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侦查工作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紧张地进行着。
小赵通过内部系统查询,反馈回一些零散的信息。
滨城确实有几个在旧档案中有佛爷绰号记录的人员,但大多已经去世或者早已销声匿迹。
其中一个名叫马文才的,年纪七十上下,解放前在码头一带有些势力,经营过茶馆、赌场,但解放后经过改造,近十几年一直深居简出,据说身体不太好,住在东区一片老房子里。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他与当前的案件有直接关联。
“马文才……”
陈识记下了这个名字。
虽然无法确定,但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大刘和耗子对海风歌舞厅及黑皮的监视没有发现佛爷的踪迹,但耗子汇报了一个细节,他发现黑皮最近似乎手头阔绰了些,不仅还了些小赌债,还新买了一双时兴的翻毛皮鞋。
“这小子,肯定是上次卖那个姑娘分了不少钱!”
耗子愤愤地说。
陈识让小赵将这个细节记录在案。
黑皮的经济状况变化,可以作为其犯罪活动的佐证之一。
另一方面,陈识决定去会一会那个悦来茶馆的老板孙老蔫。
根据白色情报,这是个潜在的信息源。
雨暂时停了,但天色依旧灰蒙蒙的。
陈识换上了一身半旧的工装,脸上稍微做了点伪装,显得风尘仆仆,独自一人来到了东区老码头。
悦来茶馆很好找,就在一条充斥着鱼腥味和潮湿气味的小街拐角,门脸又小又旧,招牌上的字都褪了色。
里面光线昏暗,摆着几张油腻的方桌和长条凳,只有零星几个老茶客在慢悠悠地喝着廉价的茉莉花茶,听着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京剧。
陈识找了个靠里的角落坐下,要了一壶最便宜的高末,目光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柜台后面一个穿着深色棉坎肩、头发花白、正打着算盘的老头身上。
想必这就是孙老蔫。
他并不急于上前搭话,只是慢悠悠地喝着苦涩的茶汤,耳朵却竖起来,捕捉着茶馆里的一切声音。
茶客们聊的多是家长里短、鱼市行情,偶尔抱怨一下天气和生活艰难,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坐了约莫半个多小时,陈识看到孙老蔫放下算盘,从柜台下面摸出一个小酒壶和一个花生米碟子,就着柜台,自斟自饮起来。
几杯酒下肚,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开始泛红,眼神也有些迷离。
时机到了。
陈识端起自己的茶壶,走了过去,脸上堆起客气而略带愁容的笑容:“老板,添点水。”
孙老蔫抬了抬眼皮,含糊地应了一声,接过茶壶,从旁边冒着热气的大铜壶里给陈识续上水。
“老板,听口音,您不是本地人吧?”
陈识试探着问道,递过去一根大前门。
孙老蔫看到烟,眼睛亮了一下,接过来,就着柜台上那盏昏暗的煤油灯点燃,吸了一口,眯着眼打量陈识。
“小伙子,耳力不错啊……俺是鲁省过来的,在这破地方混口饭吃,几十年咯。”
“哦?鲁省好啊,俺们那也有不少鲁省老乡。”
陈识顺势拉近关系,“这滨城码头,活儿不好干吧?我看这来来往往的,也挺乱。”
“可不是嘛!”
孙老蔫几杯酒下肚,话匣子打开了,“这年头,啥人都有!正经干活挣不到几个钱,歪门邪道来钱快哟……”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点神秘和不满,“就前几天,俺那在港口调度室干活的大侄子还说呢,半夜三更的,总有些不清不楚的车进出,也不知道捣鼓啥玩意儿……唉,这世道……”
陈识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咱老老实实干活,也就混个温饱。老板,您这茶馆开着也不容易吧?”
“混日子呗。”
孙老蔫又抿了一口酒,“比不了那些有门路的……诶,小伙子,看你面生,不是这片的吧?来找活儿?”
“是啊,来找个远房亲戚,看能不能在码头找个扛包的活儿,结果没找着人。”
陈识编了个理由,脸上适时的露出沮丧,“这人生地不熟的,真难。”
孙老蔫似乎起了点同情心,也可能是酒劲上来了,话更多了:“找活儿啊……是难。不过你也别瞎碰,有些地方……不干净。”
他含糊地指了指某个方向,“特别是西边那边,有些仓库、旧厂子,少去……乱得很。”
西边?
陈识立刻联想到那个废弃冷冻厂。
“西边?是说靠近铁路那边吗?”
陈识故作好奇。
“对咯……”孙老蔫打了个酒嗝,眼神更加迷离,“那边……以前还有个啥冷冻厂,早废了……现在也不知道谁在捣鼓……反正,少沾惹……”
他又絮絮叨叨说了些码头的琐事,但再没有更具体的信息。
酒壶见了底,他也趴在柜台上,昏昏欲睡。
陈识知道今天只能到这里了。
他付了茶钱,道了声谢,离开了悦来茶馆。
虽然孙老蔫没有提供直接指向案件的关键信息,但他无意中透露的信息,都与系统情报和他们的侦查方向吻合。
回到招待所,陈识将这次接触的情况记录下来。
现在,线索更多地指向了西区那个废弃冷冻厂,以及那个神秘的佛爷。
然而,专案组那边依旧没有新的行动指令,只是要求他们继续监控和深挖线索。
等待,成了最磨人的煎熬。
陈识只能通过不断地梳理线索、研究地图、安排轮班监视来填充时间,缓解内心的焦灼。
他给家里又写了一封信,信里只字不提工作的艰难和危险,只说着滨城的海风、渔市,询问家里的情况,嘱咐母亲和妹妹注意身体。
送了信,寄了点海货回去,现在东北很多地方还在下雪,所以东西都冻着也坏不了。
东西送完,再看看案卷,很快便道了下半夜。
陈识和小赵值夜班监听电台。
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远处轮船汽笛声。
小赵在灯下仔细擦拭着相机镜头,陈识则对着地图,反复推敲着呢子大衣、白姨、佛爷等人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路径。
突然,一直沉默的电台里,再次传来了那个熟悉的、代表紧急情况的特定频率的“滴滴”声!
陈识和小赵几乎同时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陈识迅速敲击回应。
电台里传来的,却是耗子带着一丝惊惶的声音。
“……猎鹰!猎鹰!幺鸡……幺鸡死了!在棚户区通往废弃冷冻厂的小路上!发现他的……是附近早起捡破烂的老头!看样子……是被人灭口!”
《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