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韩老(“园丁”)被判刑已过去两年。表面的波澜已然平息,新闻热度早已消退,生活似乎回归了某种常态。但亲历者们深知,海面之下,暗礁依旧潜伏,而他们,已成为这片海域永不松懈的航标。
(一) 新战场:无形疆域的博弈
张帅帅和沈舟所在的专门机构,已成为应对新型经济犯罪与网络威胁的神经中枢。他们的对手不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犯罪集团,而是进化成更加隐秘、技术含量更高的跨国犯罪网络与地下数据黑市。
沈舟监控到,那个源自欧洲实验室的AI控制模型碎片,已化名为“海神核心”,在数个暗网平台上被匿名竞价,出价者背景复杂,涉及跨国科技寡头、私人军事公司乃至某些情报机构外围组织。技术的恶魔,正在被更多人觊觎。
“必须拦截!”张帅帅盯着屏幕上滚动的加密交易信息,“这东西一旦被武器化或用于大规模金融欺诈,后果不堪设想。”
一场在虚拟世界展开的、没有硝烟的争夺战悄然打响。沈舟带领团队构筑防线,尝试溯源买家,张帅帅则协调国际力量,试图在交易完成前予以摧毁。这场战斗,考验的不再是勇气,而是顶尖的技术实力、国际协作效率与对人性贪婪的精准预判。
(二) 往事的烙印:集体记忆的法庭——保安老赵的“缺席审判”
在“曙光互助基金”成立两周年的内部研讨会上,议题聚焦于“如何系统性应对权力不对等下的隐形暴力”。与会者除了曹荣荣、鲍玉佳、梁露等核心成员,还邀请了陶成文、魏超作为顾问,甚至通过视频连线,让在狱中学习的孙鹏飞和程俊杰也参与了讨论。
自然而然地,话题再次回到了银行保安老赵的事件。但这次,他们进行了一场思想实验——一场为老赵进行的“缺席审判”,审判的对象不是危暐(Vcd)(他已受到法律惩罚),而是导致那记耳光能够产生毁灭性后果的“系统环境”。
【思想实验 - 保安老赵的“缺席审判”】
控方(曹荣荣陈述): “我们指控的,是一种纵容特权、漠视个体尊严的系统性冷漠。指控一:银行管理层的‘客户至上’异化为‘权贵至上’,在面对明显暴力时选择牺牲底层员工息事宁人。指控二:在场旁观者的集体沉默,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形成了‘暴力可被接受’的负面示范。指控三:缺乏有效的、低成本的、受保护的内部举报与员工权益保障机制,让‘老赵们’投诉无门。”
辩方(虚拟,由梁露扮演): “管理层需要考虑经营压力,旁观者害怕引火烧身,制度完善需要时间。这些都是现实的困境。”
法官(陶成文引导): “困境存在,但不能成为不作为的永久借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这些现实困境中,找到可行的突破口?”
