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的怒涛如同猛兽般袭来,狠狠砸在星桥资本的玻璃幕墙上。
雨点汇聚成无数道水痕,将外面城市的霓虹灯光切割成一片模糊的光斑.
车灯闪烁如流星般消失在扭曲的雨幕中,整个世界似乎被泼上了一层模糊的水墨,荒芜而不真实。
顾云深孤零零地站在23层的落地窗前,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工具包里那块表盖,金属边缘的刻痕深深嵌入掌心。
每一次触碰都带来一阵刺痛,仿佛在提醒他,那属于爷爷的遗物,正在被无情地掠夺。
窗外雷声滚滚,低沉的鼓点似乎在敲打着他的神经,每一声都让他更加焦躁不安。
“顾先生,茶凉了。”
沈砚辞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带着一丝戏谑与轻佻,打破了房间里紧绷的气氛。
顾云深缓缓转身,目光扫过沈砚辞的身影,看到他正优雅地坐在会议桌旁,手里把玩着一只青瓷茶杯——那是问渠斋的镇斋之宝,釉色温润如初。
仿佛爷爷生前的气息依旧在其中萦绕。茶香,竟也仿佛还残留在记忆的深处,久久不散。
“沈总连客户的茶具都要顺走?”顾云深冷声质问,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愤怒,目光如刀般锐利地扫过沈砚辞的脸。
他的心中升起一股无可言喻的愤怒,眼前这个男人,仿佛已经毫不遮掩地剥夺了一切属于他爷爷和问渠斋的东西。
沈砚辞淡然一笑,指尖轻推茶杯至桌中央,动作优雅而又充满控制感:“顾先生,您可能误会了。这个茶杯,是拆迁队从问渠斋‘顺手’带回来的,我不过是物归原主,免得它流落在外。”
顾云深的瞳孔骤然收缩,心脏剧烈一跳,他的呼吸一时凝滞。
三天前,拆迁队像土匪一样闯入问渠斋,粗暴地搬走了爷爷珍爱的古籍与修复工具,连那套珍贵的茶具也没有放过。
当时,他冲上去理论,却被两名保安死死架住,眼睁睁看着遗物被塞进纸箱,那种无助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沈总,您到底想怎么样?”他的声音有些发紧,喉间干涩,仿佛每个字都带着刺耳的沙砾。
他努力压抑内心的愤怒与无奈,但心中的挣扎与冲动几乎要将他撕裂。
沈砚辞站起身,步伐稳健地走到顾云深面前,将茶杯轻轻推到他手边,指尖有意无意地触碰到顾云深的掌心。
那一瞬间,触感冰冷,却也意外地顾暖:“顾先生,一杯茶,能泼出交锋,也能泼出合作。泼洒的瞬间,或许藏着转机。”
顾云深低头,盯着茶杯里泛起的涟漪,水面反射出灯光的倒影,仿佛是某种不安的预兆。
忽然,他想起了白天推土机前的情景——那滴茶水洒在沈砚辞袖口时,对方眼底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那不是愤怒,而是某种深藏已久的怀念,仿佛那一刻,沈砚辞内心的坚冰终于有了一丝裂缝。
“合作?”顾云深冷笑,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弧度,“沈总的意思是,用一杯茶换问渠斋的生存?未免太轻巧。”他话语中的冷意与讽刺仿佛利刃,直刺沈砚辞。
沈砚辞轻轻摇头,目光转为严肃,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照片,冷冷地扔在桌上。照片散落开来,纸张发出清脆的声响,照片中是一张街区古籍馆失窃的画面——一名蒙面男子正在将《四库全书》残卷塞进黑色行李箱,画面虽然模糊,但线索却一目了然。
“警方怀疑是问渠斋所为。”沈砚辞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但我知道,顾先生不会做这种事。您的骄傲,不容许这种下作。”
顾云深的手一抖,照片的边缘划过他的掌心,留下一道刺目的红痕。
三天前,古籍馆馆长带着警察气势汹汹地闯入问渠斋,那时,所有人都像看贼一样盯着他,目光中带着无法掩饰的鄙夷,仿佛他随时会带着古籍逃走。
“沈总凭什么认为不是我?”顾云深的声音从齿缝中挤出,带着倔强和不甘,他的内心被一股莫名的怒火填满,几乎要将他的理智吞噬。
沈砚辞笑了,那笑容中带着几分玩味与洞察,眼神犀利如刀:“顾先生,您要是真想偷古籍,不会用那么笨的方法。”
他指了指照片上的行李箱,目光锋利,“而且,您右手的烫伤疤痕,修不了那么精细的活。那伤,是您为古籍付出的代价。”
顾云深的指尖深深掐入掌心,旧伤隐隐作痛。三年前,为了抢救《永乐大典》,他用手去挡滚烫的蜡油,烫伤了右手。那时,沈砚辞的父亲还在世——他是顾氏古玩店的最大投资人,顾氏与沈家的关系,还带着几分顾情。
“沈总,您到底知道多少?”顾云深低声问,声音微颤,恐惧的情绪悄然渗透。他的心开始变得沉重,仿佛有什么难以言说的真相正悄然逼近。
沈砚辞走到窗前,背对着顾云深,静静地望着窗外暴雨滂沱的夜空。
他的身影在雨幕中显得更加孤独而冷漠:“1997年,顾氏古玩店发生火灾,我父亲作为投资人去处理善后,带回了这块表盖。”他举起顾云深工具包里的表盖,金属在灯光下闪烁,冷冷的光芒刺痛了顾云深的眼睛。
