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夫特的直接试探无功而返,反而让卡特更加确信陈晓和“远航”有问题。一个过于“干净”和“完美”的目标,在情报领域往往意味着更深层次的伪装。他决定改变策略,放弃正面强攻,转向寻找内部突破口。
“‘远航’结构严密,核心层铁板一块。”卡特在兰利的办公室里,对克罗夫特和几名核心团队成员分析,“但从几次科学家‘消失’的案例看,行动涉及复杂的资金调度、文件伪造和物流安排。不可能所有环节都由最高层亲自执行。总会有外围人员,接触到一些碎片信息。”
他的目光投向人员名单上一个不起眼的名字——汤姆·李,“远航”纽约总部财务部的一名中级助理,美籍华裔,负责处理部分与国际基金和离岸公司相关的资金流水。汤姆工作勤恳,但性格略显软弱,近期因其母亲罹患重病,面临巨大的医疗费用压力。
“压力,金钱,身份认同的迷茫……完美的突破口。”卡特手指点了点汤姆的照片,“从他入手。尝试策反。不需要他知道全部计划,只要他能提供一些异常资金流向的线索,或者指认某些关键文件经手人,我们就能顺藤摸瓜,申请搜查令,甚至以‘配合调查’名义传唤陈晓!”
“污点证人”计划悄然启动。
……
纽约,“远航”总部。
大卫·科尔的“幽灵”网络,其功能远不止对外情报搜集。在陈晓的授意下,“远航”内部,尤其是涉及敏感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同样处于一套严密的内部监控体系之下。这套体系源于oSS的反间谍手册,结合了商业公司的管理流程,隐蔽而高效。
当汤姆·李因为母亲的病情,第三次向公司申请预支薪水和寻求法律援助时,内部监控系统的警报就被触发了。并非因为他寻求帮助,而是科尔团队注意到,几乎在同一时间,有不明身份的人员开始在其住所附近出现,并试图通过其邻居“偶然”打听他的近况。
“目标可能被外部势力盯上。动机:经济压力与家庭困境。”科尔将一份简报警告放在陈晓桌上。
陈晓看着汤姆的资料,眼神锐利。汤姆确实接触不到“归巢计划”的核心,但他经手的部分资金,确实流向了那些用于掩护科学家撤离的欧洲空壳公司和“咨询项目”。
“卡特动手了,想从内部瓦解我们。”陈晓冷笑,“想法不错,可惜找错了人,也低估了我们的内部管控。”
“要立刻控制住汤姆吗?”米勒语气冰冷,意思明确。
“不。”陈晓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将计就计。他们想要‘污点证人’,我们就给他们一个……充满漏洞的‘证人’。”
一个精妙的反陷阱开始布置。
科尔团队迅速行动。他们并没有直接接触汤姆,而是通过公司正规的人力资源和员工关怀渠道,快速批准了汤姆的预支薪水请求,并联系了合作的律师事务所,为其母亲提供法律和医疗资源咨询。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汤姆的情绪,也赢得了他的感激。
同时,科尔手下的心理分析专家,通过汤姆的日常工作接触和监控,精准把握了他的性格弱点:谨慎但不够坚定,渴望安全感,在压力下容易被人引导。
几天后,如同预料的那样,汤姆在下班途中被两名自称是“联邦金融犯罪调查机构”的人“礼貌”地请去“喝咖啡”。在一间安全的房间里,克罗夫特亲自出面,没有暴露cIA身份,而是以调查“国际洗钱和非法资金转移”的名义,对汤姆进行问询。
他们先是施加心理压力,暗示汤姆经手的部分资金可能涉及违法活动,他本人可能面临起诉。在汤姆惊慌失措时,又抛出“诱饵”,表示如果他愿意配合调查,指认上级或提供关键信息,不仅可以免于起诉,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证人保护资金”,用于支付他母亲的医疗费用。
汤姆的心理防线在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下开始动摇。他确实记得一些异常的资金指令,指向几个欧洲公司,用途模糊。在克罗夫特的引导下,他结结巴巴地提供了一些碎片信息,并暗示他的部门主管,财务总监怀斯先生,可能知晓更多内情。
克罗夫特心中暗喜,感觉找到了突破口。他们让汤姆签署了一份初步的证词记录,并约定下次会面时间,要求他尝试复制一些相关的内部文件。
