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来到府门的时候,贾大已经牵着两匹马,在府门外等着他了。
天色尚且朦胧,只有东方天际刚刚泛起一点鱼肚白,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见到贾璋出来,贾大连忙拱手行礼,“二爷”。
贾璋轻轻点了点头,接过马缰,翻身上马,贾大也连忙跟上。
马蹄踏在清晨寂静的路上,发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哒哒”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一路朝着南镇抚司衙门疾驰而去。
北风呼啸,神京街道上人烟稀少,只有早起的小贩在开门营业。
不到一刻钟,两人便到了南司门前。
守门的力士看到贾璋,先是一愣,随即连忙小跑过来,躬身行礼,“属下参见大人!”
贾璋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守门力士,“辛苦了”。
力士连忙接过马缰,脸上满是诧异,支吾道:“不......不辛苦。”
还从来没有上官给他说辛苦了,以至于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听到这简单质朴的回答,贾璋有些好笑,带着贾大走进衙门。
还好,此时还没到卯时,点卯的钟声也还没敲响,他总算是没有成为一个不好的榜样。
门房力士们看着贾璋的背影,眼神里满是由衷的钦佩。
他们在南镇抚司守门这么多年,何时见过准时准点来衙门点卯的镇抚使大人?
以前的大人们,哪个不是日上三竿才来?或者干脆找借口不来。
他们作为南司主官,随便找个“外出查案”、“体察下情”的借口,下属们谁敢质疑半句?
可贾大人偏偏没有!
而且,贾大人出身尊贵,自身又是子爵,年纪轻轻,实力高强,简在帝心……拥有如此多的特权和资本,竟然还能如此自律勤勉!
这份以身作则的态度,很难不让人心服口服啊!
想到此处,门房力士们对贾璋的敬畏和倾佩,又加深了一层。
贾璋迈步走进南司,天色刚有一点蒙蒙亮,但衙门里却是灯火通明。
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人影走动,神色匆匆,弥漫着紧张而忙碌的气氛。
贾璋也不知道这是南镇抚司的常态,还是因为昨天他吩咐和光他们查案,才使得整个衙门早早便运转起来。
他径直来到二堂自己办公的房间,刚在椅子上坐下,门外便响起了脚步声。
只见和光、方圆、乔工、方不阿四人齐齐走了进来。
贾璋扫了他们一眼,四人眼圈发黑,神色疲惫,显然是一夜未眠。
他们进来后,齐齐向贾璋作揖行礼,“下官参见大人。”
贾璋示意他们免礼,“看你们的样子,是一夜没睡?”
佥书和光道:“事情未曾查清,下官不敢休息。”
他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奉承道:“大人真乃我辈楷模!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大人这么早就来衙署处理公务,实在令下官等汗颜,真是南司之福!”
一群通宵的,夸他来得早?
如果不是看他神色认真,语气诚恳,贾璋都要以为是挖苦了。
他摆了摆手,“为陛下效力,分忧解难,乃是臣子本分,理应如此。”
他的目光扫过四人,“你们这个时候一起来找我,难不成是查出什么眉目了?”
和光闻言,战战兢兢道:“回大人,确实查到了一些线索,事关重大,特来向大人汇报,请大人定夺。”
贾璋靠在椅背上,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说说吧,都查到些什么了?”
百户乔工性子最急,也是此事的直接责任人,他按捺不住,抢先说道:“大人,卑职失察!卑职之前一直将看守仓库的差事,安排给一个叫池鲤的小旗负责。”
“此人平日里看着还算老实本分,可就在前两天,他突然向卑职告了病假,卑职也没觉得有任何异常,便同意了。”
“昨日事发后,卑职心知有异,立刻派人去他家中寻他,却发现……发现已经人去屋空,早已不见踪影!不知去向!”
贾璋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眉头微皱,神色不睦,冷声道:“这么巧?提前两天请病假?如今还消失了?”
“难道他还能未卜先知,知道本官昨日会去巡视仓库,发现湿甲不成?!”
“你们,该不会是一起想了个借口糊弄我吧?”
佥书和光连忙解释,“大人息怒!容下官详禀。”
“我们一致认为池鲤的嫌疑最大,便立即加派人手,对池鲤的邻里、亲朋进行秘密走访和调查。”
“结果发现,就在前段时间,池鲤和一个从南方来的大夫接触颇为频繁。”
“而据查证,这个南方大夫……大人您也知道,正是那个名为张友士的游方郎中!”
“张友士?”贾璋目光一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和光点了点头,“大人,正是您前几天抓的那个张友士,目前正关在北司衙门的诏狱里。”
“下官推测,池鲤可能是看到张友士落网,这才请了病假准备逃跑。”
“而我们毫无防备,这才让他逃脱。”
贾璋用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没想到,绕了一圈,这事竟然和张友士有关。
张友士背后这帮人,都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还蹦跶什么?
