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青锋渡

首页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小橘子的英语笔记虚空塔帕克的木叶经济史手握空间,小夫妻勇闯六零重生90甜军嫂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软乎乎,前任小叔肆意妄吻太上武神诀玄天战尊御鬼者****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青锋渡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全文阅读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txt下载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90章 麦香里的约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六月的日头毒得像要把地面烤裂,冯家堡的麦田里,空气都裹着灼人的热浪,风一吹,带着麦秆的焦糊味往人毛孔里钻。冯团长的帽檐早被汗水浸出一圈白花花的碱印,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颊往下淌,砸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就没了踪影。他手里的镰刀挥得比刚才慢了半拍,虎口被磨得发红,却还是扯着嗓子喊:“都加把劲!趁日头足,多割一把是一把,麦子晾透了才好存!”

贺峻霖走在收割队伍的最前头,蓝色粗布褂子早被汗水浸透,贴在后背,像层湿答答的壳。他低头割麦时,掌心的血泡被汗水泡得发白,稍微一用力就钻心地疼,可他攥镰刀的手却没松半分。目光扫过脚下的麦田,他心里一阵发沉——前几年这时候,麦穗沉得能把麦秆压弯,割的时候一攥就是满满一把,今年一百多亩地,像样的麦株连一半都没有,好些麦秆细得像麻线,穗子上只挂着寥寥几颗麦粒。

“贺队长,歇口气不?”旁边传来李大叔的声音。贺峻霖抬头,看见李大叔蹲在麦垄里,粗糙的手正扒拉着麦茬,把藏在土里的半粒、一粒的麦穗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腰间的布兜。那布兜已经有些鼓了,却都是些碎小的麦粒。“俺家孙娃快三岁了,还没尝过新麦熬的粥味呢。”李大叔说着,又捡起一颗麦粒,对着日头看了看,眼里满是稀罕。

刘花背着半旧的药箱跟在队伍后面,帆布药箱上印的红十字被汗水浸得有些模糊。她手里提着个陶罐,里面装着凉好的茶水,见有战士直起腰擦汗,就赶紧走过去递上碗:“张建军,慢点喝,别呛着。”又转头给旁边头晕的王大娘顺气:“大娘,您先到树荫下歇会儿,这天太毒,别中暑了。”她看着眼前稀疏的麦垄,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愁绪:“这麦子,真是用命换的。”

十天里,战士和乡亲们就这么从天亮干到天黑。天刚蒙蒙亮,麦田里就响起镰刀割麦的“唰唰”声;到了正午,日头最烈的时候,冯团长带头不歇工,说“多割一刻,就多收一份粮”;夜里天凉了,大家就躺在麦地里歇脚,身下铺着晒干的麦秆,抬头能看见满天星子,耳边是此起彼伏的鼾声。

终于,最后一片麦田也收割完了。二十多辆牛车排着队,把捆好的麦捆往晒谷场运,牛蹄子踏在土路上,发出“哒哒”的声响,车辕上挂着的铃铛偶尔叮当作响,倒成了这苦日子里难得的轻快声。

到了晒谷场,大家又忙着卸麦、摊晒。冯团长指挥着战士们用石碾子碾麦,牛拉着碾子在麦堆上转圈,麦粒被压得“沙沙”响,细碎的麦糠随着风飘起来,落在每个人的头发上、肩膀上。刘双喜蹲在碾好的麦粒旁,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抓起一把麦粒,一颗一颗地数:“一、二、三……”数着数着,眼泪就掉了下来,砸在麦粒上,“这麦子,够俺家喝上几顿麦粥了。”

天快亮的时候,麦粒终于归拢成了几大堆,黄澄澄的,在晨光里泛着微光。战士们累得直接围着麦堆躺下,有的靠在麦袋上,有的干脆躺在麦糠里,没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贺峻霖靠在牛车上,从怀里摸出半块干硬的窝头——这是昨天晚饭省下来的,他闻了闻,又把窝头揣了回去,心里想着:分麦的时候,给村里的张二蛋留着,那孩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肯定没吃过饱饭。

冯团长蹲在麦堆旁,手里拿着个小簸箕,大致估算着产量。他抓了一把麦粒,在手里搓了搓,又扬了扬,看着麦糠被风吹走,声音里带着惋惜,却又透着股底气:“总共一万斤,虽不及往年的零头,但分给大家,省着点吃,能撑到种秋粮。”

为了防意外,众人用草木灰在麦堆周围画了个大圈,像给麦子筑起了一道保护墙。冯团长安排了轮班守夜,战士和乡亲们两两一组,每两个时辰换一次班。刘双喜主动要值第一班,他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麦堆旁,手里拿着根木棍,眼神警惕地盯着四周:“俺盯着,谁也别想动一粒麦子!这可是大家的救命粮!”

