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平的背影被拥挤的人群吞没,张宇透过车窗望着消失的方向,对面驶过的火车遮挡住了视线,随着火车汽笛声渐渐远去。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矿泉水,瓶身还带着手心的余温。
“以后……”
这个词第一次在他心里变得沉重。
以前,他觉得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干什么都行,只要能赚钱,日子就能过下去。他一直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上不上大学,以后都得打工,而打工看的就是谁有本事、谁肯吃苦。可陈秋平说的话,像钉子一样钉进了他的脑子——文凭高的人,干的活轻松,工资还高;没文凭的人,只能靠力气,而且还是廉价的力气。
张宇的眉头拧得很紧。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能一直活在一个自以为是的误区里。
他缓缓收回目光,看着刚上车的人来人往。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有的提着公文包,有的背着鼓鼓的行囊,有的一脸疲惫,有的神采飞扬。他忽然觉得,这些人就像在一条长长的跑道上,有人已经跑到了前面,有人还在起点徘徊,而自己……好像已经被落下了。
就在这时,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提着工具箱走了过来,在他对面座位上坐下,长舒了一口气。大叔皮肤黝黑,脸上刻着岁月的皱纹,手上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机油痕迹。
“小伙子,你好,一个人啊?”大叔看着张宇问道,声音带着一点沙哑。
张宇点点头:“嗯,是的。”
大叔笑了笑,把工具箱放在脚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饼干,向张宇递了过去,“来,吃点”。
张宇摆摆手:“我不吃了,我刚吃过饭。”
大叔自己吃了起来,吃了几片饼干后,缓缓的说道,“我啊,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厂里的机器坏了,去帮忙修了半个月。”
张宇点点头,没接话。
大叔似乎对张宇的情况有所猜测,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张宇内心的忧虑,于是继续说道:“看你年纪轻轻的,不像是那种在社会上混日子的青年,反倒更像个学生呢。”
张宇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他无奈地回答道:“嗯,您说得没错,我确实曾经是个学生,但现在应该不算了。”他的声音略微低沉,透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苦涩。
大叔显然有些惊讶,他稍稍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似乎明白了张宇话中的含义。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是不是考试没考好啊?”
张宇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内心深处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挣扎。他犹豫着是否要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这位陌生的大叔。然而,最终他还是决定坦诚相告,因为他实在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
“高二高三那两年,我沉迷于网吧,整天都在打游戏,完全忽略了学业。等到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甚至都不敢去正面面对父母,因为我知道自己让他们失望了。而且,我们村里那些人特别爱嚼舌根,我实在害怕听到他们的冷嘲热讽。所以,我瞒着爸妈偷偷跑出来,打算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张宇的话语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大叔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惋惜,又像是回忆起了什么。
“我年轻的时候,也差不多。”大叔忽然说道,“那会儿家里穷,我读到初中就出来学手艺了。那时候觉得,早点挣钱才是正事,念书有什么用?可后来才发现,有些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张宇抬起头,看着大叔。
“我二十岁进了工厂,一开始是学徒,跟着师傅学修机器。那时候觉得,只要肯学,总有一天能熬出来。可你猜怎么着?十几年后,厂里来了一批大学生,学机械的,刚毕业,工资就比我高一大截,还干的是办公室的活。我那时候才明白,文凭不仅是一块敲门砖,它还决定了你站在哪个起点上。”
张宇皱了皱眉:“可我觉得,有本事的人不怕没文凭。”
“本事当然重要,”大叔点点头,“但你得明白,社会上大多数人没那么多时间去了解你的本事。招聘的人看什么?第一眼看的就是文凭。就像你去商店买东西,包装好看的,总是先被拿起来看一眼。至于里面好不好,那是后话。”
张宇沉默了。大叔的话很直白,却让他无法反驳。
“我四十岁那年,厂里裁人,我差点被裁掉。为什么?因为比我年轻、文凭高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学得快,懂的新东西也多。我虽然有经验,但新技术更新太快,我有时候跟不上。后来我花了两年时间自学,才勉强保住了位置。可你知道吗?如果我年轻时能多读几年书,也许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大叔收了饼干,重新装回了包里,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小伙子,你现在才十八九岁吧?这个年纪,就应该在大学里。不是说打工不好,而是你还没到该打工的时候。你父母让你读书,不是为了让你以后能炫耀,而是希望你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张宇的心里像被什么触动了一下。他想起父母每次打电话时的语气,虽然嘴上说“考不好也没关系”,但他听得出那份隐藏的期望。
“我怕他们失望。”张宇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仿佛这句话有千斤重,让他难以启齿。
大叔见状,微微一笑,安慰道:“失望只是暂时的,孩子。人生路上,谁没有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呢?但如果你因为一时的困境就选择放弃,那你的父母将会遗憾一辈子。”
他顿了顿,接着说:“我见过太多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读书,哪怕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你知道吗?我父亲在去世前,还念念不忘地说,如果我当年能多读点书就好了。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他并不是责怪我没有出息,而是替我感到惋惜啊。”