“但是,您知道吗?火灾前一周,我父亲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说顾氏古玩店藏有‘传国玉玺残图’。”沈砚辞的声音变得低沉,仿佛那封信是他心中的一个永远无法抚平的伤口,“那封信字迹潦草,却字字如刀。”
顾云深的呼吸一滞,心脏几乎停跳。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被卷入了一场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的阴谋中。
爷爷临终前的话再次回响在他的耳边:“顾家和沈家,从1949年就开始纠缠了……”那低语,如同诅咒,深深扎根在他心中。
“那封信是谁寄的?”他急切地问,声音颤抖,充满了求知的渴望。
沈砚辞摇头,侧脸在雨影中变得模糊:“不知道。但我父亲看完信后,第二天就去了顾氏古玩店,之后,火灾就发生了。”他顿了顿,语气沉重,“火灾后,警方在废墟中发现了一具焦尸,身份是顾氏古玩店的会计。可您爷爷却说,那人早就辞职了。这个矛盾,藏了太多秘密。”
顾云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头痛欲裂。他想起爷爷入狱后,狱警曾告诉他,爷爷在狱中一直念叨着“沈家要抢玉玺”,那执念如鬼魅般缠绕。
“沈总,您怀疑……”他声音沉沉,仿佛想要将这难言的疑惑吐露。
“我怀疑,”沈砚辞打断他,转身直面顾云深,眼神锋锐如刀,“20年前那场火灾,和现在的古籍造假案,都是同一伙人做的。线索,都指向那个匿名者。”
窗外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雷电划破了夜空,瞬间照亮了沈砚辞的脸。顾云深看见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那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一切,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冷冷地盯着猎物。
“顾先生,”沈砚辞声音冷静却不容置疑,“您想守住问渠斋,我想查清父亲的死因。我们合作,各取所需。这是唯一的出路。”
顾云深盯着沈砚辞,努力从他冷漠的表情中找出一丝破绽,但沈砚辞的表情如同完美的面具,冷静、理性,甚至带着一丝优雅的疏离,难以捉磨。他的蓝宝石袖扣在灯光下闪烁,华丽却充满距离。
“合作可以。”顾云深低声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但我有条件。”
沈砚辞微微一笑,伸出手,掌心向上:“成交。一言为定。”
顾云深略微犹豫了一下,指尖在工具包上微微一紧,最终握住了沈砚辞的手。对方的手干燥而温暖,力量让人意外地感到真实,顾度如电流般传递。
“顾先生,”沈砚辞低声说道,语气忽然柔和,“您可能不知道,您泼在我袖口的那滴茶,让我想起了我母亲。那瞬间,茶香弥漫,恍如昨日。”
顾云深愣住,心脏骤然漏跳:“您母亲?”
沈砚辞点头,目光飘向远方:“她生前最爱喝龙井,每次喝茶都会溅到袖口,说是随性的雅致。”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她去世那年,我父亲把所有茶具都收进了阁楼,说‘茶渍是时间的痕迹,擦不掉的’。那话,藏着太多遗憾。”
顾云深的心跳猛然加速,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正撕扯着他。他想起爷爷曾说过,顾氏修复术的精髓,在于“守住时间的痕迹”,那教导如烙印般深刻。
“沈总,”他轻声问,带着试探,“您母亲……叫什么名字?”
沈砚辞的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他深吸一口气:“她叫沈明玥,1997年去世的。那一年,一切都变了。”
顾云深的呼吸一滞,1997年——正是顾氏古玩店火灾那年,时光的巧合如锁链般缠绕在他心头。
“她……”顾云深声音发颤,带着恐惧,“和顾氏古玩店有关吗?”
沈砚辞摇头,眉头微蹙:“不知道。但她去世前一周,曾去过顾氏古玩店,说想‘看看那件传家宝’。那次访问,成了永远的谜。”
顾云深的指尖深深掐入掌心,旧伤的疼痛似乎在提醒他,所有的秘密,早已悄然埋藏在这场跨越二十年的家族恩怨中。
“沈总,”他低声问,目光如炬,“您觉得,传国玉玺的残图,真的存在吗?还是只是个传说?”
沈砚辞盯着他,眼神如刀,锐利无比,穿透雨夜的阴霾:“顾先生,您觉得呢?真相,或许就在你我之间。”
暴雨更猛烈地砸在玻璃上,发出沉闷的轰响,仿佛命运的战鼓在响起。顾云深忽然明白,这场合作,从一开始就不是各取所需——而是两个家族,跨越二十年的宿命纠缠,每一滴雨水,都承载着过往的尘埃。
喜欢琉璃碎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琉璃碎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