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小芹大方的表示,俩孩子已经开始睡整觉了,让田大娘顾着儿子媳妇就行。
自己这头儿,白天托儿所仔细着点儿就行。
看着小芹不像说客套话。
田大娘也没有推辞。
儿媳妇挺着肚子在眼前,再白天不管,晚上不问的,总有些不合适。
不过刚落户就撒开这边儿不管,也不是个事儿。
好在红枝也是个心里有数的。
田大娘下班儿之后,还是第一时间来到老杨家。
把两个小孩儿换下来的穿戴跟尿戒子搓出来,揽着孩子看李水仙婆媳做饭。
饭做差不多,才拔腿走人。
美其名曰:“我回家吃现成的去!”
李水仙感念田大娘用心,让福平还领着田世安去见了见同在供电所的韩师傅,一来二去,也算是慢慢扎下根儿来。
元旦过后的这个周日,老杨家的小煤炉子正在发挥烤尿布的功效。
田大娘终于老实猫在了自个儿家。
福安今儿调休,没有顶风冒雪的陪着大哥去上班儿。
这会儿在堂屋逗俩孩子走路。
李水仙难得手里没有拿活计。
只看着漫天的雪发愁:“宝根儿说是第几批回家来着?怎么还没到家?
不知道今年赶上赶不上过年。”
福安牵着两根儿传了好几个孩子学步带,看俩丫头往她们娘那扑。
可惜后面带子拽着,就是扑不到跟前儿。
瞎着急,急的“妈妈”的直叫!
听到李水仙叹气,也有些上心:“娘,你要是着急,去我姥爷家看看,说不定我舅妈他们有消息呢?宝根儿就是有信,肯定也是寄回家啊!”
李水仙嘴里念叨两句,准备雪停了再去嫂子家转转。
雪下到快中午头儿,也没有要停的意思。
写完作业的石头,红妞,还有两个小的。
已经从里屋的炕上溜下了地:“奶奶奶奶,娘娘娘娘!”
堂屋立马感觉有点儿要爆炸。
刘翠芬强势镇压:“一个一个说!”
红妞仰头:“中午吃啥?”
俩小的也跟着学:“吃啥?吃好吃的?有肉肉吗?饺子最香······”
刘翠芬赶紧叫停,再让俩小的编排下去,估计满汉全席都得摆上!
一人给拿了块儿槽子糕:“都不傻,还饺子最香,娘看你们俩脸上肉最香。
剁下来都够过年包饺子了。
给,一人一块儿,先垫着,饭还得等会儿!”
分完之后,起身去厨房做饭。
石头大了,没跟着起哄,但是吃点心谁不喜欢呢。
自家条件算是不错了。
点心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嘴里!
一时间,堂屋安静了下来,只传来几个孩子吃点心喝水的声音。
福安正想着要不要回自个儿屋里拿几块儿点心一起陪着吃。
就看见自家的两个丫头盯着哥哥姐姐们的嘴,然后一人一条晶莹剔透的口水,从红润的小嘴里流了下来。
两个无良父母,笑的前俯后仰。
李水仙狠狠的瞪了他俩一眼:“去厨房,你嫂子给俩孩子热了白面馒头,一人掰一块儿让她俩自己啃,练练牙去!还有,给孩子抱回屋吧,没看人家俩都不走了,已经一屁股坐下了!”
福安忍着笑,裹好孩子往自己屋里抱。
这俩丫头,嘴壮,分量也跟着上来了,小芹有时候一手抱一个,都得吸口气儿。
被人抱着腾空而起,俩孩子还挺高兴。
流着口水笑的嘎嘎嘎嘎。
刘翠芬拿着锅铲看小叔子一家往屋里钻,于是站在厨房门口喊了声:“一会儿别带着孩子再出来了,福安你把碗端进屋里吃吧!”
吃的什么?
福平昨儿晚上,往家里扛了半腔羊。
到家就开始“哐哐”的分割。
用个柳条筐子,把肉跟骨头分开,方便家里女眷做饭。
今儿中午吃的就是羊肉白菜炖粉条儿,配上两合面儿的窝头。
除了切进去的一条儿精肉,还有一长一短两根儿羊腿骨头炖在里面。
刘翠芬都计划好了,等吃完了之后,这骨头砸开了加上水,晚上配上豆腐继续炖。
刚进厨房的时候,就是把洗好的白菜跟干粉条放进炖差不多的锅里。
这会儿也炖的差不多了。
掀开锅盖,把两根儿骨头捞出来,顾不上烫手,把上头还沾着的肉给剔下来。
省的一会儿为了谁啃着两块儿骨头挣钱。
搅了搅锅里的粉条,看着熟差不多了,站在厨房门口喊道:“吃饭,赶紧过来端碗!”
中午福平不回来,公公当了这个副主任之后,经常性的加班儿,想回回不来。
刘翠芬就经常做这种简单的一锅烩。
不过,人口多了,吃饭很有成就感。
这么大一锅羊肉炖菜。
就连石头都呼噜了一碗半。
更不用提福安了,锅底儿都让他包圆了。
不过窝头倒是少吃了俩。
毕竟肚里有油水的话,省粮食!
田小芹过来刷锅,看着一大摞子的碗咂舌不已:“就咱家人这饭量,还好是只限购粮食。要是其他全限购了,那是肯定不够吃!”
刘翠芬笑的不是很开:“你哥昨儿晚上扛羊肉回来的时候,就嘀咕什么,趁着吃肉不要票,多吃两口补补。
我还笑他想的多。
这会儿想想,以后的事儿,保不齐呢!”
田小芹苦着脸:“啊!还有拿钱都买不到肉的时候啊!怎么比村里还惨!”
刘翠芬噗嗤一笑:“想那么多干啥,真要是肉也限购,又不是限购咱们一家子。
天塌了有高个儿顶着,怕啥。
再说了,老天爷饿不死瞎家巧儿。
我跟你说啊,咱们四九城就不差这些个能耐人。
早些年,小本子在的时候,照样有人私下卖什么违禁品。
大不了加价从黑······”
田小芹觉着,嫂子自打去了电影院,接触的三教九流多了之后,思想也大胆了不少。
可还是忍不住想听,妯娌俩凑头讨论起来了黑市。
这让在屋里带俩孩子的福安,左等媳妇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
只等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刘翠芬去开门,只见一个从头到脚穿了重孝的男人进门就是一阵哭腔:“水仙呐,妹子呦,咱爹娘一块儿驾鹤西去啦!”
《活在民国当顺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活在民国当顺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