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内景交征见真如
意识,并未沉入冰冷的黑暗,而是坠入了一片光怪陆离、法则交织的混沌之海。
吴道的“自我”仿佛被剥离出来,化作一点微弱的灵光,漂浮在这片由他自身道基碎片、太初源火余烬、心灯残焰、寂灭奇点之力、众生念力烙印以及那初生的“归墟”意蕴共同构成的、狂暴而混乱的内景天地之中。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只有无数破碎的、闪耀着不同光泽与意蕴的“法则碎片”如同流星般呼啸碰撞,衍化出地水火风重定、星云生灭轮回、乃至万物生老病死的奇异景象。时而太初定义之光试图稳定一切,划定秩序;时而心灯真焰燃烧,守护着“我”之灵明不昧;时而寂灭之力扫过,将刚刚成型的景象归于虚无;时而那新生的归墟意蕴如同一个贪婪的漩涡,吞噬着一切,又似乎在酝酿着什么;更有无数细微的光点,代表着张天师、空见神僧、崆峒、昆仑弟子乃至无数未曾谋面的生灵的念力烙印,在其中沉浮闪烁,发出或悲壮、或祈愿、或坚定的微弱回响。
这便是他强行引动“归墟”,超越自身极限后,内在道境彻底崩解又未能重组的混乱景象。他的伤,远不止于道体与神魂,更在于这修行根本的“内景天地”已是一片末日废土。
那点代表着他自我意识的灵光,在这片混乱的法则风暴中艰难地维持着,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彻底同化或湮灭。剧烈的痛苦并非来自肉体,而是源于认知层面的撕裂与重构,每一种法则意蕴都在拉扯着他的意识,试图将他拉入不同的“道”之歧路。
“坚守本心……定义自我……” 灵光之中,吴道残存的意志在呐喊,太初定义的本能让他试图在这片混沌中重新划定“我”之疆域。一道微弱的透明光晕自灵光扩散,想要将周围的混乱排斥开来。
然而,一道蕴含着寂灭本源的碎片猛地撞来,那定义的光晕如同泡沫般破碎。“定义?何须定义?万物终归于寂,定义本身亦是虚妄……” 一股看破一切、万物皆空的意蕴试图侵蚀他的灵光。
紧接着,一点温暖的心灯光焰亮起,护住灵光核心。“道哥,我在……” 仿佛听到了崔三藤的声音,那心灯光芒虽弱,却异常坚定,抵御着寂灭的侵蚀,守护着那一点“我”之存在的真实。
“守护?守护终是徒劳。冥河之下,皆为虚无。” 又一道来自冥河交锋残留的死寂意念如同毒蛇般钻入,冲击着心灯的守护。
“不为结果,只为当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心灯光芒灼灼,将那死寂意念灼烧驱散,但那光芒也随之黯淡了几分。
就在这时,那新生的、如同混沌漩涡般的归墟意蕴缓缓笼罩过来。它并不主动攻击,只是静静地存在着,散发出吞噬与孕育并存的特质。太初碎片被它吸入,寂灭碎片也被它纳入,甚至连心灯的守护之光与众生念力的烙印,它都来者不拒。
“归墟……这便是我的道吗?吞噬一切,包容一切,最终……又指向何方?” 吴道的意识灵光在归墟意蕴的笼罩下,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仿佛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但又有一丝本能的警惕。他怕迷失在这包容一切的“无”之中,彻底失去自我。
内景天地之中,几种核心的力量与意蕴,以他的意识灵光为战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与融合。这并非能量的对撞,而是大道认知层面的“交征”!
太初定义,欲要划定秩序,确立根本。
心灯真我,意在守护本心,照见真实。
寂灭奇点,彰显万物终结,法则虚无。
归墟意蕴,包容生灭轮回,演化无常。
众生念力,承载情感意志,赋予意义。
何为真?何为假?何为始?何为终?何为存在之意义?
无数亘古以来困扰无数修行者的终极问题,在此刻以一种极其猛烈的方式,涌入吴道近乎破碎的意识之中。他的灵光在几种力量的拉扯下剧烈闪烁,仿佛随时都会彻底分裂。
就在这意识即将彻底沉沦的关键时刻,那盏与他性命交修、源自崔三藤的太初心灯,残存的灯焰猛地一跳,并非爆发力量,而是映照出了一幅画面——不是记忆,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源于灵魂共鸣的“景象”:
那是一片无垠的黑暗虚空,没有光,没有物质,没有时间,甚至连“无”的概念都尚未诞生。那是绝对的、连虚无都不存在的“奇点”。不知过去了多么悠久的岁月,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那奇点内部,孕育出了第一缕“念”,第一点“意”,第一个“认知”——“我,存在”。
于是,有了“太初”,有了定义存在的第一因。
于是,有了“心灯”,有了承载认知的本体。
于是,有了生灭,有了从存在走向寂灭的进程。
于是,有了“归墟”,有了寂灭之中孕育新生的轮回。
而贯穿这一切,推动这伟大循环的,正是那最初的一点“我念”,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无穷“众生念力”!
