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七月的邺城,丞相府书房内冰鉴散着丝丝凉气,却压不住曹操眉宇间那抹锐利如刀锋的玩味。他手中捏着刚从江夏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帛书,指节在“蔡瑁冒进遭伏”、“文聘受挫”、“初战不利”等字眼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公达,瞧瞧,”曹操将帛书递给侍立一旁的荀攸,自己向后靠在凭几上,嘴角似笑非笑地扬起,“咱们的周大都督,甫一出手,便在江东周郎面前,碰了个不大不小的钉子。”
荀攸双手接过,目光迅速扫过帛书内容,脸上不见丝毫意外或忧色,温厚的眉宇间反而透着了然。他放下帛书,拱手缓声道:“丞相,水战之道,与我北军陆战迥异。大江之上,风波诡谲,水文复杂,非仅凭勇力或器械之利可定乾坤。子宁都督长于庙算,精于格物,然临阵水战之机变,确非其所长。此非能力不济,实乃经验使然。”
他略一停顿,继续道:“依攸之见,不若明确权责。战场临机指挥,交予于禁、文聘等擅水战之将;子宁与奉孝,则统筹战略全局,协调各方,如此方能人尽其才。至于此战小挫,正好提醒子宁,无需事事亲力亲为,亦不必执着于以巨舰碾压一切。善用其长,避其所短,则江东水师虽锐,亦难挡我煌煌大势。”
曹操听着,眼中精光闪烁,抚掌哈哈大笑,声震屋梁:“公达此言,深得吾心!胜败兵家常事,吃一堑,长一智!子宁非是庸才,一点就透!”他豁然起身,走到案前,提笔便写,“传令!厚赏于禁、文聘,安抚蔡瑁,就言其力战辛苦,小挫无妨!另,以孤之名,给子宁去信!”
他笔走龙蛇,墨迹淋漓,只在素笺上写下力透纸背的六个大字:
“兄已知,望弟知人善用。”
写罢,掷笔于案,对侍从道:“八百里加急,送江夏大营!”
江夏,北军水寨,中军大帐。
空气中弥漫着未散的水汽与淡淡血腥味,还有一种名为“失利”的沉闷。周晏趿拉着鞋,衣带松松系着,袍袖一角还沾着些许夜来江雾凝结的水珠,正背对着帐门,望着悬挂的江防图出神。那图上,代表初战交锋的区域被朱笔勾勒出一个刺眼的红圈。
郭嘉不知何时已溜达进来,自顾自地寻了张胡床坐下,顺手从案几上的果盘里捞起一个梨子,用袖子擦了擦,“咔嚓”咬了一口,嚼得津津有味。他瞅了周晏那略显僵直的背影半晌,喉间发出一声含糊不清的嗤笑,咽下果肉,慢悠悠地开口,语调拖得老长:
“哟——这是哪位英雄在此对图兴叹呐?莫不是咱们那位十日定淮南、火烧四万北地铁骑、名动天下的周大都督?怎的对着这长江水图,发起呆来了?难不成是在琢磨,下次直接把那‘都督号’开进周瑜的寝帐里去?”
周晏肩膀一塌,没好气地回头,冲郭嘉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顺手抄起案上的一卷空帛书就作势要砸过去:“吃都堵不上你的嘴!再聒噪,下次格物院出新点心,没你的份!”
郭嘉灵巧地往后一仰,避开那毫无杀伤力的“袭击”,嘿嘿直乐,晃着手中的半拉梨子:“恼羞成怒矣!周大都督亦有今日,难得,当真难得!”
立在帐幕阴影里的贾诩,见状微微摇头,上前一步,声音平稳无波地打断了这两人即将开始的“斗法”:“都督,丞相有信至。”他将那封曹操亲笔的素笺双手呈上。
周晏这才敛了玩笑神色,接过信,展开。目光在那六个大字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先是绷紧,随即一点点扯开,最终化为一抹混合着无奈、释然与锐意的复杂弧度。他捏着信纸,指尖微微用力。
贾诩适时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抚平躁动的力量:“都督,江夏水文,文聘、蔡瑁知之甚详;我北军战船性能与操典,于禁将军亦了然于胸。都督运筹帷幄,总揽全局即可,实不必亲涉险地,与周瑜争一时之短长。”
未完
喜欢三国:无冕之相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无冕之相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