夜里,凉风扫过晒谷场,带走了白天的燥热。麦堆旁的篝火噼啪作响,火星子偶尔蹦起来,又很快落下。乡亲们的鼾声、战士们巡逻的脚步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混在一起,成了这灾荒年月里难得的安稳声响。贺峻霖躺在麦堆边,听着这些声音,心里踏实了不少——只要麦子在,大家就有盼头。

天刚蒙蒙亮,东方才泛起一点鱼肚白,晒谷场里突然响起刘双喜的喊叫声,那声音里满是惊慌,一下子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麦堆被偷了!快来人啊!麦堆被偷了!”

贺峻霖猛地惊醒,一骨碌爬起来,顾不上揉眼睛,就往麦堆跑。跑到跟前一看,他心里“咯噔”一下——最大的那堆麦子缺了个大角,黄澄澄的麦粒少了一大片,露出底下的麦糠。之前画的草木灰圈被踩出一道凌乱的印子,地上还留着几个沾着麦糠的布鞋印,旁边掉了根磨破的麻绳,显然是用来捆麦袋的。

乡亲们被喊声惊醒,纷纷涌到晒谷场。李大叔挤到麦堆前,看着缺角的麦子,急得直拍大腿,眼泪都快出来了:“这可是救命的粮啊!是谁这么缺德,连救命粮都偷!”刘双喜蹲在地上,抓着地上的麦糠,懊恼地拍着自己的大腿:“都怪俺,是俺没好好护着麦堆,遭了贼!俺对不起大家!”

战士们立刻戒备起来,手按在腰间的枪上,警惕地看着四周。贺峻霖蹲下来,仔细查看地上的脚印,他发现脚印的尺寸偏大,纹路有些模糊,但能看出是经常走土路磨出来的。脚印朝着村东的方向,而且印子很连贯,没有杂乱的痕迹。他站起身,对冯团长说:“冯团长,是对村里路熟的人,看脚印的方向,可能是邻村的——要是外乡人,不会这么清楚路。”

冯团长皱着眉,目光扫过躁动的人群,伸手按住想往前冲的乡亲,声音沉稳有力:“大家别慌!脚印没散,能追回来!”他立刻分起了任务,“贺峻霖,你带张建军、李铁牛、王浩三名战士,顺着脚印追查,务必把麦子追回来;刘花,你留下照看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别让他们受惊吓;剩下的人,守好剩余的麦子,不准再出半点差错!”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先把麦子追回来,再论对错,别乱了人心!这时候,咱们得拧成一股绳!”

贺峻霖带着三名战士,顺着脚印往村东走。脚印在土路上很清晰,偶尔遇到岔路,也能很快找到方向。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他们远远看见村东头的破庙——那庙年久失修,屋顶漏了好几个洞,院墙也塌了一半,平时很少有人去。

还没走到庙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孩子的哭声,断断续续的,带着委屈和饥饿。贺峻霖给战士们递了个眼神,几人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推开虚掩的庙门。

庙里的景象让他们愣了一下:邻村的老陈头正坐在地上,怀里抱着半袋麦子,袋子口敞着,散落出几颗麦粒。他的小孙子——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攥着几颗生麦粒,往嘴里塞,小脸蹭得满是麦糠,哭得满脸是泪:“爷爷,我饿……还要吃……”

老陈头听见开门声,猛地抬头,看见穿着军装的贺峻霖等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慌忙把麦袋往身后藏,可刚一动,就没力气地瘫坐在地上。等贺峻霖走到跟前,老陈头“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老泪纵横:“同志,俺错了!俺不是故意偷麦子的!俺村今年颗粒无收,娃已经三天没吃饱饭了,昨天夜里实在没办法,才……才偷了半袋麦子……”

贺峻霖看着孩子可怜的模样,心里软了一下,但还是皱着眉问:“麦堆缺了三四袋,剩下的麦子呢?你只偷了半袋?”

