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蹲在实验室门口,手里捏着半截燃料棒,正准备往回走。苏珊从里面探出头来,把一张纸拍在他胸口。
“看看这个。”
他低头扫了一眼,纸上画着几条线,还有几个看不懂的符号。“你又整什么?”
“最后一次测试数据。”她拽着他肩膀把他推进屋,“含水量还是不稳,烧到一半就断火。”
陈浩把燃料棒随手塞进裤兜,坐到桌边,“不是有风干架了吗?”
“晾得不够快。”苏珊指着墙角那堆刚拆下来的太阳能板,“卡尔装的加热板功率太小,阴天基本靠晒。”
娜娜站在终端前,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几下,“根据气象模型预测,未来七十二小时云层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那就等晴天?”陈浩歪头问。
“等不了。”苏珊直接打断,“地道已经开工了,设备停一次,进度就得拖半天。”
这时卡尔扛着一捆铁管进来,往地上一放,发出闷响。“我刚把推车改好了,就差燃料跟得上。”
陈浩摸了摸下巴,“要不咱们再试试别的?比如……沼气?”
娜娜立刻调出资料,“可利用有机废料发酵产气,适合夜间补能。配套系统可在四十八小时内搭建完成。”
“还能烧灯?”陈浩眼睛亮了。
“照明、保温、小型设备供电均可。”娜娜点头。
“那就干。”陈浩站起来,“白天用太阳能烘燃料,晚上烧沼气撑场子。双管齐下,谁也别想拦我们挖地道。”
苏珊看了他一眼,“你刚才还说不想干活。”
“那是昨天。”陈浩摆手,“今天我觉得特别有劲。”
卡尔笑了一声,“你是不是闻到加餐味儿了?”
“闭嘴,去搭沼气池。”陈浩踢了他一脚。
三人分头行动。苏珊带着人清理仓库角落的废弃桶罐,准备做发酵容器;卡尔和两个帮手在基地后院挖坑埋罐,接管道;陈浩则翻出一堆旧电线,想给太阳能板并联增压。
娜娜全程盯着流程,时不时提醒一句:“发酵罐需密封避光。”“烘干温度不得超过六十度。”“电力负载不能超过三安培。”
中午时分,第一组燃料棒出炉。苏珊拿去测试,激光设备启动后稳定运行了四十分钟,中途没熄火。
“行了!”她摘下手套,“这回是真的成了。”
消息传开,整个基地都动了起来。原本只安排了一个破岩点,现在前后三段同时开工。
前端用激光切割岩石,中段安装支撑架,后段渣土全靠电动推车往外运。通道里人来人往,尘土飞扬。
陈浩戴了个口罩,在入口处来回转悠。他看见娜娜在墙上挂了个拼起来的旧屏幕,上面跳着数字。
“这是啥?”
“掘进进度。”娜娜说,“实时更新,每前进一米自动计数。”
“还能这样?”陈浩凑近看,“挺像那么回事。”
“我加了个倒计时。”娜娜继续操作,“按当前速度,预计一百二十三小时后抵达出口区。”
陈浩咧嘴一笑,“宣布个事。”
他爬上一块水泥墩,扯嗓子喊:“所有人听着!每往前一百米,加一顿肉!”
底下干活的人停下动作,抬头看他。
“真的?”有人问。
“骗你们干嘛!”陈浩拍着腿,“一百米一头鸡,两百米一只羊,三百米——我请大家吃火锅!”
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几个原本歇着的工人立马抄起工具冲进地道。
苏珊走过来,抱着手臂,“你就靠这个激励士气?”
“有用就行。”陈浩耸肩,“反正肉也不贵,捡来的冻品够吃半年。”
“问题是效率。”她说,“现在三个区节奏对不上。前面挖太快,后面运不过来,材料也跟不上。”
陈浩挠头,“那你有招?”
“重新排班。”苏珊掏出本子,“三班倒,每班八小时,燃料生产不停。前线破岩组限时作业,中间支护组定点交接,运输队固定路线往返。”
“听着像流水线。”
“本来就是。”她合上本子,“只要各环节卡准时间,每天能多推进三十米。”
陈浩想了想,点头,“行,照你说的办。”
当天下午,新流程上线。燃料车间二十四小时运转,三组人轮替操作烘干、粉碎、压制。
太阳能板连上蓄电池,给夜间照明供电;沼气池产出的第一批燃气也成功点燃,点亮了地道深处的几盏灯。
夜里十一点,陈浩还在通道里溜达。他走到中段,看见卡尔正带着人焊支撑架。
“累不?”
