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几乎损失殆尽。
最终,王八高地失守。
消息传来,指挥部内一片沉寂。
每个人都明白,失去王八岭意味着什么日军的重炮可以前移,直接威胁到柳河桥主阵地的侧翼,整个防线都可能因此动摇。
李天霞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带着浓重硝烟味的空气。
疲惫、悲伤、愤怒……种种情绪交织在他心头,但他知道,自己还不能垮掉。
“命令二团一营,在二线阵地构筑反斜面工事,节节抵抗,迟滞日军向柳河桥侧后的迂回速度。”
李天霞看着指挥部外,声音恢复了冷静开口。
“另外,给奉天发报,告知王八岭失守,日军可能试图侧翼包抄,请张少帅早做应对。”
他走到地图前,看着代表日军的一个个蓝色箭头,如同毒蛇般缠绕在己方防线上。
虎贲师这把利剑,已经在连续的重击下出现了裂痕,但它依然锋利,依然能刺入敌人的心脏。
“我们还需要时间……大帅,你的铁锤,何时才能落下?”
李天霞看着眼前的地图,战场局势又倒向了日方,他在心中默念道。
就在柳河桥防线岌岌可危,李天霞苦苦支撑之际,他所期盼的铁锤,终于动了!
渤海海峡,夜幕深沉,海风呼啸。
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正劈波斩浪,悄然向北航行!
这便是华南海军倾尽全力组成的登陆突击集群以及为其护航的海军第一舰队主力。
在舰队核心,那艘采用了超越时代设计的舰队航母的舰岛上,此战海军司令龙破武亲自坐镇前方,他凝望着这漆黑的海面,心里不知在想着什么。
他身边,是同样神色肃穆的登陆突击集群指挥官,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旅长(由原特战警卫旅副旅长方兆龙临时兼任)。
“根据最新情报,日军联合舰队分舰队仍在黄海中部游弋,其侦察机并未发现我舰队行踪。”
第一舰队参谋长在龙破武身旁低声汇报。
“天气条件良好,有利于登陆作战。”
龙破武听后点了点头下令:“命令各舰,保持无线电静默,严格灯火管制!航向不变,航速18节,拂晓前抵达预定登陆海域!”
“是!”
在下方巨大的机库里,地勤人员正在对海东青-I舰载战斗机和猎鹰-IA对地攻击机进行最后的检查和挂弹。
这些战机,将是登陆行动初期夺取制空权和对滩头进行火力支援的关键。
而在庞大的运输船和登陆舰上,海军陆战队员们则在进行最后的装备检查。
他们装备着YZ18冲锋枪和暴风通用机枪的轻量化版本、木柄手榴弹以及大量的爆破器材。
每个人都清楚,他们即将执行的,是一项极其危险而又至关重要的任务——在敌后开辟战场,直插日军的心脏!
方兆龙旅长巡视着船舱,看着眼前这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孔,沉声说道:“兄弟们!我们是奇兵,也是死兵!此去,没有退路!只有前进,只有胜利!我们要让鬼子知道,华夏的土地,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占就占的!”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士兵们压抑着声音,但斗志昂扬统一宣誓着。
同一时间,在东鲁半岛的龙口、烟抬等港口,北进兵团的登船工作也已接近尾声。
第二、第四机械化师的庞大装备——铁牛-II坦克和装甲运兵车、105mm\/155mm自行榴弹炮(基于卡车或坦克底盘改装,理念超前)、以及无数的卡车、吉普车,几乎将港口的泊位塞满。
陈念和站在旗舰的甲板上,回望着逐渐远去的海岸线,此刻他的心情是沉重而坚定的。
他知道李天霞正在前方浴血奋战,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更多虎贲师将士的牺牲。
“命令舰队,全速前进!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在辽东半岛登陆,与虎贲师一部形成夹击之势!”
两支庞大的舰队,一支载着精锐的陆战奇兵,一支载着强大的机械化铁拳,如同两只蓄势待发的巨钳,正悄然越过浩瀚的海洋,向着日军在辽东半岛看似稳固的后方,狠狠地合拢而去!
邓贤布局已久的战略反击,终于露出了它狰狞的獠牙。
战争的胜负手,即将从惨烈的正面战场,转移到广阔无垠的大海和敌人意想不到的后方。
喜欢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