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此节,魏延脸上顿时青红交加。
好小子!
此刻张松脸上那副震惊模样,活脱脱就是方才被诸葛川戏耍的自己。
唯一不同的是,张松尚不自知已落入那少年的套路,而自己却已跳出局外作壁上观。
看着张松这副模样,魏延心中五味杂陈。
既觉得畅快,又隐隐有些不是滋味。
正此时,他瞥见赵云投来同情的目光,不由长叹一声。
报应啊!
早知如此,今日就该让副将代自己出巡才是。
那边厢,张松半晌理不清头绪,只得强笑道:\"贤侄说笑了,张某岂是这般心胸狭隘之人?\"
此刻他也顾不得探究这少年是否听懂言外之意,只想快些结束这场尴尬对话。
诸葛川闻言会意,顺势给出台阶:\"叔父教训得是,小侄失礼了。\"
\"常闻蜀中多君子,今日得见叔父,果然名不虚传。\"
(局势发展至此,确实需要有人出面收场了。
不出所料。
刘备一手拽着诸葛川的衣袖,一手握住张松的手腕,爽朗笑道:\"你们叔侄二人莫非要在这城门处聊到天黑?\"
\"快随我进城!有什么话,待接风宴上再叙。\"
说罢便不容推辞地拉着二人前行。
诸葛川并未抗拒,顺从地跟着入城。张松虽同样跟随,但探究的目光仍不时扫向诸葛川。
\"此人莫非真是误打误撞?是我想多了?\"
刘备望向诸葛川的眼神则满是欣赏。他暗忖:若此事纯属巧合,这少年定是福泽深厚之人;若为有意为之,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才智,将来必成大器。
无论是哪种情形,都昭示着天赐英才,助他振兴汉室。
入城后,郡守府因刘备\"有贵客至,速备酒宴\"的命令而忙碌起来。期间诸葛川见到了刘备正妻孙氏、妾室甘夫人,以及年方四岁的少主阿斗。
趁两位夫人与张松见礼之际,诸葛川细细端详:甘夫人果然肌肤胜雪,宛若白玉。
尽管已过而立之年,又随刘备辗转半生,岁月却未在她眉眼间留下多少痕迹。诸葛川凝视间,脑海中蓦地跳出\"俏 ** \"二字。
这位后来获谥\"昭烈皇后\"的女子,望向刘备的目光里盈满赤诚。或许,她正是刘备生命中最后的真情——自甘氏殁后,刘备的婚姻便尽数让位于政治。
孙氏如此,继室的吴氏亦然。与甘氏温婉不同,那位江东孙郡主对待刘备的态度,令诸葛川暗自摇头。说不上相敬如宾,倒似后世奉父母之命仓促成婚的怨偶。孙尚香眼中不见新嫁娘的欢欣,唯有政治联姻的苦涩,以及丈夫不加掩饰的戒备。
史载\"侍婢百余人,皆持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以人质身份下嫁的孙郡主,婚后依旧刀剑不离身。这般作派,难免令人疑心她何时会为江东取了刘备性命。
\"终究婚姻需得两心相印。\"诸葛川思忖着,\"有时过错不在男子,倒是女子太过恣意。纵使英雄如汉昭烈帝,亦难逃此劫。\"
心中暗自感慨,诸葛川强行将视线从两位夫人身上移开。
那些陆续抵达郡守府、前来为西川使者张松接风洗尘的文臣武将们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至于少主阿斗……
哈!
区区四岁稚童有何可看?
,已是给这位\"乐不思蜀\"的未来少主最大的宽容了。
暮色渐沉时分的江陵郡守府张灯结彩,往来皆是刘备麾下谋士良将。
若说张松在许昌曹操那里遭遇的是冷落……
那么
刘备则让他真切体会到了大汉皇叔的热忱。
更令人瞩目的是,遵循汉制尚右的礼法,刘备特意将张松的席位安排在仅次于主位的右侧首位。
恰好与端坐左侧首案的诸葛亮、诸葛川父子相对。
照理说诸葛川这般晚辈本无资格就坐如此显赫之位。
但今 ** 给刘备留下的印象实在深刻。
刘备特意命人在诸葛亮案几旁增设软垫,令其与父同席。
既示恩宠,亦表器重。
这番安排让诸葛川瞬间成为宴席上除张松外最受瞩目的焦点。
不少与关羽、张飞、魏延、赵云相熟的文武官员,在知晓他身份后,纷纷投来友善的目光。
而诸葛川同样在暗中观察着席间众人。
那位生就猿臂、须发皆白、年近古稀却仍端坐赵云身侧的老将军,身份不言自明——
除了五虎上将黄忠还能是谁?
虽然此刻定军山之战尚未打响,但不知为何……
当目光触及这位老将时,一阵雄浑壮阔的旋律突然在诸葛川耳畔回响:
\"抬宝刀,备宝鞍。\"
《驰骋定军》
\"随我策马定军巅。\"
\"朔风啸,掠长须,\"
\"银发映雪玄甲寒。\"
\"定军山——\"
\"好汉赴死何计年?\"
\"百战存胆,赤心对青天。\"
\"定军山——\"
\"叹浮生似箭离弦,聚散如烟,唯留忠义绕指间!\"
……
帐外。
正与赵云浅酌的黄忠忽觉眉间微蹙。
那道灼灼视线令他转身回望——
恰见诸葛川目光炯炯。
老将军虽觉意外,仍报以和善笑意。
心头却生疑云:
这小郎君眼中炽热的钦慕,莫非威名已远播江东?
