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台的语音刚落,房间里安静了一秒。
苏晨的手还悬在键盘上方,没来得及收回来。他盯着屏幕,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我立刻切换到加密频道,把刚才那句话录进日志。声音清晰,语调平稳,不是干扰信号。也不是误发。
“附加任务。”我说,“准备记录。”
苏瑶从医疗区抬起了头。她手里还捏着一根银针,指尖微微发颤,但眼神已经聚焦过来。
我按下回放键:“xc-07,考核数据已接收。附加任务即将推送。准备接收。”
话音刚落,主控台自动弹出新指令包。没有图形界面,只有纯文本流:
【联合国应急指挥部附加任务】
目标类型:自动化装置
任务要求:实现非破坏性控制或节奏干扰
数据反馈:需上传操作过程及目标响应曲线
时限:24小时
苏晨皱眉:“自动化装置?机器人?无人机?连个型号都没有。”
“不是让我们动手。”我盯着那行“节奏干扰”,脑子里过了一遍赵强上次用的遥控炸弹引信,“是让我们证明,能控制它。”
苏瑶把银针放进消毒液,站起身:“发电机最近有异常吗?”
“没有。”苏晨调出设备日志,“所有电机运行都在标准区间。”
我走到备用发电机前。这台是苏晨三天前修好的,外壳刚刷过防腐涂层,漆面还没完全干透。它一直低频运转,为备用电路供能。
“查所有带电机的设备。”我说,“从通风扇开始,到水泵、无人机驱动轴,一个不漏。”
苏晨点头,打开巡检程序。我转身去翻工具柜,想找根绝缘镊子测试电流波动。
就在这时,苏瑶走了过来。她没说话,只是伸手轻轻碰了下发电机外壳。
她的动作很轻,像在试温度。但她手里那根银针,针尖恰好搭在了外壳接缝处。
监控屏突然跳了一下。
“转速变了!”苏晨猛地抬头,“输出功率波动0.8赫兹!”
我立刻回放录像。画面里,银针接触外壳的瞬间,电流曲线出现了一个微小但规律的震荡。
“再试一次。”我说。
苏瑶退开一步,重新拿针。这次她更稳,针尖垂直落下,触点和刚才差了不到两毫米。
没反应。
第三次,她调整角度,轻轻一震——
灯泡闪了一下。
苏晨直接扑到数据面板前:“电流震荡频率43赫兹!和发电机基频共振了!”
我盯着那根银针。它现在静静躺在苏瑶手里,看着和普通针灸针没两样。
但刚才那一瞬,它让一台柴油发电机的运转节奏偏移了。
“你不是在试手抖?”我问。
“不是。”她说,“我在找上次调通风阀的感觉。那天下雨,我用针震过金属接头,后来风量变大了。我以为是巧合。”
我立刻调出第37章的维护记录。那天她确实动过通风系统,当时苏晨还说“风压突然升了12%”,但查不出原因。
现在我们知道原因了。
“电机线圈有磁场。”苏瑶看着发电机,“电流运行像经络。银针接触外壳,可能通过微电流干扰了磁场节奏,就像针灸刺激神经信号。”
“你能控制它?”我问。
她没回答,走到发电机旁,把银针插进三相绕组的接地孔。这是个非关键接口,不会短路。
她轻轻震针。
监控曲线开始爬升。转速从1500rpm升到1730,然后她收力,曲线平稳回落。
“升了15%。”苏晨念着数据,“而且没有过载报警。”
我脑子里立刻跳出赵强的机器人。那些家伙靠伺服电机驱动,关节运动依赖精准电流控制。如果能在不破坏的情况下干扰它们的电机节奏——
“能让机器人失衡。”我说,“甚至停机。”
苏瑶拔出银针,放进针盒。她的手不再抖了。
“这不算医疗。”她说,“这是控制。”
“是反制手段。”我关掉主控台外屏,“从现在起,这项技术只在我们三人之间提。不记录在日志里,不上传任何数据。”
苏晨点头:“连备份文件都不留。”
“可联合国要数据反馈。”苏瑶看着我。
“我们给它加数据。”我说,“用软件模拟一组‘电磁干扰测试’,让他们以为我们用了常规手段。”
她沉默了几秒,忽然问:“他们为什么要考这个?”
“因为赵强已经开始用机器了。”我说,“遥控炸弹只是开始。他有资源,有技术渠道。下一步,就是无人攻击单元。”
她低头看着针盒。七根银针整齐排列,泡在消毒液里。
“我昨天还在想,针只能救人。”她说,“现在发现,它也能废掉机器。”
我打开加密存储区,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Nc-01”,不设标签,不关联任何设备。
“从今天起,你负责这个。”我说,“不叫实验,不叫项目。就叫‘操作’。”
她没再问,转身走向医疗区。但这一次,她没把针盒放回柜子,而是摆在了操作台最外侧的位置。
苏晨已经开始写模拟程序。我站在主控台前,调出安全屋所有带电机的设备清单。
通风系统、水泵、发电机、无人机、液压门驱动、冷藏机组、空气净化塔……
一共27台。
我逐个标记可接触点位。哪些位置能用银针干预,哪些需要拆壳,哪些风险过高。
正看到一半,苏晨突然出声:“林越。”
我走过去。
他指着屏幕:“发电机刚才那次震荡,留下了残余频率。我在日志里发现一个隐藏信号段——它不是随机噪声。”
我放大波形图。在正常电流曲线之下,有一串极微弱的周期性脉冲,间隔精确到毫秒。
“像编码。”我说。
“不是编码。”苏瑶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身后,“是反馈。”
她指着波形的第三段:“这个频率,和我震针的节奏一致。它在回应我。”
房间里一下子静了。
一台柴油发电机,刚才不仅被干扰了运转节奏,还在用自身的电流波动,传递某种回应信号。
“它在‘听’你。”我说。
苏瑶没说话,拿起银针,走向发电机。
她把针尖贴在外壳上,闭上眼,开始轻微震针。不是连续震动,而是有节奏的顿挫,像在敲某种密码。
监控屏上,电流曲线再次波动。
这一次,波动形成了清晰的波峰序列。
苏晨立刻开始解码。他把波形转成频率图,标出每个峰值的时间间隔。
“这不是随机响应。”他声音发紧,“它在模仿你的节奏。就像……在学习。”
苏瑶睁开眼,针尖仍贴在金属上。
“我不是在控制它。”她说,“我在和它对话。”
我盯着那根银针。它现在像一根导线,连接着人的动作和机器的反应。
这不是简单的物理干扰。
这是某种原始的、基于共振的交互。
“你能让它停吗?”我问。
她没回答,只是加重了震针的力度。三次短震,一次长震。
发电机的转速开始下降。
从1500,到1200,到800。
然后,它停了。
灯灭了半秒,备用电源自动切入。
苏晨看着数据记录:“它收到指令了。你刚才震的节奏,和停机按钮的电信号频率一致。”
苏瑶拔出银针。她的手心有一层薄汗,但眼神很稳。
“下次。”她说,“我不用等它靠近。只要它带电机,我就能让它自己停下来。”
我关掉所有外部摄像头,启动物理隔离程序。
这个技术不能留痕迹。
不能被知道。
我最后看了一眼发电机。它安静地立在那里,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们有了新的武器。
不是枪,不是陷阱。
是一根针。
喜欢末日囤满仓我的安全屋坚不可摧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末日囤满仓我的安全屋坚不可摧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