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钱伟就第一个到了办公室。
他没像往常一样先去打水擦桌子,而是揣着手,在周逸尘的办公桌前来回踱步,脸上写满了焦急。
周逸尘刚把自行车停好,一进门就看到了他这副模样。
“怎么了”周逸尘放下自己的挎包,声音很稳。
“周副主任,12床那边……”
钱伟赶紧迎上来,语速有点快。
“体温降了点,但没降下来。昨天烧到三十九度,今天早上量,三十八度二。”
“还有,病人说胃里烧得慌,今天早上啥也没吃下去。”
康健民也刚走进来,听到这话,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
大剂量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确实是出了名的大。
“走,去看看。”
周逸尘点了点头,拿上听诊器就往病房走。
病房里,12床的女病人靠在床头,脸色还是有点红,但比昨天看着有精神了。
她丈夫正端着一碗稀饭,满脸愁容地劝着。
看到周逸尘进来,男人像是看到了救星。
“周主任,她这胃疼得厉害,一口东西都吃不下。”
周逸尘走到床边,弯下腰,语气温和。
“大姐,是不是胃里不舒服,火烧火燎的”
女病人虚弱地点了点头。
他又看了看病人手腕上的关节,红肿比昨天消退了一些,但还是能看出来。
周逸尘伸出手,轻轻在她上腹部按了按。
“这里疼”
“嗯……”
他心里有了数,直起身子,对病人和家属笑了笑,那笑容让人很安心。
“问题不大,是药物的正常反应,说明药起作用了。”
“我们马上就给您调整方案,先把胃保护起来。”
安抚好家属,周逸尘带着钱伟和康健民回了办公室。
一进门,他就对钱伟说。
“看来光用非甾体抗炎药,火力还是不太够。”
这话不仅是对钱伟说,也是对旁边竖着耳朵听的徐杰说的。
这个病例,现在已经成了整个内科最好的活教材。
“阿司匹林剂量大,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大,病人耐受不了。”
周逸尘拿起笔,在病历上写着。
“这样,第一,先把阿司匹林停了,换成消炎痛试试,那个效果更强一点。”
“第二,给她用上点胃舒平,一天三次,饭前吃,保护一下胃黏膜。”
他写完,抬头看着钱伟,继续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密切观察,如果今天下午四点前,体温还是降不到三十八度以下,就不用等明天了。”
“直接准备上激素。”
“激素”
钱伟和徐杰都愣了一下。
这个词,他们只在书本里见过,临床上,整个县医院敢用、会用的人,屈指可数。
用好了是神药,用不好,那就是虎狼之药。
“对。”周逸尘点点头,语气不容置疑。
“先从小剂量开始,就用强的松,一天三片,十五毫克,看看反应。”
“你马上去办吧。”
“好!我马上去!”
钱伟拿着写了新医嘱的病历夹,像是接到了军令状,转身就快步走了出去。
他现在对周逸尘,是彻底的信服。
周副主任的每一步决策,都像是在教科书上划重点,清晰、准确,还带着预判。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周逸尘就回到办公室,开始今天的工作。
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办公室的门被敲了敲。
赵林探了半个身子进来,手里也拿着个病历本,似乎是在查资料。
他看了看周逸尘,有点不好意思地开口。
“周副主任,忙吗”
“不忙,赵医生,进来说。”周逸尘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赵林走进来,没坐,就站在桌边,态度完全是业务上的请教。
“我就是想问问……关于12床用激素的事。”
“嗯,你说。”
“您打算从多大剂量开始用是短程冲击治疗,还是准备长期维持”
赵林问得很专业。
这表明,他不是在质疑,而是在主动思考,并且想学习周逸尘的治疗思路。
他这几天的转变,整个科室都有目共睹。
那个曾经浑身带刺、一脸疲惫的男人,现在眼里重新有了光。
周逸尘看着他,笑了笑,语气也十分平和。
“我打算先用小剂量,看看病人的反应。这个病,激素不能撤得太快,得等病情完全稳定了,再慢慢减量。”
“先用15毫克,如果效果好,就维持这个剂量,效果不好,再往上加。”
“明白了。”
赵林点了点头,像是解开了一个疑惑。
他把周逸尘的话,在自己那个小本子上记了几笔。
“谢谢周副主任。”
说完,他便转身出去了。
整个过程,自然又顺畅,就像是两个技术人员在讨论一个零件的用法。
看着赵林离开的背影,一直没说话的康健民,放下了手里的报纸,扶了扶老花镜。
他看着周逸尘,眼神里全是感慨。
“逸尘啊,你看着小赵刚才那个劲头没有”
“整个人的心思,全都回到业务上来了。”
周逸尘笑了笑,没说话,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水。
康健民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周逸尘说。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这个成人斯蒂尔病,要是搁在以前,搁你来之前。”
“咱们科……恐怕就是按重感冒、败血症治,各种抗生素换着用,最后人没了,我们都不知道是咋回事。”
老医生长长地叹了口气。
“你这一来,可是把咱们内科的天花板,都给往上顶了一大截啊。”
“康老师,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周逸尘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他也知道,康健民说的是事实,毕竟这个年代的医术并不是很发达,就拿他们县医院来说,医术水平最高的王院长,按照医术等级来看,也就五级多一点,甚至连六级都不到。
要是遇到一些真正的疑难杂症,别说医院的普通医生了,就算是王院长,有时候也没什么办法。
医术也是有极限的。
他虽然有天道酬勤天赋,但也需要努力。
毕竟他的医术等级也才五级,也有治不好的病。
只有等级高了,以后在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才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无能为力。
喜欢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