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美人风波以一场别开生面、宾主尽欢的集体婚礼圆满解决,萧战刚在镇国公府里过了几天搂着夫人、逗弄儿子、调教侄儿侄女的安生日子,还没来得及把京城各大酒楼招牌菜尝遍,朝堂之上,关于如何进一步“妥善”安置他这个功高盖世的闲人,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六皇子李承弘的议题,再次被老皇帝和各方势力提上了日程。
金銮殿上,香炉袅袅,文武百官分列。在议完几件不甚紧要的政务后,一位素以“关心国本”着称的御史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洪亮:
“陛下!六皇子殿下年少英杰,于东南督战有功,扬我国威,肃清海疆,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臣以为,当早日为六殿下封王建府,以彰其赫赫功勋,以定国家之根本,安天下臣民之心!”
这话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引起阵阵涟漪。不少官员暗自点头,觉得六皇子此番功劳,封王理所应当。
龙椅上的老皇帝尚未表态,站在前列的宁王李承玦便抢先一步,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躬身行礼,脸上带着一副完全是替弟弟考虑的诚恳表情:
“父皇明鉴!六弟年少有为,智勇双全,于东南立下如此大功,儿臣作为兄长,亦是深感欣慰与自豪,恨不能亲见其英姿!”
他先是捧了一句,随即话锋微妙一转:“然,父皇,封王建府,非仅酬功赏劳,更需考量皇子是否具备治理一方、安抚黎庶之实际才能。六弟此前多在军中历练,于地方政务、民生百态,接触或有不深,经验或显不足。臣闻,治大国如烹小鲜,需从细微处着手,体察入微,方能掌勺自如。”
他顿了顿,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一旁面容沉静的李承弘,以及站在武将班列里正偷偷研究殿柱上金龙有几只爪子的萧战,继续用他那温和却极具引导性的语气说道:
“京城,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区,亦是天下州府之缩影,诸般事务,繁杂微妙。臣思虑再三,以为不若让六弟先从掌管一坊之事入手。体察民情,熟悉钱谷刑名之琐碎,历练与三教九流打交道之能。若能将这一坊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民生安乐,届时再行封王,方能令朝野上下真心信服,亦显父皇教导有方,用人唯贤之明!”
他这番话,听起来滴水不漏,情真意切,完全是一副为弟弟长远考虑、用心良苦的好兄长模样,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宁王话音刚落,立刻有心领神会的官员出列附和:“宁王殿下高瞻远瞩,思虑周详!六皇子殿下确需此类实务历练,方能根基稳固。不知殿下觉得,京城百余坊,何处适合六殿下初试牛刀,既能得到锻炼,又不至于过于繁重?”
宁王似是早已胸有成竹,从容答道:“谢大人提醒。臣觉得,东城的‘永乐坊’正可担此重任,磨练六弟。此坊毗邻繁华市井,商贾云集,货殖流通,三教九流汇聚,工匠、小贩、力夫、游侠乃至四方客商,鱼龙混杂,最能见识人间百态,体会民生之多艰。六弟若能在此地将政务理顺,民风导正,则日后治理更大州郡,乃至辅佐父皇处理国事,必能游刃有余,裨益无穷。”
他这番描述,将永乐坊说成了一个绝佳的“社会实践基地”。然而,他话音刚落,不少知晓内情的官员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眼神交换着心照不宣的信息。永乐坊?那可是京城有名的“老大难”、“滚刀肉”!那里流动人口极多,地下帮派势力盘根错节,卫生状况堪忧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盗窃、斗殴、欺诈等鸡毛蒜皮却烦不胜烦的案件几乎日日不断,连顺天府尹衙门的老油条们提起都头疼不已,堪称“大案不多,小案不断,污水横流,龙蛇混杂”的典范,是历任管理者避之唯恐不及的“天坑”!宁王这哪里是给机会,分明是挖了个深不见底的大坑,还贴心地铺上了“为你好”的伪装!
九龙御座之上,老皇帝半阖着眼,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听着下方儿子和臣子们的表演。宁王的那点心思,他洞若观火。但他也确实想看看,这个在军事上展现出不凡魄力和运气的六儿子,在更为复杂琐碎的民政上,是否真的有潜力。治理永乐坊这块硬骨头,无疑是一块极佳的试金石,能试出李承弘的耐心、手腕和真正的能力上限。
“承玦所言,不无道理。”老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承弘。”
李承弘心头一紧,连忙出列躬身:“儿臣在。”
“你可知这永乐坊?”老皇帝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李承弘老实回答,语气带着几分谨慎:“回父皇,儿臣……略有耳闻,知其……民情复杂。”
“嗯,”老皇帝微微颔首,看不出喜怒,“既然你兄长如此为你考虑,那朕就将这永乐坊交予你管辖。期限……就定三个月。三个月后,朕要看到成效。可能做到?”
