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艰难而坚定地完成内部整合与北疆重塑之际,
全球范围内的战火却以惊人的速度升级和蔓延。
时间悄然滑入一九四三年春末,持续数年的世界大战已进入最残酷的消耗阶段。
以超级德国和日本为核心的轴心国集团,
凭借其整合了欧亚大陆部分资源后获得的强大战争潜力和技术优势,
与全力开动战争机器、实力同样不容小觑的盟国集团形成了僵持。
双方在各条战线上反复拉锯,如同两个筋疲力尽的巨人,死死扼住对方的咽喉,
都在寻找着打破平衡的致命一击。
然而,这种平衡很快被轴心国主动且残酷地打破。
蓄谋已久的德日联军,不再满足于与现有对手的缠斗,
他们将贪婪而凶狠的目光投向了那些仍在试图保持中立的国家。
这些中立国,或拥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或控制着关键的资源通道,原本指望能在战火中侥幸存活。
但战争的逻辑是赤裸而冰冷的。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轴心国在各个方向上发动了代号不明的猛烈攻势,
兵锋直指这些中立地带。
强大的德军装甲集群在压倒性的空中支援下,轻易撕碎了某些欧洲中立国仓促组建的防线;
日本的航母特混舰队则出现在此前一直保持中立的某些亚洲沿海国家的海域,
登陆部队在炮火中抢滩,迅速控制要害。
这些中立国在轴心国蓄谋已久的闪电打击下,几乎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便迅速沦陷。
它们的领土被占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裹挟,被迫登上了轴心国的战车,
为其本就庞大的战争机器注入了新的的血液。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局,使得全球战略态势瞬间倾斜,盟国方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多条原本稳定的战线侧翼顿时暴露在威胁之下,形势急转直下,陷入了空前的被动。
面对如此严峻的危机,盟国阵营也迅速做出了最强硬的反应。
既然中立已不复存在,那么剩下的选择唯有全面对抗。
在强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压力下,剩余的几个有分量的中立国已无路可退,
为了避免被轴心国逐个击破或被迫加入,它们不得不放弃中立的立场,
在盟国的“邀请”或半强制下,宣布加入盟国一方。
这些国家带来的,或许是有限的兵力,
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所拥有的战略基地、未被战火摧残的工业能力和相对完整的交通网络。
全球范围内,最后一块未被战火直接波及的土地也消失了。
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再有中立的缓冲地带,只剩下泾渭分明、不死不休的两大阵营。
战火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覆盖了世界的每一个大洲,每一片海洋。
从冰封的北挪威海到炎热的南太平洋岛屿,
从西欧的平原城镇到东亚的崇山峻岭,
从北非的浩瀚沙海到即将迎来风暴的北美东海岸,
枪炮声、爆炸声、飞机的轰鸣和战舰的汽笛,
构成了这个时代唯一的、残酷的交响乐。
世界大战,至此才真正名符其实,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深深地卷入这场决定文明走向的终极熔炉之中。
轴心国这步抢占先手的棋,终究是压垮天平的关键砝码。
尽管盟国反应迅速,将剩余中立力量纳入阵营,但失去的战略主动和初期遭受的惨重损失已难以挽回。
战争的齿轮在血腥的润滑下,朝着不利于盟国的方向缓缓转动。
欧洲大陆,德军的钢铁洪流在整合了新占区的资源和人力后,攻势愈发狂猛。
其装甲矛头在改进后的“虎豹”集群带领下,再次于东线发起重点突击,
虽然未能重复初期“掠袭”的辉煌,却成功将苏军残存力量进一步压缩,
使其反攻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西欧方向,盟军苦心经营的英国本土防空圈压力骤增,
从新占区起飞的大批德军新型战机,使得不列颠上空的血战更加惨烈。
大西洋上,利用新获取的某些北欧港口,
德国“狼群”的狩猎范围与效率再次提升,盟军生命线的咽喉被扼得更紧。
太平洋与印度洋,日本的压力得到极大缓解。
来自东南亚占领区和新控区域的资源,
通过愈加稳固的“海洋动脉”源源不断输送至本土东南亚和前线。
其联合舰队活动更加猖獗,甚至敢于在局部海域组织大规模的攻势,
与美军航母编队爆发了数次伤亡惨重的遭遇战,一度打断了美军反攻的锋芒。
美军虽然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底蕴和兵员优势苦苦支撑,
但战线的推进变得异常艰难,伤亡数字触目惊心。
全球战场,盟国陷入了战略守势。
他们不得不耗费巨大的精力去稳固一条条摇摇欲坠的防线,填补因中立国沦陷而出现的漏洞。
兵员、物资、能源的消耗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兵工厂开足马力,训练营人满为患,
但前线传来的消息总是带着硝烟与鲜血的味道,胜利似乎变得遥不可及。
一种压抑的悲观情绪开始在盟国高层和民众间蔓延,虽然无人敢公开言败,
但“持久战”、“消耗战”已成为内部文件中最常见的字眼。
轴心国则士气高涨,其宣传机器开动,宣称旧秩序的崩溃已成定局,一个由他们主导的新时代即将来临。
在这全球性的至暗时刻,东方那片刚刚完成整合的土地,
其稳固后方和爆发出的潜力,无形中成为了盟国阵营内一个愈发引人注目的存在。
虽然外部联系依旧困难,但关于“东山”体系、关于中国战场逆转的零星信息,
透过重重封锁,如同微弱却顽强的星火,传递着一个信号,
在广袤的东亚大陆,存在着一个轴心国未能彻底征服,甚至正在积蓄力量的巨大变量。
这个变量,或许将成为这场席卷全球的毁灭风暴中,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点。
然而,世事无常。
喜欢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