这景象并非传授,而是一种本源的昭示!是崔三藤四世轮回、净世莲华本质中蕴含的、对世界本源的一种直觉感悟,在此刻通过心灯的联系,映照给了吴道!
轰!
吴道的意识灵光如同被开天辟地的神雷劈中,瞬间贯通!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灵光之中爆发出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明悟,“太初非始,寂灭非终,心灯非驻,归墟非无!”
“太初,是因‘我念’认知而定义的‘存在之始’!”
“心灯,是‘我念’认知本身的显化与守护!”
“寂灭,是‘存在’形态的一种必然转化与‘归藏’!”
“而归墟……是承载这一切认知、转化、轮回的……‘场’!是‘有’与‘无’相互转化、生生不息的……‘大道洪炉’!”
“推动这洪炉运转的柴薪,便是‘念’!是‘心’!是众生的意志与情感!是守护,是憎恶,是创造,是毁灭……是一切推动‘存在’变化的力量!”
“我的道,不是单纯的太初,不是纯粹的心灯,不是极致的寂灭,更不是空泛的归墟……而是以‘我念’为引,以‘心灯’为凭,驾驭‘太初’定义存在,引导‘寂灭’送归虚无,最终于‘归墟’洪炉之中,演绎属于我的、也回应众生念力的……存在之篇章!”
这一刻,内景天地中那狂暴冲突的诸多力量与意蕴,仿佛找到了共同的核心与主轴,不再相互排斥攻伐,而是开始以一种玄奥无比的轨迹,围绕着吴道那一点明悟后的意识灵光,缓缓旋转、交融!
太初定义之力化作洪炉的框架与法则,划定演化的边界。
心灯真焰作为炉火与主宰,照亮并引导演化的方向。
寂灭奇点之力成为炉中淬炼的烈焰,焚尽杂质,送归本源。
而那新生的归墟意蕴,则成为了这座无形洪炉本身,包容着这一切的运转。
无数众生念力的烙印,则如同投入洪炉的薪柴与材料,为这演化提供着无穷的动力与可能性。
一座无形的、以他意识灵光为核心、融合了太初、心灯、寂灭、归墟乃至众生念力的“归墟洪炉”,在他崩坏的内景天地之中,初步构筑成型!
虽然这座洪炉还极其微弱、粗糙,运转间充满了滞涩与不确定性,但它代表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凌驾于寻常大道之上的道境雏形!
随着归墟洪炉的初步成型,那些破碎的内景天地碎片开始被洪炉的力量吸引、吞噬,经过炉火的淬炼与演化,开始重新沉淀、构筑。不再是之前那种泾渭分明的区域划分,而是一种更加有机的、动态平衡的、仿佛蕴含无限生机的混沌景象。他的道基,正在以一种更本质、更坚韧的方式重塑!
而外界,乌勒衮秘境中。
吴道昏迷的身躯依旧躺在药榻之上,但周身的气息却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那原本濒临熄灭的太初心灯,灯焰虽然依旧微弱,却不再摇曳,而是变得异常稳定,灯火中心,那点与崔三藤相连的心光,似乎也明亮了一丝。他体内那些狰狞的道体裂痕,修复的速度陡然加快,新生的肌体闪烁着一种内敛的、仿佛能吞噬光线的混沌色泽。眉心处,一个极其淡薄、若有若无的混沌漩涡印记缓缓浮现,又悄然隐去。
一直守候在旁的乌长老与大祭司最先察觉到这变化,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局主他……他的气息……好像在重构?这种道韵……老夫从未感受过……”乌长老声音带着颤抖。
大祭司凝重地点头,手中鹰头骨杖上的光华都为之收敛,仿佛不敢打扰那玄妙的过程:“似太初而非太初,似寂灭而非寂灭,有心灯之温暖,又有归墟之浩瀚……这……这难道是……”
他们不敢确定,但都知道,吴道正在经历一场至关重要的、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而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中州汴梁,那座被摧毁的慈航静斋地下深处,干涸的血池底部,一点极其隐匿的、与西北冥河大将同源但更加精纯的冥河印记,微微闪烁了一下,传递出一段冰冷的信息,跨越虚空,没入了某个不可知的维度:
“目标‘吴道’,道境异变,疑似触及‘根源洪炉’之境……威胁等级提升至‘湮灭’优先级……建议启动‘葬土’计划……”
内景交征见真如,归墟洪炉初铸成。
风波暂息,然暗流更深。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第二百八十七章 内景交征见真如 完)
喜欢长白山下的玄学五门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长白山下的玄学五门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