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长河裹挟着岁月的泥沙,无声前行。当林家人从失去至亲的悲恸中逐渐走出,将那份沉甸甸的“薪火”珍藏于心,试图在新的生活中寻找平衡与前进方向时,他们身处的世界,正以一种近乎狂暴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肉眼可见的剧变。日历翻到了2013年,继而滑向2014年。
又一个春节来临。相较于几年前金融危机时的阴霾与世博会时的盛大,这个春节似乎回归了某种传统的家庭氛围,却又在细节处透露出截然不同的时代气息。林向洋和陈静带着林帆回到了江城的祖宅,与母亲周文瑾一起过年。林雪和徐航也从北京赶了回来。林卫东因西北基地有重要任务,未能返乡,但通过视频电话与家人进行了短暂的“云团聚”。家中似乎少了顶梁柱林瀚章的身影,显得有些空落,但三代同堂,总算增添了几分久违的热闹。
然而,一种微妙的变化在看似温馨的团聚场景下悄然弥漫。
客厅里,电视里播放着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周文瑾老人坐在主位的沙发上,看着节目,偶尔和身边的陈静低声聊几句家常。但更多的声音,并非来自电视或交谈,而是一种细碎的、不间断的“嗡嗡”声和手指触碰屏幕的“嗒嗒”声。
来源是年轻一代。
刚刚步入青少年时期的林帆,几乎机不离手。他蜷在客厅角落的单人沙发里,脑袋低垂,手指在智能手机屏幕上飞快地滑动、点击,神情专注,时而嘴角微扬,发出轻微的“噗嗤”笑声。那小小的、发光的屏幕,仿佛一个具有无限引力的黑洞,牢牢吸走了他所有的注意力。
“小帆,别老盯着手机看,对眼睛不好!”陈静忍不住出声提醒,语气带着母亲的关切和一丝无奈。类似的提醒,在这个假期里已经重复了无数次。
林帆“嗯”了一声,头也不抬,手指依旧不停。
另一边,林雪和徐航虽然不像林帆那样沉迷,但也时不时地拿出手机,查看信息,或者快速回复着什么。他们的手机界面不再是简单的通话和短信,而是充满了各种颜色鲜艳、图标各异的应用程序(App)。
这种景象,让经历了实业艰难、崇尚务实和面对面交流的林向洋,看在眼里,烦在心头。他刚刚经历了一场传统行业的寒冬,靠着扎实的货物和人情往来勉强稳住阵脚,对于这种虚拟的、指尖上的世界,本能地感到一种隔阂与不信任。
终于,在林帆又一次因为手机里某个搞笑短视频而笑出声时,林向洋皱紧了眉头,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悦:
“我说小帆,还有你们俩,”他目光扫过林雪和徐航,“一天到晚抱着个手机,像什么样子!过年一家人聚在一起,说说话不好吗?那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能当饭吃?”
他的语气带着长辈固有的权威感和对新生事物的排斥。在他看来,这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玩物丧志”。
林帆抬起头,有些不服气,但又不敢直接顶撞父亲,嘟囔道:“爸,我在跟同学拜年呢……而且,我在用手机干正事。”
“正事?什么正事?”林向洋挑眉。
“刚才奶奶说想喝街口那家的鲜榨豆浆,我已经用手机叫了外卖,半小时就能送到。”林帆晃了晃手机,语气带着点小得意,“还有,昨天我们去市中心,我也是用手机打的车,比在路边招手快多了,还不用带现金。”
林向洋愣了一下,叫外卖?打车?不用现金?这些他熟悉的事情,似乎以一种他不太理解的方式被完成了。
这时,林雪笑着放下手机,开口替弟弟解围,也试图向小叔解释这个他已然有些陌生的新世界:“小叔,您先别急着下结论。小帆他们这代人和我们不一样了。这可不是简单的‘玩物丧志’。”
她拿起自己的手机,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这叫移动互联网。它正在深刻地改变一切,而且速度超乎想象。”
她点开一个绿色的、带有白色对话气泡图标的App(微信):“你看,我们现在拜年,不再只是打电话或者串门,很多朋友同事都是通过这个发信息、发语音,甚至群发祝福。社交方式变了。”
接着,她又点开一个蓝色背景、有个“支”字图案的App(支付宝),以及一个绿色背景、有个微信图标但带有钱包功能的界面(微信支付)。“更重要的是这个,移动支付。现在出门,很多年轻人都不带钱包了,买东西、吃饭,甚至菜市场买菜,都可以用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她指着屏幕上一个个黑白相间的小方块,“直接付款,钱瞬间就从我的账户转到对方账户,方便快捷,还不用找零,不怕假钞。”
林向洋听得有些将信将疑,这听起来太过于“虚幻”了。钱怎么能放在手机里?扫一下那个小方块就行?