汤姆心神不宁地回到公司。他并不知道,他与克罗夫特会面的整个过程,包括谈话内容通过他身上的微型窃听器,都已实时传回科尔那里。
“鱼咬钩了,但咬的是我们特制的‘假饵’。”科尔向陈晓汇报。
陈晓下令:“收网。”
在下次汤姆与克罗夫特约定会面的前一天,由“远航”内部审计部门发起了一次“常规的、突击性的财务流程合规检查”。检查重点,恰好就是汤姆负责的、涉及国际资金调拨的环节。
在检查中,审计人员“意外”发现,汤姆之前提及的那几笔指向欧洲的“异常”资金流,其最终审批链条中,包含了一份由汤姆自己经手、但当时因“系统延迟”未能及时附上的补充文件。这份文件清晰地表明,这些资金是用于支付一批运往欧洲的“特种工业传感器”的货款,合同编号、商品清单、收货方信息一应俱全,完全合法合规。而所谓的“用途模糊”,只是因为汤姆自己漏掉了这份关键附件。
更绝的是,审计人员还“发现”,汤姆在不久前的一次操作中,犯了一个细微但关键的录入错误,将一笔正常业务的收款方账号,错填成了其中一个被克罗夫特关注的欧洲公司账号,导致资金被短暂退回,需要重新处理。这个错误,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那个欧洲公司的账户会出现在看似不相关的流水记录中。
汤姆面对这些“铁证”,目瞪口呆,百口莫辩。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向“调查人员”提供的所谓“线索”,完全是基于自己的工作失误和信息缺失!
当汤姆再次与克罗夫特会面时,他不再是那个忐忑但怀有希望的“线人”,而是一个因为工作失误即将被公司内部审查、惊慌失措的普通职员。他语无伦次地向克罗夫特解释“新发现”的情况,拼命证明自己的“清白”,并对自己之前提供的“不实信息”表示道歉。
克罗夫特看着手中那份由汤姆“偷偷”带出来的、证明资金清白的内部审计文件副本,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精心策划的策反行动,得到的竟然是一个因为自身工作失误而制造出的“乌龙”证人和一堆毫无价值的“证据”。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远航”故意设下的圈套,用来戏弄和误导他。
这次会面在汤姆的哭诉和克罗夫特的强忍怒火中不欢而散。
“行动失败了。”克罗夫特向卡特汇报,语气沉重,“目标人物提供的信息存在重大瑕疵,甚至可能反过来证明了对方资金的合法性。我们被耍了。”
卡特听着汇报,脸色铁青。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陈晓的反击。如此迅速、精准、狠辣,直接利用他们选定的“污点证人”,反过来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陈晓……”卡特放下电话,望向窗外,眼神冰冷而锐利,“你果然不简单。”
他知道,这次失败意味着短期内很难再找到类似的内部突破口。陈晓和他的“远航”,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但他内心的怀疑和决心,也变得更加坚定。这个对手,必须不惜代价挖出来!
而在“远航”总部,陈晓看着内部审查报告和汤姆签署的悔过书——保证绝不泄露公司任何信息,眼神平静。
“处理掉这个动摇者,调离敏感岗位,监控使用。”他淡淡地对科尔说,“另外,给卡特先生……送一份小礼物。”
不久后,卡特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一本精装版的《商业审计与合规流程》,扉页上用打印字体写着:“专业建议:下次寻找线人前,建议先核查其KpI和工作失误记录。——一位好心的市场竞争对手。”
卡特看着这本书,气得差点把牙咬碎。
cIA的“污点证人”陷阱,不仅彻底失败,还成了对方嘲讽的笑料。但卡特知道,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喜欢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