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年长他十三岁的黄月英,不仅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更与他当时称作二叔的孔明互生情愫。
那时候
他正用怜悯的目光看着骑竹马玩耍的向家小子...
当时已被黄承彦有意许配给孔明的黄月英,像长辈般照料他们,时常准备时令点心和可口零食。
论关系,说是准婶婶也不为过。
但
称呼未过门的黄月英为婶婶终究不妥,\"月英姐\"便成了最合适的叫法。
这个称呼
便是由此而来。
待到孔明正式迎娶黄月英时,诸葛川已随生父诸葛谨前往江东。
只是
他万万没想到
昔日悉心照料自己的月英姐,竟要成为自己的继母。
诸葛川满心复杂地踏入府邸。
还未走上几步
便见养父孔明已在前方驻足。
这时
一道温婉嗓音传来:
\"可是夫君归来了?\"
今日归来为何这般迟?环翠,去将饭菜热了,顺便让孙婶备些热水,给相……\"
话音戛然而止。
那温婉的妇人突然噤声,目光越过自家夫君诸葛亮肩头,死死盯着缓步走出的白衣少年。
棕褐色的发丝在灯火下泛着异域光泽——这分明是后世才有的染发颜色,此刻却出现在这位荆楚女子的云鬓间。
\"月英姐。\"
少年笑得见牙不见眼,却在称呼出口时故意拖长了音调。如今他既已过继到二房名下,这声\"姐\"便显得格外有趣。
\"按礼法该唤您母亲才对。\"
说着忽然退后三步,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诸葛伯治,拜见母亲大人!\"
黄月英的睫毛轻轻颤了颤。十二年前被她抱在怀里喂蜜饯的小童,如今已长成翩翩少年,却仍带着当年那股促狭劲儿。
这厢诸葛亮捏着羽扇轻咳一声。
(诸葛亮静默地望着向妻子黄月英行礼的诸葛川,曾经以姐弟相称的二人,如今却变成了\"长姐如母\"的辈分。他选择保持沉默,将处理这份关系变化的主导权完全交给黄月英。
毕竟,若让诸葛川唤自己为父亲,称黄月英为\"月英姐\",而自己却唤黄月英作妻子——这一家三口之间如此错乱的辈分关系,若传扬出去实在不成体统。
庭院里,黄月英在侍女环翠的陪伴下走来。看着向自己恭敬行礼的诸葛川,她突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清脆的笑声划破了夜的寂静。
\"这些年不见,咱们小川儿怎么还跟从前一个样儿?\"黄月英笑盈盈地说道,\"年纪轻轻的,总爱摆出副小大人的模样。难不成我还会因为你是叫我'月英姐'还是'母亲',就不认你这个孩子了?来,走近些让我好好瞧瞧。\"
说着,她向诸葛川轻轻招手,态度亲昵如常,丝毫没有因身份变化而产生隔阂。
听到那声熟悉的\"小川儿\",诸葛川心中暗自无奈。这个称呼并非叔父庞统所创,更不是他最先叫出来的——真要追溯起来,第一个这么称呼他的,正是眼前的黄月英。
年幼时的诸葛川虽然极力掩饰,但偶尔还是会流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气质。父亲诸葛谨、二叔诸葛亮和三叔诸葛均或许因为同为男子,对此感触不深。而心思细腻的黄月英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身上那股\"少年老成\"的气息。
[
有人给他起了个\"小川儿\"的绰号,时常拿这个逗他玩。
谁知这外号竟被庞统听见了。
后来这便成了庞统对他念念不忘的玩笑话。
诸葛川在心里嘀咕了庞统几句,还是乖乖走向黄月英。
还没等他站稳,就感到一根温润的手指轻点在他眉心。
\"长高了!\"
\"也长大了!\"
\"小川儿知道吗...\"
\"当年初次见你时,看你聪明乖巧的模样,我就在想...\"
\"日后要是能和孔明生个像你这般懂事的儿子该多好。\"
\"没想到...\"
\"如今你倒真成了我的儿子。\"
\"你说,这是不是天定的缘分?\"
黄月英对诸葛川格外亲昵。
完全没有因他不是亲生而有所疏远。
她对养子的接纳程度,远超诸葛川的想象。
这番话让诸葛川既感动又哭笑不得。
\"原来当年我敬重的月英姐,竟然一直想当我娘!\"
这话他只敢在心里嘀咕。
但鬼使神差地,他还是小声嘟囔了一句:
\"那小时候您总爱投喂的向宠...\"
\"莫非也是照着二儿子的标准养的?\"
黄月英立刻眯起眼睛:
\"小川儿,你...说...什...么?\"
\"没!我什么都没说!\"诸葛川急忙摆手。
\"父亲母亲,天色已晚,您二老早点歇息吧!\"
求生本能瞬间爆发,诸葛川在黄月英面前将机灵抖了个十足十。
他二话不说,扭头就朝黄月英身旁的丫鬟拱手:\"环翠姐姐,烦请引我去厢房歇息。\"
\"突然头昏得紧,现下便需躺一躺。\"
\"实在是天旋地转。\"
作为黄月英从娘家带来的贴身侍女,环翠岂会察觉不到这位准少主公的窘态。
她掩唇轻笑着伸手作引:\"少主随奴婢来,这就为您安排歇息。\"
一阵慌乱的脚步声过后,诸葛川像受惊的兔子般窜出了诸葛亮夫妇的视野。
待那身影彻底消失,黄月英方转向自家夫君:\"听说今日夫君带初到江陵的川儿赴了郡守宴,不知这孩子表现如何?\"
诸葛亮闻言长叹:\"岂止是好?伯治今日...\"
\"直说吧,连我和士元都相形见绌。\"
随着诸葛亮将郡守府中的见闻细细道来,黄月英眸中惊讶之色愈浓。
约莫半个时辰后。
待夫君说完,黄月英嘴角扬起狡黠的弧度:\"当初夫君写信给伯兄商议过继子嗣时...\"
\"妾身力荐川儿,夫君却更属意乔儿。\"
\"如今可还有异议?\"
这番话揭开了桩隐秘往事——
**诸葛川永远想不到,他能成为诸葛亮养子,竟全赖这位\"母亲\"黄月英力荐。
入住诸葛府的首夜,诸葛川意外地辗转难眠。
失眠的缘由,实在纷繁复杂。
初到陌生之地,难免辗转难眠。
黄月英的出现,更让这复杂的母子关系成为心头重压。
蜀汉未来的变数与忧虑亦挥之不去。
诸多心事层层堆叠。
某些缘由甚至牵扯到诸葛川这个穿越者的隐秘,无从对人言说。
......