“这……安全吗?钱放在手机里,丢了怎么办?”
“有密码,有指纹验证,甚至还有人脸识别,安全性其实比揣着一沓现金在身上更高。”徐航在一旁补充道,“而且,中国在移动支付这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可能比国外很多发达国家走得还要快。”
“比国外还快?”林向洋更加惊讶了。在他以往的认知里,很多高科技都是国外先有,国内再跟进模仿。
“是啊,”林雪肯定地点点头,“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社交应用和移动支付领域,中国的创新和应用场景的丰富性,已经让很多外国人都感到吃惊了。这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
为了让小叔有更直观的感受,林雪提议:“小叔,我给您演示一下。小帆,过来,我给你发个红包。”
林帆一听有红包,立刻笑嘻嘻地凑了过来,熟练地打开自己的微信,点开了“收付款”界面,展示出一个二维码。
林雪用她的手机摄像头对准林帆手机上的二维码,“嘀”的一声轻响,屏幕上立刻弹出转账金额界面。她输入一个吉利的数字,输入支付密码,几乎就在她按下确认键的同一瞬间——
“微信支付到账,xx元!” 林帆的手机清晰地传出一个悦耳的女声提示音!
整个过程,不到十秒钟!没有实物红包,没有现金交接,只有两声清脆的提示音和屏幕上的数字变化。
林向洋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他亲眼看着侄女用手机对着儿子手机上的一个奇怪图案“照”了一下,然后儿子的手机就“喊”出收到了钱!这简直如同魔术!
“这……这就……完了?”他指着林帆的手机,语气有些结巴。
“完了啊。”林帆美滋滋地看着自己电子钱包里增加的数字,“爸,你看,多方便!这就是我的‘压岁钱’啦!”
陈静也在一旁说道:“向洋,现在很多地方确实都这样了。我们公司楼下的食堂,前段时间也开通了手机支付,好多年轻人都不带饭卡了。”
林向洋沉默了。他重新坐回沙发,目光有些茫然地看着孩子们手中那些闪烁着信息的屏幕,看着母亲周文瑾虽然不太明白但依旧慈祥的笑容,再回想自己为了公司周转,抱着现金、开着支票、陪着笑脸去求人贷款的艰辛……一种强烈的、被时代浪潮抛在身后的感觉,前所未有的清晰。
他意识到,女儿林雪说得对。这不仅仅是个通讯工具或者娱乐设备,这是一场正在发生的、席卷一切的革命。它改变了支付方式,改变了信息获取渠道,改变了社交模式,甚至正在重塑商业的形态。他那个依靠实体货物、传统渠道和人脉关系的世界,正在被这个“指尖上的中国”快速渗透和颠覆。
数字浪潮,早已无声无息地浸润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接不接受,它都已经在那里,并且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这片古老土地的脉搏与呼吸。对于像林向洋这样的传统企业家而言,这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或许隐藏着涅盘重生的机遇。他需要时间,去消化,去理解,去思考如何让自家的“薪火”,在这片全新的数字原野上,找到燃烧的方式。
而此刻,他只是深深地感到,世界的变化,真的太快了。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江奔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