“还行。”卡尔抹了把汗,“就是这活儿比想象中密。”
“撑住。”陈浩拍拍他肩膀,“再有个两天,就能看到明显变化。”
果然,第二天一早,进度屏上的数字跳到了四百七十六米。支撑结构全部跟进,通风管也铺到了最前端。
苏珊检查完最后一节管道,回头对陈浩说:“风速达标,氧气含量正常。”
“那就继续挖。”陈浩搓着手,“争取今天破五百。”
上午九点,激光头切穿最后一块硬岩。碎石哗啦落下,前方出现一段平整的空腔。
“通了?”有人喊。
“还没。”苏珊上前查看,“这只是个小岩洞,主通道还得往前。”
但大家已经兴奋起来。有人敲着铁管打节拍,有人吹口哨,连平时不爱说话的老李都笑了。
娜娜更新了数据,屏幕上跳出红色提示:**累计掘进突破五百米**。
陈浩抓起记号笔,冲到入口的地图前,用力画了一道横线。
“到这儿了!”
他回头大喊:“今晚加餐!鸡先煮上!”
一群人跟着起哄。卡尔举起扳手当话筒,“下面请听陈浩同志发表获奖感言!”
“滚。”陈浩笑着扔过去一个手套。
苏珊站在旁边,看着屏幕上的数字一点点上涨。她没说话,但嘴角一直没放下。
中午时分,所有工序进入正轨。燃料供应稳定,设备无故障,运输队跑出了节奏,连最累的破岩组都没人叫苦。
陈浩坐在进度屏前啃干粮,娜娜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水。
“能源系统已闭环运行。”她说,“当前储备可支持连续施工一百零七小时。”
“不错。”陈浩喝了一口,“下一步是不是该想想别的?”
“比如?”
“比如……”他咬了口饼,“咱们基地这些门啊窗的,老漏风,能不能改改?”
苏珊刚好路过,听见这话,停下脚步。
“你现在才想到?”
“之前顾不上。”陈浩嚼着饼,“现在能源稳了,总得改善下生活条件吧。”
卡尔从通道里钻出来,满身是灰,“你要改造门窗?”
“先提一嘴。”陈浩摆手,“不急。”
“不急?”卡尔瞪眼,“你昨天还说睡觉冷得缩成虾米。”
“那是夸张。”陈浩咳嗽两声。
娜娜打开终端,“建筑维护模块可用。若使用回收材料,预计成本为零。”
苏珊抱起手臂,“材料倒是够,问题是工具不足。切割机还得优先保障地道。”
“那就分时段用。”陈浩说,“白天挖地道,晚上改门窗,两不误。”
“你还想熬夜?”苏珊挑眉。
“我不是一直都在熬?”陈浩咧嘴,“我都快成夜猫子了。”
没人接话。但气氛明显变了。一种新的节奏正在形成。
下午三点,进度达到五百一十二米。支撑架每隔五米一根,整齐排列。通风管贴顶安装,电力线路沿壁布设。
陈浩站在最前端,头灯照向远处。灰尘在光束里浮动。
“照这个速度,最多五天,咱们就能打通。”
苏珊走上来,站他旁边。“别光想着通,安全措施也得跟上。”
“明白。”陈浩点头,“出口伪装、陷阱布置,一样不能少。”
娜娜在终端上标记了几个点,“建议在最后五十米增设双重闸门结构,防止外部侵入。”
“听着像银行金库。”陈浩笑。
“目标是一样的。”娜娜说,“保护内部安全。”
他们原地讨论了一会儿,决定从明天开始,在推进的同时预埋闸门框架。
太阳落山前,第一批热腾腾的炖鸡端上了桌。工人们围在一起吃饭,笑声不断。
陈浩啃着鸡腿,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问:“咱们这燃料,除了挖地道,还能干点别的不?”
苏珊看了他一眼,“你想干嘛?”
“比如……”他咽下一口肉,“搞个暖风机?冬天太难熬了。”
卡尔立刻响应:“我能改!就用废弃空调芯加风扇就行!”
“加个定时开关。”娜娜补充,“用电磁继电器控制启停。”
“你们一个个的,怎么比我还积极?”陈浩愣住。
“因为你提了个好问题。”苏珊夹了块鸡肉,“而且——我们现在终于有余力想这些了。”
陈浩怔了一下,低头笑了笑。
饭后,他独自回到实验室。燃料生产线还在运转,压模机嗡嗡作响。
他拿起一根刚做好的燃料棒,放在掌心看了看,然后放进储箱。
箱子里,燃料棒整整齐齐码成一排。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