凡是和这帮人扯上关系的,就绝对没什么好事!
可是,他们的人,为什么要处心积虑,打边军的主意?
故意毁坏甲胄,究竟意欲何为?!
祸害边军,削弱国防,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堂内几人都屏住呼吸,不敢打扰贾璋思考。
他虽然年轻,但是这股子沉稳,却让他们不敢小觑。
良久,他才重新看向四人,继续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有用的消息吗?”
乔工忙道:“大人,还有一个情况。这池鲤是卑职今年初才安排去看守仓库的。”
“因此,卑职推断,以前卖的那些残次品,应该都没有问题。”
“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今年,在他看守期间,卖出的货才有问题!”
贾璋眉头紧锁,追问道:“最近一年的纸铠,都卖去了哪些边军驻地?”
知事方圆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一份账册,双手呈上,“回大人,下官已经连夜调阅并核对了近一年的相关买卖记录和出库明细。”
“发现最近一年售出的残次品纸凯,绝大多数都流向了辽东镇和蓟州镇。”
他详细解释道:“辽东那边,因长期和关外后金政权对峙,战事频繁,局势紧张,对武器甲胄的需求最为迫切。”
“而蓟州镇,因其地理位置毗邻神京,是京中许多勋贵将领前往边关镀金、积累资历的首选之地。”
“这些将领背景深厚,不缺银子,为了武装自己的亲兵,往往也愿意花费高价购买我们南司流出的、质量相对较好的武器甲胄,故而采购量最大。”
贾璋听着方圆的汇报,敲击的手指瞬间停住了。
辽东和蓟州?
这两个都是直面北方威胁的战略要地!
蓟州更是拱卫神京的门户!
蓟州若破,神京城危!
专门针对这两个地方的边军下手,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可是,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
难道为了皇权,就甘愿成为民族的罪人?
贾璋的目光锐利,沉声问道:“查到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吗?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阴谋?”
和光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躬身道:“大人,目前关键人物池鲤失踪,其他线索都断了。”
“想要查明其背后动机和完整阴谋,或许……只能从目前唯一相关的在押人员张友士身上寻找突破口了。”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懑:“下官昨晚得到此线索后,便立刻去找了北镇抚司的佥书傅剑,想要提审张友士。”
“但是,傅佥书却说张友士是他们北司立案侦查的要犯,牵扯甚大,他要先向北镇抚使萧大人汇报,得到允准后才能给我们答复。”
贾璋冷笑一声,这北镇抚司还真不要脸,他抓的张友士,送去还不要,何时成了北司立案侦查的要犯?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守门力士的通报声:“大人,北镇抚司的傅佥书在门外,说是来找和大人。”
贾璋挑了挑眉:“说曹操,曹操就到。”
他对着门外力士扬声道:“直接将他带到我这里来。”
“是!”力士应声就小跑着出去了。
不多时,北镇抚司佥书傅剑那熟悉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口。
他依旧是那副笑面虎的模样,未语先带三分笑,一进门便对着贾璋拱手作揖,“贾大人!您还真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啊!这么早就来衙门办公了?真是让我等汗颜,自愧不如啊!”
贾璋坐在椅上,并未起身,只是抬了抬眼,淡淡一笑,“傅佥书过奖了,你不也一样吗?这一大早就来我们南司了。”
傅剑脸上笑容不变,“哪里哪里,不是和大人昨晚催得急嘛,下官是一点都不敢耽搁。”
贾璋点了点头,“有劳了!不知萧大人那边,可有了答复?”
傅剑脸上立刻堆满歉意,“贾大人,实在对不住了!”
“下官已经请示过萧大人。萧大人说,这张友士牵扯到一桩谋逆大案,是我们北司的要犯,关系重大,实在……不能交给南司独自审理。”
“这人犯要是在南司出个好歹,咱们如何向太上皇和陛下交代?”
他顿了顿,看着贾璋沉寂的脸色,立刻补充道:“不过,我们萧大人还说了,北南两司同属锦衣卫,同气连枝,理应相互协助。我们北司愿意全力配合南司,一起调查相关事宜!”
“配合?”贾璋心中冷笑,这“配合”二字,说得轻巧,可要如何配合?
难道要让北司的人插手南司的内部调查?
让北司的人知道他们南司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还不得借此攻讦,闹得人尽皆知?
这事儿,只能自己查,绝不能让外人插手,尤其是这不怀好意的北司!
《红楼:系统大结局,我才刚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红楼:系统大结局,我才刚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红楼:系统大结局,我才刚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