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姜小伍准备和糜竺之妹结婚,不过小伍转念一想汉献帝还未救出,即便成婚有了糜家扶持,深处乱世,朝不保夕,还是先帮汉献帝定下大本营和安定天下大计再说于是告别糜竺,成婚之时待我功成名就之日再来与你夫妻团聚,到时候也让皇帝封你当个将军夫人。说完带着糜竺给的钱财包裹金银细软马匹等物想办法混进皇宫。之前糜竺之妹见到姜小伍惊为天人,又救了自己的哥哥。因为之前姜小伍用系统美颜功能给自己变帅了几分虽然不比潘安,但也差不多少,长的那叫一个唇红齿白。用现代话说,就是一个小白脸。发誓此生非姜小伍不嫁,就练糜芳都说自己妹妹能嫁给给小伍乃是天作之合。想把所有家产都献给姜小伍干一番大业,自己到时候也是从龙之臣,小伍道:现在我要进宫解救汉献帝你们糜家可派人接应。到时候大家都有天大功劳。封妻荫子,加官晋爵。享尽齐人之福,我先去宫里帮汉献帝出谋划策,让他脱离董卓的魔爪,糜夫人怕小伍到时候忘了自己当晚就和姜小伍有了肌肤之亲,定下媒妁之言,临别之际,哭成了泪人盼望君早日迎娶自己。小伍安慰道,夫人,大丈夫当功成名就立不世之功,方能在这乱世为你遮风挡雨,等我有了从龙之功,再来娶你不迟。到时候陛下定不会忘了你们糜家的相救之恩,于是糜竺让家手下安排饭菜盛情款待姜小伍,好酒好肉齐上,吃完饭菜大家一一告别,小伍吃饱喝足于是快马加鞭连夜赶路前往洛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月之后
公元189年,洛阳。
血腥味与焦糊味混杂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这座曾经辉煌的都城。董卓的西凉铁骑踏碎了京城的繁华,废立皇帝的闹剧刚刚落幕,年幼的汉献帝刘协,就像一只被拔了牙的囚鸟,被锁在了深宫之中。
我叫姜小伍,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打工人,此刻正穿着一身破旧的百姓服饰,蜷缩在皇宫角落的厨房里,浑身发抖因为天冷。三天前,我还在电子厂附近的图书馆里为一篇关于汉献帝的小说不服不忿,这个汉献帝真没本事,下一秒,一道刺眼的白光后,我就成了这个叫“姜小伍”的一个厨子,正被管事太监看见,只因他他发现我的菜和其他人做的有天壤之别,而且色香味俱全,就招我进宫里给汉献帝做饭。我正愁怎么接近汉献帝,这可真是困了有人送枕头。幸运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混乱让我当上了皇帝眼前的工人。不幸的是,这皇帝没有实权是个傀儡。不过也在我意料之中,系统任务告诉我解救了他就能终结这乱世,自己也能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种东西和资源,不过我现在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一场改天换地的故事由此展开,从此三国世界由我来改写。
“陛下……陛下还只是个孩子……”我喃喃自语,脑中浮现出史书上对刘协的描述:聪慧有余,但刚断不足,一生皆为傀儡,最终以“山阳公”的身份善终,可那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却在他手中彻底倾覆。
不,不应该这样。
我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我拥有超越这个时代一千八百年的知识,而且还有想啥来啥系统,我知道谁是英雄,谁是国贼,我知道未来的每一个转折点。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我的目标,不是成为又一个曹操或司马懿,而是要扶起那条被囚禁的真龙,让他真正地君临天下!这样我就能痛快的吃喝玩乐了。
第一步,活下去,并接近他。
机会很快就来了。宫中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尤其是伺候新帝刘协的宫人,更是被董卓的人严密监视,稍有不慎便是杀身之祸。我利用自己对宫廷布局的了解(从史书和影视剧中得来),偷偷摸到了刘协居住的嘉德殿外。
殿外守卫的是两眼凶光的西凉兵,他们粗鲁地盘查着每一个进出的人。我低着头,端着一盒子饭菜,学着其他厨师的样子,碎步挪了过去。
“站住!干什么的?”一个士兵用长戟拦住了我。
我心脏狂跳,但脸上却装出惶恐至极的样子,结结巴巴地说:“军……军爷,小的……是奉命来伺候陛下饮食的……”
那士兵用戟尖挑起我的下巴,浑浊的眼睛在我脸上扫来扫去,似乎在寻找破绽。我强迫自己与他对视,眼中只有恐惧和麻木——这是这个时代小人物最该有的表情。
“哼,进去吧!要是敢耍花样,老子把你脑袋拧下来当球踢!”他骂骂咧咧地收回了长戟。
我长舒一口气,端着饭菜,迈进了那决定我命运,也或许能决定这个帝国命运的大门。