同一时刻。
江陵城东的宅邸里,也有人彻夜未眠。
不同的是。
此人失眠的根源全系于诸葛川一身。
床榻上。
魏延反复辗转,自郡守府宴席归来后始终未能安睡。
每当他合上双眼。
白日里诸葛川展现的种种便浮现眼前。
\"此子太过妖异。\"
\"仅凭片语就能推断出主公迎接的是张松,今日观张松与此子对话时的激烈反应,似乎还藏着更多秘密。\"
\"此事须立即禀明主公。\"
\"或许。\"
\"对主公的霸业有所助益,再不济......\"
\"如此少年英才,主公岂能错失。\"
思及此处,魏延目光愈发明亮,心意愈发坚定。
\"唰!\"
锦被被猛地掀开。
魏延起身对外喝道:\"备马!\"
\"有要事需立即处理。\"
片刻后。
衣衫齐整的魏延策马直奔郡守府。
......
与此同时。
刘备同样未能安寝。
自庞统、诸葛亮与诸葛川离去后,刘备再未踏入甘氏或孙氏房中歇息。
他独自 ** 书房,凝视墙上悬挂的西川与大汉全境两幅舆图,胸中激荡难平。
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他拨开逐鹿天下的迷雾,指明方向;那么今夜诸葛川的《夜半论对》,则在那方向之上,为他勾勒出一条更为明晰的道路。
这道路清晰得仿佛天下已近在咫尺。
更令他恍然惊觉:抗衡曹操非仅需联吴抗曹,尚可驱狼拒虎——那西北悍将马超,正是可对曹操龇牙的贪狼,亦是未来或可降服的\"忠犬\"。
\"诸葛氏英杰何其多也!\"刘备心中暗叹,\"先有孔明,后有伯治。幸而二人皆立志兴汉,若投他处,实不堪设想。\"
思绪流转间,他忆起与关羽、张飞的桃园之义,想起四岁幼子阿斗,又念及与诸葛川年岁相仿的关平、关兴、关索、张苞等晚辈。
这些名字在他心头闪过后,一个念头愈发清晰:当令子侄辈效法父辈,义结金兰。
他盼这些少年能如父辈般肝胆相照。待阿斗继位时,文有诸葛川为辅,武有关平诸将镇守四方。兄弟同心,纵使将来他不在了,亦无需忧虑基业难继。
此念既生,便在心中生根发芽。
夜半时分。
书房外突传脚步声。
\"主公,魏将军夤夜求见。\"
\"文长?\"刘备搁下竹简,眉峰微蹙。
\"引至书房。\"
侍从退下时,刘备顺手卷起案头舆图。
烛火摇曳间,
魏延疾步入内。
见其未着甲胄,刘备眸光微动:\"何事这般急切?\"
\"确有关隘军情。\"魏延抱拳时,甲叶铮然作响。
接下半个时辰,
魏延将白日与诸葛川对谈尽数道来。
每处细节,
皆如实陈述,不增不减。
他确信,
以主公之明,自能窥见那少年郎的不凡。
却不曾留意,
烛影下刘备嘴角频频抽动。
\"主公?\"
语至尾声,魏延忽觉有异。
\"末将可是...\"
话音未落,
刘备突然拍案大笑,惊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
刘备畅快地笑着,仿佛多年未曾这般开怀,今夜他要尽情释放这份喜悦。
笑声渐歇。
刘备收敛神色,目光落在满脸困惑的魏延身上。\"文长,你的来意我已明了。\"他温和地说道,\"你有心了。\"
话音一转。
\"不过。\"
\"伯治的才干,绝非你方才所言那般简单。\"
听到主公提及\"伯治\",魏延先是一怔——这是何人?转瞬即明:主公说的正是诸葛川。
这个认知让他瞳孔骤缩。
从白昼到酒宴,他都不曾听人用此表字称呼过诸葛川。而此刻主公却如此自然地唤着那个令他忌惮的奇才。
这......
很难不让人揣测,酒宴散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魏延虽满腹疑窦,却明智地选择了沉默。若主公愿说,自会告知;既未明言,便是事关重大,非他所能与闻。
\"原来主公早已知晓,倒是末将多虑了。\"他恭敬道,\"既如此,末将就不打扰主公歇息了。\"
说罢告退。
说来奇怪,这话出口时,魏延竟觉心头巨石陡然卸下,整个人都轻快起来。
\"文长且慢!\"
刘备忽然叫住正要离去的爱将。看着他这般模样,刘备叹道:\"看你这般,若不与你分说明白,只怕你今夜难眠。\"
\"这么说吧——\"
\"当年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时,我曾言'吾得孔明,如鱼得水'。而今日酒宴后,伯治那番谋取天下的论述,令我既叹服不已,又深感震撼。\"
\"若要形容他的才能......\"
“那是……”
喜欢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