\"川儿似对黄将军格外留心?\"
诸葛亮借着品茶轻声问道。
诸葛川坦然颔首:
\"儿确敬重这位古稀之年仍能横刀立马的老英雄。\"
\"昔居荆州时,\"
\"久闻黄汉升威名,今终得见真颜。\"
\"只是……\"
他忽然的低叹引得父亲侧目:
\"但说无妨。\"
\"只叹将军逢明主太迟。\"
\"若早遇玄德公,\"
\"虎牢关前岂容吕布独冠'武'名!\"
在黄忠与吕布孰强之争里,少年心中自有答案。
【遗憾】
纵使他对巅峰黄忠推崇备至,终究不过镜花水月。
【缘由】
飞将陨落,老将白头,传奇难再续。
这场跨越时空的较量,终究如关公秦琼之辩,永无答案。
除非——
时光倒转。
否则,只剩说书人折扇里的演义。
【冷淡】
\"哦?\"
孔明漫不经心地应和。
虽不解幼子为何将黄汉升与吕奉先相提并论,
但,
他确实无意参与这场\"孰强孰弱\"的臆测。
【取舍】
匹夫之勇,终非大道。
比起虓虎猛将,
他更善用运筹帷幄之才——
子龙、云长之流。
【察局】
见父亲兴致索然,少年噤声。
转而细酌席间百态。
忽而莞尔。
【分野】
满座朱紫分明:
左席乃玄德旧部——
云长、翼德、子龙领衔,
糜竺、简雍等簇拥;
右案尽荆州俊杰——
孔明、士元为首,
汉升、文长相随。
觥筹交错间,
泾渭已在笑谈中:
糜芳独酌,
始终未与邻座魏延交盏。
魏延正与霍峻低声交谈,连余光都不曾扫向糜芳。
这一幕恰好落在诸葛川眼中,不禁莞尔。
仅是两派暗流便如此有趣,待日后益州东州派与本土势力加入刘备麾下,不知要闹出怎样的热闹。
正思忖间——
诸葛川瞳孔猛然收缩。
\"嚯!\"
\"向宠这小家伙竟随其叔向朗赴宴来了!\"
\"却不知...\"
\"可还记得我这位...\"
\"竹马故交!!!\"
所谓竹马之谊,不过是黄口小儿胯下竹竿作骏马,学着将军模样驰骋嬉戏。
当年诸葛谨尚未携子赴江东,每逢向朗拜访诸葛兄弟,必带着亡兄遗孤向宠。几番往来,两个垂髫稚子便熟稔起来。
自然不似太白诗中那般旖旎。
更多时候是诸葛川这个\"将军\",总把向宠这位\"副将\"欺负得眼泪汪汪。偏生翌日相见,那傻小子仍会举着竹竿屁颠屁颠跟在他身后。
幼年的诸葛川体内寄居着成熟灵魂,此刻正以看待愚钝之人的目光,注视着那个\"驾驾\"的顽童向宠。
甚至......
小诸葛川在心底暗自嘀咕:先父在《出师表》里向少主推荐这人性情和善处事公正,可堪大用——究竟从何处见得?
星河轮转,光阴荏苒。
郡守府宴席间猝然重逢儿时玩伴,诸葛川在惊诧之余,心头泛起微澜。
他已暗自决定:宴罢定要拉着这位旧友共话青梅往事。
然而......
与诸葛川心境迥异的是,年岁相仿却稍幼数月的向宠,此刻如芒在背。
他原随叔父向朗赴宴增长见闻,却未料竟在此遇见昔年认下的\"兄长\"。
忆起当年受其怂恿做出的荒唐事,向宠恨不能遁地而逃。
此时——
刘备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主座之上,刘备高举酒樽对满堂宾客朗声道:\"今日永年先生远道而来,备不胜欣忭!\"
\"请诸君共敬先生!\"
说罢向张松遥举酒樽,仰首饮尽。
张松忙道岂敢,却已被这番礼遇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举杯同饮。
这番举动立刻赢得满堂喝彩:
\"善!\"
\"先生果然豪迈!\"
\"彩!为先生贺!\"
厅堂内,张飞的吼声震天响,酒也喝得最凶。
向来贪杯的张飞难得碰上这种场合,自是不会错过。
诸葛川望着众人向张松敬酒的热闹场面,也抬手举起酒樽,朝张松示意。
然而——
酒液入喉的瞬间,他微微一怔。
这淡淡的梅子香?
竟是果酒?
掐指一算,眼下正值六月,恰是梅子成熟的时节。
只是不知这酒宴的安排,是甘氏还是孙氏特意为他准备的。
搁下酒樽,诸葛川忽觉刘备向自己投来一瞥……
果然。
再迟钝他也明白了——这是刘备的手笔。
见状,诸葛川“面露感激”地回望刘备一眼,索性将这梅子酒当作后世的饮品细细品味。
起码——
这酒里可没掺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宴席渐酣,觥筹交错间笑声不断。
武将们酒至半酣,当场挥剑助兴;
文臣们击节而歌,尽显才情。
众人心照不宣,无人提及天下大势。
非是不能,实是不愿。
酒宴之上,本就不是议政之地。
更何况——
今日宾客众多,若有人不慎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酒过三巡,月至中天。
刘备麾下众文武陆续醉倒散去。
待到二更时分——
就连酒量极佳的关羽、张飞,也被人搀扶着摇摇晃晃离去。
大堂内——
始终独酌、刻意隐于暗处的诸葛川抬眸时——
才惊觉——
席间已无旁人。
唯余四五人影而已。
(
六
其一为刘玄德。
其二乃张子乔。
其三系诸葛孔明。
其四是庞士元。
末位端坐者,
正是那少年郎。
喜欢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