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如同一座万丈长城。
此刻,碧空如洗,万里无云,视野状态极佳,李元吉、郑远以及众臣站在一座山头俯瞰着山下的恒河平原。
别说是目力惊人的李元吉和郑远,就连裴寂、萧瑀这些上了年纪的普通人也能够看个清楚。
远山轮为了背景,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大片的广袤平原,河流如同玉带镶嵌其中。
仅仅只是一眼,所有人顿觉赏心悦目。
那郁郁葱葱的绿色,即便是隔着老远都能够让所有人的眼前一亮,鼻尖似乎已经闻到了农作物的草本气息。
“未曾想过,天竺之地竟然是这般模样。”
“这一片土地孕育整个天竺都不为过啊。”
“简直就像是我们的中原地带,一眼望过去都是平原,充满了勃勃生机。”
“此处纵然不是戒日帝国的中原区域,也必定是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一群人望着远方广袤的平原,各自说着话语,李靖则是扫了一眼,旋即就将目光收了回来,低头审视着脚下,心头感慨一声:
“此处真乃是鬼斧神工,宛如一座万丈高的长城,将来自天竺方向的威胁彻底阻挡。”
“虽然未曾下去,但站在此处俯瞰就有一种雄阔的感觉,可想而知站在山下的天竺人仰望此处之时,心中定然生出渺小之感。”
“仅此一地,足以抵得上百万精兵,更是省却我朝每年上千万石粮草消耗。”
一群人听懂这话,目光也不由的顺着李靖的说辞看了下去,附和的点了点头。
萧瑀却是补充了一句:
“这里是不错。”
“但仅仅只是这些也还不足。”
“若是没有修建到此的道路,即便是有百万雄兵,也难以稳坐鱼台。”
李靖捋着胡须颔首示意,他也看出来了这一点,只是不愿意将话语说个太尽。
修路这件事,更是李元吉最为耀眼的功绩,没有之一。
即便是历数历朝历代的皇帝,也一样能够排在最前方。
李元吉闻言却没有任何的表示,这些都是系统村民的功劳,若是没有系统村民那堪称万能的能力,想要在高原上修建道路,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现在道路已经修到了戒日帝国的头上。
只要等到明年开春,千万大军就会席卷而下,如同洪流一样淹没戒日帝国,淹没整个天竺之地。
脑海里面思绪翻飞,李元吉抬手指着远方恒河平原,说道:
“这里必定属于大唐。”
“明年开春大军席卷而下,戒日帝国阻挡不了,也无可阻挡。”
“这一片广袤的平原之地,放在天竺人的手中实在浪费,该当分给大唐子民来耕种。”
“我朝如今疆域广阔,可是人口也多,除了中原之地适合耕种之外,便是关中也仅仅只是八百里平川罢了。其余地方也多为山林,耕种不便。”
“虽然如今道路修通,方便了所有人,但是居住在山区之地,操持着那些薄田,纵然能够裹腹、温饱,可哪里比得上这一片广袤平原之地水土丰茂。”
“不仅仅只是关中之地,江南虽然锦绣,但除了江流经过之地,绝大地方也多数为山区地带。”
“回去之后要告知百姓,勿要舍不得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外面有更好、更多、更加好种的农田分配,只要他们愿意迁徙。”
李元吉一口气将心里面的话语说了出来,双眼之中精光闪烁。
华夏旧地虽然地大,但实际物产并不丰,之所以显得物博,纯粹就是一代代的先人们筚路蓝缕的不断开垦出来。
之前限于生产力,限于道路交通情况,极大的限制了华夏先民出走四方。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道路随时都可以修建,只要人能够抵达的地方,一夜之间就能修筑起道路。
那就没有必要仍旧穷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外面有的是更好的土地等着开垦。
世界各地那么多的冲击平原,全部都孕育出了精彩的文明,也全部都是肥沃至极的土地,这些土地正该华夏人所有。
也只有华夏人能够将这些肥沃土地开发到极致,在上面孕育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和文明。
“如今。大唐威临四海,横扫八荒,不仅仅只是你们这些人要改变固有的思想,还应该教育天下百姓们一样,改变固有的想法。”
“大唐子民应该主动走出去,接受世界之大,感触世界之精彩,感受世界之庞大,同时间也该让四方蛮夷们,见识一下大唐的风采,感受大唐子民的不凡。”
“一个地方打下来之后,若是不能有充足数量的大唐百姓迁徙,那么百十年后,数代人之后,此地所有的成果又全部都会给当地人做嫁衣。”
“或者朕干脆再心狠手辣一些,将所有的当地人全部屠戮一空。可若没有了这些人,谁人来从事那些最为繁重,最为劳累的活,如何才能将大唐百姓从沉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不仅仅只是礼节,也不仅仅只是荣辱。有了充足的时间,百姓才可以爆发出更多的活力,华夏文明才会爆发出更强大的活力,碾压四方万邦的巨大活力。”
李元吉其实并不是喜欢说这些话的,但是现如今迁徙百姓的进度实在是太慢,让他十分的不满。
可他也知道迁徙这种事情,只能是任由百姓自愿,百姓不愿意迁徙,绝对不能强迫。
而百姓之所以不愿意迁徙,哪怕守着百亩贫瘠的山地,也不愿意去远方异地耕种平原上的土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给出的利益不够大,压不下去百姓心头那朴素的乡土情怀。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朕就不信了,真的将金窝,银窝送到百姓眼前的时候,还会有人无动于衷。”
“今年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距离来年开春还有四个月的时间,等到来年田地里面的粮食收获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农闲时光。”
“在此之前,一定要将这件事做到最细致处,至少这平原之地,明年要定居五十万户大唐百姓。”
李元吉直接给出了目标。
五十万户人口,按照最基本的一家五口来算,那就是两百五十万人。
以恒河平原的广袤,哪怕每个人分一百亩农田,也绰绰有余。
当然,一百亩也只是最基本的数字。
若是能够有足够的天竺‘牛马’,一个人拥有五百亩土地也不是不行。
整个世界都要打下来,大唐人均土地若不提高,那这世界也算是白打了。
李元吉说的斩钉截铁,一群人心头尽皆凛然,知晓这一次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这件事,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办成。
五十万户。
一瞬间,所有人心头感觉到沉甸甸的份量,但同时间又有一种热血激荡的感觉。
喜欢大唐:从玄武门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从玄武门到星辰大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