殿内光线昏暗,奢华的陈设蒙上了一层灰尘,透着一股死气。一个身形瘦小的男孩正坐在榻上,他穿着龙袍,却显得空空荡荡。他不过八九岁的年纪,面容清秀,但那双本该清澈的眸子里,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警惕和忧郁。
他就是刘协,大汉最后的天子。
周围的宫女太监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我走到他面前,跪下,将饭菜放在一边,轻声道:“陛下,请用膳。”
刘协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我。那目光不像一个孩子,倒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幼兽,审视着每一个靠近的生物。
“你是新来的?”他开口了,声音稚嫩,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是,陛下,在下姜小伍,今日刚调来伺候陛下饮食。”我依旧低着头。
“抬起头来。”
我依言抬头,与他对视。在他的目光下,我感觉自己所有的秘密都无所遁形。
“你的眼睛,和别人不一样。”他轻声说,“他们眼里只有恐惧,而你的恐惧里,好像还藏着别的东西。”
我心中一凛,知道这个少年天子远比史书上描述的更敏感。我必须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答案。
我再次叩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陛下,臣藏着的,是希望。”
“希望?”刘协的嘴角勾起一抹讥讽,“在这宫里,希望是最廉价的东西。”
“不,”我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臣的希望,不在宫里,而在陛下身上。奴才相信,龙,终究是龙,困于浅滩,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乘风破浪,重归大海。”
刘协的身体猛地一震,他死死地盯着我,眼神从震惊、怀疑,慢慢变成了一丝微光。他挥了挥手,示意周围的人都退下。
大殿里只剩下我们两人。
“你到底是谁?”他厉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一个希望陛下能成为真正皇帝的人。”我沉声道,“陛下,您知道董卓为何要立您为帝吗?”
“因为年幼,好控制。”刘协咬着牙说。
“不止如此。”我摇了摇头,“因为您比刘辩聪明。董卓觉得,一个聪明的傀儡,比一个愚蠢的傀儡更能让他名正言顺地掌控朝政。但他错了,聪明,是帝王最大的资本。”
我顿了顿,抛出了我的投名状:“陛下,不出三日,司空张温会因与董卓政见不合,被董卓在朝堂之上无故杖杀。此事,将成为董卓独揽大权,清除异己的开始。”
刘协瞳孔骤缩。这件事,连他自己都只是隐约感觉到朝中暗流涌动,眼前这个小厨子,如何能说得如此笃定?
“你……你怎么知道?”
“陛下不必问我是如何知道的,”我诚恳地看着他,“您只需要知道,从今天起,姜小伍将是您的眼睛,您的耳朵,是您手中最锋利,也最隐蔽的一把刀。到时候我只要陛下给我高官厚禄,还要封妻荫子,到时候功成名就之后告老还乡,我还要一个机会,一个辅佐陛下重振大汉雄风的机会!”
我深深的鞠了三次躬,额头紧张到冒出冰冷的汗水,发出不怒自威的底气。
大殿里一片死寂。许久,我听到刘协长长地叹息了一声,那叹息里有无奈,有悲凉,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起来吧,小伍。”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多了一丝威严,“从今天起,你就是朕的贴身谒者。朕倒要看看,你说的希望,究竟是什么。”
我缓缓起身,知道我已经成功地在这潭死水中,投下了一颗石子。而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掀起滔天巨浪。
三日后,朝堂之上,董卓果然以“议事不力,通敌叛国”的莫须有罪名,当庭将德高望重的司空张温活活打死。百官噤若寒蝉,而刘协坐在龙椅上,小手在宽大的袖袍里紧紧攥成了拳头,只有他自己知道,当姜小伍早上的密报传来时,他的内心是何等的震撼。
这个叫姜小伍的少年,仿佛能洞悉未来。
从那天起,我开始利用我的“先知”能力,为刘协编织一张无形的大网。
我知道董卓残暴,但更知道他生性多疑,且极度信任自己的谋士李儒和心腹吕布。我的第一步,就是离间他们。
我向刘协献策,让他以“表彰”为名,赏赐吕布一匹绝世宝马。当然,不是赤兔,那还没出现。我让刘协将宫中一匹神骏的“照夜玉狮子”赐予吕布,并亲笔书写一封嘉奖信,信中极尽赞美之词,称其为“大汉的万里长城”。
同时,我又让刘协“无意”中在董卓面前提起此事,并装出少年心性,羡慕地说:“奉先将军真乃英雄,得此良驹,如虎添翼。相国(董卓)有此猛将,何愁天下不定?”
