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刚过,村里的灯笼还没撤,红通通的映着石板路。
苏明揣着孙子递来的智能手机,想去工作室试试视频通话,看看远方的学员。
刚走到工作室门口,就看见一辆救护车停在路边,医护人员正抬着担架往车上走。
苏明心里一紧,赶紧跑过去:“同志,这是咋了?谁不舒服?”
领队的医生认出他:“苏叔,是您村的张大爷突发心脏病,我们送他去县城抢救!”
苏明跟着往车上跑:“张大爷无儿无女,我跟你们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救护车一路疾驰,苏明握着张大爷的手,不停地轻声安慰:“老张,挺住!到了医院就好了!”
张大爷喘着气,拉着苏明的手:“苏明,我要是走了,我那点积蓄……就捐给工作室,给孩子们买材料……”
苏明眼眶一热:“别胡说!你肯定能好起来,还得教孩子们捏面塑呢!”
到了县城医院,苏明忙前忙后,办手续、交押金,一刻没闲着。
医生出来说:“苏叔,手术很成功,幸亏送来得及时,再晚就危险了!”
苏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累得直喘气。
张大爷住院期间,苏明每天都往县城跑,给老人送吃的、擦身子、唠家常。
村民们也轮流去探望,学员们还编了个竹编平安符,让苏明带给张大爷。
“苏叔,告诉张奶奶,我们等着他回来教我们捏新的面塑呢!”学员们齐声说。
苏明把平安符放在张大爷床头:“你看,大伙儿都盼着你回去,你可得好好养病。”
张大爷点点头,眼里含着泪:“苏明,这辈子认识你,是我最大的福气。”
半个月后,张大爷康复出院,苏明亲自去县城接他。
回到村里,大伙儿都在村口等着,手里捧着鲜花和手工制品。
张大爷看着眼前的场景,激动得说不出话:“谢谢大伙儿……谢谢大伙儿……”
苏明扶着他:“都是自家人,客气啥!以后你就跟我住,我照顾你。”
当天晚上,苏明就让人把自家的厢房收拾出来,给张大爷住,方便互相照应。
没过几天,县里的民政局来人了,想给村里设个“互助养老点”,让苏明牵头。
“苏叔,村里独居老人多,有个养老点,大伙儿能互相照应,还能学手艺解闷。”工作人员说。
苏明立马答应:“这主意太好了!就用工作室旁边的大院子,我来张罗!”
村民们纷纷响应,年轻人帮忙翻修房子,老人们捐出闲置的家具,学员们编了竹编坐垫。
苏明还制定了作息表:“早上一起晨练,上午学手艺,中午一起吃饭,下午唠家常。”
互助养老点开业那天,村里的独居老人们都搬了进来,脸上笑开了花。
苏明领着老人们参观:“这是活动室,能打牌、下棋;这是厨房,大伙儿轮流做饭;这是手艺室,想学时就学。”
张大爷摸着竹编坐垫:“苏明,你想得太周到了,这儿比家里还热闹、还舒心。”
苏明笑着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互相关照,日子过得热热闹闹的。”
当天中午,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有说有笑,活动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入春后,苏明想着给养老点添点绿植,让老人们看着舒心。
他带着学员们去山上挖野菜、移树苗,在院子里种上了月季、菊花、绿萝。
“这些花好养活,开花了好看,还能净化空气。”苏明一边挖坑一边说。
有个老人跟着帮忙:“苏明,你真是个有心人,把这儿打理得跟花园似的。”
苏明擦擦汗:“你们住着舒心,我就高兴。”
没过多久,院子里的绿植就枝繁叶茂,花开得五颜六色,格外好看。
这天,苏明正在养老点教老人们编简单的竹编挂件,手机突然响了。
是那个在国外开工作室的华侨打来的:“苏叔,我想邀请你去国外讲学,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非遗!”
苏明愣了愣:“国外讲学?我这水平,能讲啥呀?”
华侨说:“苏叔,你就讲你的传承故事,讲你怎么教残疾人学手艺,这些最打动人!”
苏明琢磨了半天,还是拒绝了:“我走了,养老点的老人们、工作室的学员们咋办?”
华侨叹了口气:“苏叔,你总是想着别人,那我把国外的学员带过来跟你学!”
没过多久,华侨真的带着十几个国外学员来了,清一色的年轻人,眼里满是期待。
苏明领着他们参观工作室、养老点,给他们讲村里的故事、老手艺的传承。
“这是我们的互助养老点,老人们在这里互相照应,还能学手艺。”苏明介绍道。
国外学员们纷纷点赞:“苏叔,你们的乡村太温暖了,这种传承模式太了不起了!”
苏明教他们编竹编小挂件,手把手地示范,嘴里念叨着自编的口诀。
有个国外学员说:“苏叔,你的口诀太神奇了,我一下子就学会了!”
中午,养老点的老人们做了农家饭,有炖土鸡、炒时蔬、蒸馒头,还有张大爷捏的面塑。
国外学员们吃得津津有味:“苏叔,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中国菜,太香了!”
张大爷笑着给他们添菜:“喜欢就多吃点,下午教你们捏面塑,不难学。”
苏明坐在一旁,看着老人们和国外学员们其乐融融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他想起了爷爷说过的话:“手艺无国界,人心皆向善。”
入夏后,天气越来越热,苏明给养老点和工作室都装了空调,还买了好多西瓜、绿豆。
他每天都去养老点看看,问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给他们切西瓜、煮绿豆汤。
有个老人说:“苏明,你比亲儿子还孝顺,有你在,我们心里踏实。”
苏明笑着说:“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他还组织老人们和学员们一起排练节目,准备在村里的戏台上演给大伙儿看。
节目上演那天,村里的戏台前挤满了人,有村民、游客、国外学员,还有养老点的老人们。
老人们表演了合唱、快板,学员们展示了竹编、木雕、面塑手艺,国外学员们也表演了节目。
苏明看着台上热闹的场景,心里格外满足。
有个游客说:“苏叔,你们村太有人情味了,老人们幸福,年轻人有奔头,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苏明点点头:“只要大伙儿团结一心,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喜欢赌石:财色双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赌石:财色双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