“陪审团”讨论(全体参与):
鲍玉佳: “突破口在于细化规则。将‘尊重员工人格尊严’明确写入员工手册和客户协议,并配套清晰的违规处理流程。同时,建立独立的内部道德委员会,受理相关投诉,绕开可能被施加压力的直线管理层。”
魏超: “需要强化执行力。对于核实了的权力欺凌事件,无论涉及谁,必须严格依规处理,并向全员公示结果,以儆效尤。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孙鹏飞(视频连线): “教育很重要。在企业文化培训中,加入反权力欺凌、倡导勇气与同理心的内容。让每一个员工,从入职第一天起就知道,什么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以及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谁求助。”
程俊杰(视频连线): “技术可以赋能。开发匿名的、直达纪检或合规部门的内部举报App,确保信息传递不被拦截,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
沈舟(中途加入讨论): “甚至可以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让举报记录不可篡改,增加追溯和验证的可靠性。”
这场“缺席审判”没有宣判,却形成了一份详尽的《系统性预防权力欺凌行为建议书》,由基金会提交给了相关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参考。它将一段痛苦的往事,转化为了推动制度进步的具象化方案。
(三) 个人的航程:风浪与港湾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航道上,迎接着风浪,也寻找着港湾。
曹荣荣的基金会在推动一项为中小企业提供“合规与反胁迫”法律援助的计划时,遭遇了来自某些既得利益群体的软抵制,项目资金筹集受阻。她首次感到了作为“改革推动者”所面临的巨大惯性压力。
梁露的书稿《浮光与根须》最终通过一家具有学术背景的出版社得以出版,删减了部分过于敏感的细节,但核心观点得以保留。书籍出版后引发了小范围的深度讨论,但也招致了一些批评,认为她“过于聚焦阴暗面”。她开始学习如何在坚持真相与寻求传播效果之间寻找平衡。
鲍玉佳在推动一项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强化监管提案时,与张帅夫那边正在追查的“海神核心”资金线索产生了奇妙的交集。他们发现,有不明资金正试图通过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为某个潜在买家筹集巨款。两条战线首次出现了实质性的交汇,预示着对手可能正在整合资源,谋划更大的动作。
陶成文和魏超在推动执法协作平台升级时,面临着各地发展不平衡、数据标准不统一的现实难题。他们意识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真正的协同作战,其难度不亚于侦破一起大案。
马强在艺术治疗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一幅色彩压抑却带着一缕微弱金光的画作,治疗师解读那金光可能代表着他内心深处尚未泯灭的希望或对弟弟的思念。他的状况依然脆弱,但不再是完全封闭。
(四) 深海谜云:新的涟漪
就在张帅帅和沈舟全力追查“海神核心”时,国际海事组织通报了一则不同寻常的消息:在之前发现疑似“清道夫”潜航器残骸的海域附近,监测到短暂的、高强度且无法识别的深海声纳信号,信号特征与之前那神秘的深海巨物有部分相似,但又存在明显差异。信号持续了不到三分钟便消失,仿佛只是一个试探。
“它……或者它们,还在活动。”沈舟面色凝重地对陶成文说,“而且,可能不止一个。或者,那个巨物……进行了升级或变异。”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深海的威胁并未随着“清道夫”的失踪而解除,反而变得更加诡异和不确定。
(五) 灯塔与繁星
夜晚,陶成文再次站在港口,望着远方的灯塔和漫天繁星。鲍玉佳来到他身边。
“压力很大?”她问。
“嗯,”陶成文没有否认,“感觉像是在下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对手不止一个,棋局还在不断变化。”
“但棋盘的基础,正在被我们一点点夯实,不是吗?”鲍玉佳看着灯塔的光芒扫过海面,“两年前,我们不敢想象能扳倒韩老那样的存在。现在,我们至少在努力让下一个‘老赵’能得到保护,让那些危险的技术不至于轻易扩散。”
她指了指星空:“你看,灯塔的光能照亮的范围有限,但每一颗星星,也都在发光。我们做好自己的航标,守住自己的光。无数的微光汇聚起来,就能让黑暗退却。”
陶成文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漆黑的夜空中,繁星点点,与海面上的灯塔光芒交相辉映。每一处光,或许微弱,却都坚定地存在着,共同构成了这片夜海不至于彻底沉沦的保障。
他知道,他们的航程远未结束。深海有谜云,天空有繁星,人间有不断滋生的暗礁与永不熄灭的航标。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守望,而他们,选择站在光这一边。
第七百三十六章,在虚拟战场的新威胁、对往事的制度化反思、个人面临的新挑战以及深海再现谜团的交织中结束。故事进一步深化,展现了后主要案件时代更为复杂和常态化的斗争图景。人物在成长,挑战在升级,而守护光明、修复系统、抵御未知的使命,已内化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如同呼吸般自然且必要。这不再是短暂的“破晓”,而是漫长的、需要代代相传的“守望”。
喜欢基因暗码:血色螺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基因暗码:血色螺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