董卓听了,果然面露得意之色,但心中却已埋下了一根刺。吕布勇则勇矣,却无谋,最是贪慕虚荣。皇帝的亲自嘉奖,足以让他飘飘然。而董卓生性猜忌,最怕的就是手下功高震主,不听号令。
接着,我开始对付李儒。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心狠手辣。对付他,不能用离间计,而要用“阳谋”。
我“预测”了并州地区的一次小规模旱灾,并让刘协以皇帝的名义,下旨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这道旨意必然会送到李儒案前,由他来处理。我料定李儒为了收买人心,巩固董卓在并州的势力,会同意放粮。
然而,我早已通过一个被我策反的、在司徒王允府上当差的小太监,将一份“假”的并州地图送到了王允手中。地图上,将旱灾最严重的区域,标成了风调雨顺的富庶之地。
王允本就痛恨董卓,拿到这份“证据”后,立刻联合朝中清流官员,上奏弹劾李儒,称他“假公济私,将朝廷赈灾的粮食,运往自己的家乡,中饱私囊,致使真正受灾的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董卓本就多疑,看到这份有图有真相的弹劾,再加上李儒之前确实主张过将粮食优先运往西凉旧部,顿时勃然大怒。虽然最后查无实据,但李儒在董卓心中的分量,已然大打折扣。
我就像一个幽灵,在暗处拨动着命运的琴弦。我让刘协在董卓面前表现得愈发懦弱无能,沉迷于书画,甚至在董卓面前摔碎了自己心爱的砚台,吓得痛哭流涕,以此麻痹董卓。
而在无人之处,我会和刘协一起,在沙盘上推演天下大势。
“姜小伍,你看,袁绍在河北,袁术在淮南,刘表在荆州,孙策在江东……他们都是汉臣,为何却各怀鬼胎,拥兵自重?”刘协指着沙盘,眼中满是困惑。
“陛下,因为他们不相信大汉了。”我回答道,“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被权臣架空的皇帝,一个摇摇欲坠的朝廷。所以,他们要自己掌握力量。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指责他们,而是要让他们看到,陛下您,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
“可朕手中无兵无权,如何让他们看到?”
“借势。”我指着沙盘上的一个点,“董卓的暴政,就是最大的势。天下英雄,人人欲杀之而后快。我们只需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将所有反董力量联合起来的时机。”
我所说的时机,就是司徒王允的“连环计”。
我知道王允正在为此事苦恼,因为他找不到一个能完美执行计划的“棋子”。貂蝉有,但缺少一个能将计策传递出去,并确保万无一失的人。
于是,我通过那个小太监,向王允传递了一句话:“欲破董贼,需借奉先之手;欲动奉先,需用凤仪之情。”
王允是何等聪明之人,一点就透。他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也知道了宫中有一位高人在辅佐陛下。他开始暗中与我联络,我们共同完善了这个惊天动地的计划。
我负责在宫中制造机会,让吕布能“偶遇”貂蝉,并利用我对吕布性格的了解,指点王允如何一步步将他引入情网。我告诉王允,对付吕布,不能只用美人计,还要用“英雄”计。要让吕布觉得,杀死董卓,不是背叛,而是“为国除害”的义举,是成为天下英雄的垫脚石。
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公元192年,那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夜晚终于来临。
董卓入宫,准备接受皇帝的“禅让”。我站在刘协身后,手心全是汗。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年,刘协已经十二岁,身形长高了许多,眉宇间也多了几分英气。他看着我,眼神坚定。
“小伍,成败在此一举。”
“陛下放心,万无一失。”
当董卓大摇大摆地走进殿门,埋伏在两侧的武士一拥而上。董卓大惊失色,高呼:“奉先何在!”
话音未落,他最信任的义子吕布,手持方天画戟,从殿后转出,眼中满是杀意。
“奉先,你……”董卓不敢置信。
“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吕布一声怒吼,一戟刺穿了董卓的胸膛。
一代权臣,就此毙命。
殿外,李儒等人也被王允早已安排好的士兵斩杀。消息传出,整个洛阳沸腾了。百姓们欢呼雀跃,高呼“万岁”。
刘协走下龙椅,来到殿外,看着欢呼的军民,眼中泛起了泪光。他转过头,看着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我躬身一拜,微笑道:“陛下,浅滩之龙,终于可以入海了。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是的,董卓死了,但他的西凉军还在。李傕、郭汜等人正在率兵反扑。而关东的那些诸侯,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染指中央权力的机会。
大汉的复兴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险。而我,姜小伍,将作为皇帝最忠诚的舵手,在这片惊涛骇浪中,为他指引方向。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汉末的余晖,必将因我们而重放光芒。本章完。
喜欢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