张宇听着大叔的话,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拧着矿泉水瓶,似乎想要把内心的不安和纠结都拧进这小小的瓶子里。
大叔继续说道:“人生啊,就像一条河,年轻时是上游,水急,你有冲劲,能往很多方向流。可越往下游,河道就越窄,你想回头,就难了。现在你还有机会改道,等再过几年,你就只能顺着原来的方向走下去了。”
“可我已经错过了一次高考。”张宇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迷茫。
“错过一次,不代表一辈子都错过。”大叔的语气坚定,“你可以回去复读,或者找别的途径上大学。办法总比困难多,就看你愿不愿意去试。你要记住,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将来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但你才十八九岁,这个年纪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你现在打工,可能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可十年后呢?你还是在干同样的活,而那些读过大学的人,可能已经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比你高几倍的工资。”
张宇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还真的还能来得及吗?”
“怎么来不及?”大叔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我四十岁还在学习呢!你现在这么年轻,记忆力、精力都比我那时好得多。复读一年,哪怕两年,又算得了什么?你要记住,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现在多花几年时间读书,将来你会少走十几年的弯路。”
张宇沉默了。大叔的话像一把锤子,不断敲击着他的内心。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大叔继续说道,“我有个侄子,跟你差不多大,也是高考没考好。他当时也想出来打工,可他父母坚持让他复读。结果第二年他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现在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一个月工资抵得上我三个月的。你说,这就是差距啊。”
张宇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他想起了陈秋平在火车上对他说的话:“你还年轻,还有机会。”
“大叔,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我怕自己复读了也考不上,那时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让父母失望。”张宇说出了自己最大的担忧。
大叔叹了口气:“孩子,没有谁能保证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你连试都不敢试,那你就永远不会成功。你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努力的意义。就算最后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你这一年学到的知识,也会让你终身受益。”
张宇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还有啊,”大叔突然笑了笑,“你以为你父母会因为你复读一年而责怪你吗?恰恰相反,他们会为你的决定感到骄傲。因为这说明你长大了,懂得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了。”
张宇的眼眶有些湿润。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父亲为了给他交学费,常年在外务工,省吃俭用的,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去田里干活,晚上还要给自己做饭做家务。父母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留给了他。而他却因为沉迷游戏,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张宇凝视着眼前的大叔,心中那道一直紧绷的结,仿佛在这一刻有了些许松动。他的脑海中突然又闪现出陈秋平在火车上对他说过的那句话:“你还年轻,还有机会。”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张宇心头的阴霾。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过于纠结和焦虑,而忽略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可能性等待着他去探索。
张宇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动作显得有些庄重,仿佛这个决定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直起身子,目光落在大叔身上,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郑重地说道:“大叔,谢谢您。”
大叔见状,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他摆了摆手,示意张宇不必如此客气。“别让自己后悔,孩子,我看你跟我孩子年纪差不多,就是不想让你走入误区。”大叔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了,父母的期望,并不是压力,而是他们对你深深的爱啊。”
张宇聆听着大叔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明白,大叔是在告诉他,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而迷失了自己,要学会正视父母的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张宇用力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也许,这就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一个重新审视自我、规划人生道路的契机。
喜欢梦醒来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梦醒来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