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的潮水并未退去,依旧一波波冲击着江易辰的意识堤坝,带来阵阵灼热与虚脱。记忆的碎片也未曾停歇,如同永无止境的漩涡,将他拖拽向过往的深渊。悬崖边的罡风,师父们的呵斥与教导,坠落的失重与撞击……这些光影声音交织成一曲混乱而痛苦的交响,在他脑海中反复奏响。
然而,在这片混沌与煎熬之中,一点微光,正悄然亮起。
那枚融入眉心的扳指,在释放了最初的狂暴信息洪流后,其核心那一点不灭灵光,似乎开始履行某种更为精妙的职能。它不再仅仅是守护江易辰的识海不被撑爆,而是如同一位耐心的导师,开始从那浩瀚如烟的《逍遥医经》中,剥离出最基础、最适应当前状况的知识,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缓缓注入他濒临崩溃的感知。
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他混乱的识海中,铺开了一卷非帛非纸、散发着朦胧清辉的古卷。卷首,是四个龙飞凤舞、道韵天成的大字——**《逍遥医经》**。
紧接着,第一卷,“筑基篇”的内容,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流淌。
不再是之前那种蛮横的灌输,而是一种引导,一种启迪。
**“医之道,首在识己。不知己身,何以度人?何以度厄?”**
一个宏大而平和的声音,似乎直接响彻在灵魂层面,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让那肆虐的记忆风暴都为之稍稍一滞。
随之而来的,是关于人体构成的浩瀚知识,以一种系统、清晰的方式呈现:
* **经络学说:**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一条条原本只存在于传说或模糊身体感应中的能量通道,此刻如同精密无比的地图,清晰地烙印在江易辰的感知中。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每条经络的起止、循行路线、主要腧穴、与脏腑的络属关系,都阐述得明明白白。他甚至能“内视”到,自己体内那丝微弱的内力,此刻正如同一条干涸小溪中即将断流的水线,正艰难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这两条相互表里的经脉中断断续续地运行着。
* **气血津液:**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各自的功能,运行的规律。血液的化生、运行。津液的散布、代谢。这些原本抽象的概念,此刻与他的身体感受一一对应。他明白了自己此刻的高烧,是卫气与外邪(伤势、感染)交争于体表;体内的灼热与虚寒交替,是气血逆乱,阴阳失衡;那阵阵眩晕与乏力,是气血亏虚,无法上荣于头目。
* **脏腑功能:** 心主血脉,藏神;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肝主疏泄,藏血;脾主运化,统血;肾藏精,主水纳气……每一个脏腑的形象、功能、与其它脏腑的联系、在情志方面的表现,都娓娓道来。他瞬间明悟,肋下的剧痛,不仅伤及了肋骨,更震动了肝经,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所以才会感到胸闷胁胀;而那呕出的鲜血,则直接损伤了脾胃的统血功能。
* **药性理论:** 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升降浮沉……各种基础药性的概念涌入。虽然具体的药材图像和丹方依旧大部分模糊,但这种辨识药性、理解其作用于人体何经何脏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
这是一种颠覆性的认知重建!
五年来,他浑浑噩噩,对自己的身体只有模糊的痛、饿、累等本能感受。受伤了,只知道痛,却不知痛在何经,伤在何脏。生病了,只知道难受,却不明病机何在。
而现在,借助《逍遥医经》筑基篇的知识,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深刻地“看清”了自己!
他“看到”了肋下断裂的骨头茬子如何压迫周围的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淤血内停。
他“看到”了脏腑因为震荡而出现的微小移位和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常。
他“看到”了体表那些青紫肿胀,是皮肉脉络受损,血溢于脉外所致。
他更“看到”了,自己那微弱的内力,在流过手太阴肺经的“中府”、“云门”等穴位时,对缓解胸闷、促进呼吸,确实有那么一丝丝微不可察的积极作用;而在试图经过肋下“章门”穴附近时,却因经脉淤堵和骨骼压迫而举步维艰,甚至加剧了疼痛。
**“原来如此……原来,我的身体,是这样……”**
一种难以言喻的明悟感,如同阳光穿透层层乌云,照亮了他内心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与绝望。
痛苦并未消失,甚至因为这种清晰的“内视”而变得更加具体、更加深刻。但与此同时,一种名为“理解”的力量,也开始滋生。
知道了痛苦的根源,知道了伤势的所在,知道了身体正在如何挣扎……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慰藉和力量。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承受痛苦的躯壳。他成了一个观察者,一个分析者,甚至……在未来,可以成为一个治疗者。
**“夫医者,意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医经》中的箴言在心间流淌。他明白了,治疗自身伤势的关键,并非一味地用那微弱内力去蛮横冲撞,而是需要“引导”和“疏通”。
他开始尝试,不再仅仅依靠《昊天武诀》心法的本能运转,而是结合刚刚获得的医理知识,用意念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丝内力。
他避开肋下淤堵最严重的区域,转而优先滋养相对完好的经络,比如先完成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循环,以强化呼吸,促进宗气的生成。同时,他尝试引导内力,极其轻柔地、如同水磨工夫般,去温养受损的脏腑,尤其是被震伤的肝脏和脾胃,试图先稳定内部的气血生化之源。
这个过程,远比单纯运转心法要耗费心神。每一次意念的微调,都像是在驾驭着一辆随时可能散架的破车,行走在布满荆棘的崎岖小路上。汗水浸透了他破烂的衣衫,高烧让他的嘴唇干裂起皮,意识多次在耗尽与清醒的边缘徘徊。
但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伤势的恢复依旧缓慢得令人发指,但那种纯粹破坏性的、无序的痛苦,开始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破坏中蕴含着微弱生机的、有序的“修复感”。
他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当内力流过肺部相关经络时,呼吸会稍微顺畅一丝;当内力温养胃脘时,那翻江倒海的恶心感会略有平息。
这种对自身身体的“掌控感”,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丝,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信心。
**“草药……若有对应的草药辅助,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滋养脏腑,恢复速度定能大增……”**
这个念头再次浮现,而这一次,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
他的意识,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识海中那卷《逍遥医经》古卷。在“筑基篇”关于药性的理论之后,开始浮现出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的草药图像和介绍,虽然大部分依旧朦胧,但似乎有几种常见的、用于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的草药信息,变得清晰了一些。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胃经。功擅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骨碎补,苦,温。归肝、肾经。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这些信息的出现,让他心中一动。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瞥向了杂物间角落,那个半开的旧木箱。那本泛黄的《……草药图……》封面,在他眼中,似乎散发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吸引力。
也许……那里会有线索?
就在他心神被医经知识和寻找草药的可能性所牵引时,一阵强烈的疲惫感如同巨浪般袭来。高烧、伤痛、精神的高度集中与消耗,终于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他的意识,如同断了线的风筝,缓缓从那种玄妙的“内视”与“领悟”状态中脱离,沉向更深层次的、混合着痛苦与疲惫的昏睡。
但在彻底失去意识的前一刻,一个清晰的计划,已经在他心中成型:
**必须尽快找到草药,辅助疗伤!而那本旧书,可能就是起点!**
窗外,天光已然大亮。
新的一天,姬家依旧会充满明争暗斗与冷嘲热讽。
但杂物间内,那个被遗弃的“废物”女婿,他的世界,已经因为《逍遥医经》的初现,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颗医道的种子,已然在他破碎的识海与重创的躯体中,悄然埋下。只待合适的雨露与时机,便可破土而出,震惊世人。
喜欢江易辰的医武征途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江易辰的医武征途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