李承弘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但君父有命,岂容推辞?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儿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期望!”这任务,他硬着头皮也得接下。
老皇帝的目光又转向一直努力降低存在感、恨不得把自己缩进武将袍服里的萧战:“萧爱卿。”
萧战一个激灵,差点把手里捏着玩的玉笏掉地上,赶紧出列,声音洪亮:“臣在!”(心里吐槽:妈的,还是没躲过去!)
“你身为太傅,太子少保,辅佐、教导皇子乃是你的分内之事。”老皇帝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永乐坊,你就陪着承弘一起去管吧。你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多帮帮他,也让他跟你学学……嗯,学学如何应对复杂局面。”
萧战心里早已骂翻了天:老子经验是打仗杀人,不是扫垃圾抓小偷!这老狐狸,分明是把老子绑死在六皇子这艘船上,还得去给他儿子当免费保姆兼打手!但他脸上却瞬间堆起灿烂(且谄媚)的笑容,拍着胸脯保证:“陛下放心!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六殿下,必定让那永乐坊……呃,旧貌换新颜!争取三个月后,让它变成‘长安第一模范坊’!”(牛皮先吹出去,能不能实现再说!)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依序退出金銮殿。
宁王一派的人马,脸上虽竭力保持着严肃,但眼神交汇间,难掩得意与看好戏的神色。仿佛已经看到了李承弘在永乐坊那污水横流、刁民遍布的环境里灰头土脸、束手无策,最终狼狈收场的模样。
李承弘则面带忧色,快步追上正打着哈欠、准备溜去某个相熟酒馆喝早酒的萧战:“老师,这永乐坊……学生听闻甚是棘手,堪称京城顽疾,只怕……只怕学生能力有限,会辜负父皇期望,也连累老师……”
萧战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浑不在意地一把搂住李承弘的肩膀,打断了他的担忧:“怕个球!不就是个破坊市吗?还能比鬼王丸的舰队难打?还能比北蛮子的铁骑难啃?走!别在这儿杞人忧天了,先跟老子去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这永乐坊到底是龙潭虎穴,还是纸糊的老虎!实践出真知,光听说顶个屁用!”
而一些中立派和较为正直的官员,看着这对师徒离去的背影,则暗自摇头叹息,觉得六皇子这次恐怕是要栽个大跟头,在这“天坑”里把之前积累的军功声望都赔进去。至于萧战?他能把战场那套搬到坊市管理上来吗?难道还能用燧发枪指着小贩让他别占道经营?想想都觉得荒谬。
回府之后,萧战把今天朝堂上的事情,当成笑话绘声绘色地讲给了家人听。
苏婉清正在逗弄小定邦,闻言蹙起秀眉,放下拨浪鼓,担忧道:“永乐坊?我管理龙渊阁也听闻过那地方,名声可不太好,龙蛇混杂,污水横流,是京城有名的脏乱差之地。你俩一个皇子,一个国公,跑去管那里,能行吗?别到时候没治理好,反而惹一身骚。”
四丫萧文瑜正在临帖,闻言却抬起头,清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兴趣:“四叔,我听说永乐坊里藏着不少老书铺,有很多市面上见不到的孤本、残卷,甚至还有一些前朝的手札,许多文人雅士都爱去那里淘书呢。”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向往。
三娃萧远航也放下手中的医书,若有所思地接话:“嗯,坊内似乎医馆、药铺也极多,各路郎中汇聚,正好我可以去见识一下京城的医术流派,或许能找到些罕见的方剂或药材,与同行切磋一二。”
最兴奋的莫过于五宝,她本来在院子里逗弄新买的蝈蝈,一听“永乐坊”三个字,蝈蝈都不要了,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进来,眼睛亮得吓人:“太好了!叔父!带上我!那里人多眼杂,三教九流啥人都有,消息最是灵通!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业务拓展区’啊!我保证,三天之内,就能把坊里大大小小的消息摸个门儿清!”
萧战看着眼前这几个反应各异、却都莫名对那“烂摊子”产生兴趣的小辈,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乐了,大手一挥:“嘿!有意思!看来咱们老萧家要集体出动,响应朝廷号召,深入基层,把这永乐坊给他来个底朝天,闹个天翻地覆啊!文瑜去搞文化,远航去搞卫生(医疗),五宝去搞情报!夫人,你在家稳住大后方,看好定邦!咱们这就叫……全家总动员,共建新永乐!”他说得眉飞色舞,仿佛不是去治理难题,而是去开发新大陆。
任命已下,无可更改。萧战和李承弘这对堪称帝国顶级配置的“京城临时城管组合”,一个是不按常理出牌、信奉“大力出奇迹”的混世魔王,一个是初出茅庐、谦和却缺乏经验的年轻皇子,他们的走马上任,注定不会平凡。一场别开生面、鸡飞狗跳却又可能充满惊喜的坊市治理大戏,即将在号称京城最混乱、最顽劣的永乐坊,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
喜欢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