老陈头眼神躲闪,支支吾吾了半天,才低着头说:“是……是俺村的李四。昨天夜里,俺准备去偷麦子的时候,遇上了他。他说‘冯家堡的麦子多,当兵的守不过来,多偷点能换钱’,还说要跟俺一起去。后来,俺背不动,偷了半袋,他拉走了三袋,说要往镇上的粮贩子那去,换点钱买东西……”

就在这时,庙门外传来脚步声,冯团长带着李大叔等几个乡亲赶了过来。原来,冯团长担心贺峻霖等人遇到危险,安排好村里的事,就带着乡亲们跟了过来。

李大叔一进庙,就认出了老陈头,他叹了口气,走上前把老陈头扶起来:“老陈,你咋能干这事呢?去年俺家收玉米的时候,你还来帮过忙,你也是被逼的啊……”

冯团长看了看老陈头和孩子,对贺峻霖说:“先去镇上追李四,麦子不能落在粮贩子手里。”

众人立刻动身,往镇上赶。好在镇上离村子不远,半个时辰就到了。按照老陈头说的地址,他们很快找到粮贩子的仓库——那是个偏僻的院子,门口守着个壮汉。贺峻霖等人绕到后院,从墙缝里往里看,正好看见李四正和一个留着八字胡的男人说话,旁边停着一辆马车,车上放着三袋麦子。

“王老板,这三袋麦子可是好粮,你给个公道价。”李四拍着麦袋,得意洋洋地说。

八字胡粮贩子伸手抓了把麦粒,看了看,撇着嘴说:“这麦子不算饱满,最多给你五十文钱一袋。”

“五十文?太少了!”李四刚要争辩,贺峻霖等人就从后院翻了进去,一下子把他们围住。

李四看见冯团长和乡亲们,脸色瞬间变了,转身就想跑,却被贺峻霖一把拽住胳膊。他挣扎着,还嘴硬:“俺村也受灾了,凭啥冯家堡有麦子,俺们就没有?这麦子俺偷得光明正大!”

冯团长走过去,眼神严厉地看着他:“光明正大?这麦子是冯家堡的老少和战士们用血汗一把一把割下来的,是大家的救命粮!你偷的不是麦子,是大家的活路!”

李四被冯团长的气势震慑住,低下头,再也说不出话来。

把李四和老陈头带回冯家堡的时候,村里的乡亲们早就围在晒谷场等着了。看见被押回来的两人,乡亲们立刻议论起来。

“李四这小子,平时就爱占便宜,这次居然偷救命粮,该送官!”

“老陈头也太糊涂了,再难也不能偷麦子啊!”

“不过老陈头也是被逼的,他家娃那么小,看着怪可怜的……”

冯团长站在人群中间,等议论声小了些,才开口说:“大家安静一下,关于偷麦子的事,俺有个决定。”

他看向老陈头:“老陈头偷麦子,是为了救孩子,不是为了自己谋利。你把偷的半袋麦子还回来,村里再匀你十斤野菜干。以后要是缺粮,就跟村里说,大家一起想办法,别再做偷摸的事了。”

老陈头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给冯团长磕头:“谢谢冯团长!谢谢大家!俺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事了!”

接着,冯团长又看向李四:“李四,你不仅偷麦子,还想卖粮换钱,心思不正。但念在你也是受灾的份上,不送官了。从今天起,你跟着冯家堡的佃户干农活,村里管你三顿饭,干满三个月。用你的力气还你欠的粮,也学学啥叫‘一起扛’,啥叫‘人心齐’。”

李四低着头,声音有些沙哑:“俺知道错了,俺以后好好干活,再也不偷东西了。”

乡亲们听了冯团长的决定,都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处置既公平,又有人情味。

当天下午,冯团长让人把追回的麦子和原来的麦堆合在一起,在晒谷场中间放了个大秤,准备分麦。他让人先把麦粒过秤,然后按人头分——老人和孩子每人多给二两,战士们和壮劳力少分点,说“咱们身强力壮,能扛得住,老人孩子得多顾着点”。

贺峻霖和战士们帮着称麦、装袋。李大叔领到麦粒的时候,捧着布袋,手都在抖,眼泪掉在麦粒上:“俺家终于能喝上麦粥了,孙娃也能尝尝新麦味了。”

张婆婆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她领到麦粒后,从布袋里分出一小把,塞给旁边的狗娃——狗娃是个孤儿,平时靠乡亲们接济过日子。“娃,拿着,回去让刘花姑娘帮你煮糊糊喝,补补身子。”

狗娃接过麦粒,怯生生地说了句:“谢谢张婆婆。”

刘花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笑着对冯团长说:“冯团长,您看,再少的麦子,只要大家一起分、一起扛,就熬得过去。”

冯团长点了点头,看着晒谷场里热闹又温暖的场景,眼里满是欣慰。

接下来的日子,冯家堡渐渐有了新的景象。

李四真的跟着佃户们下地干活了。起初,他还偷奸耍滑,磨磨蹭蹭不肯出力。可后来,他看见冯团长每天都带头下地,和战士们一起锄地、浇水,汗流得比谁都多;乡亲们也没人因为他偷过麦子而排挤他,李大叔还教他怎么选种、怎么施肥。渐渐地,李四收起了偷懒的心思,干活越来越卖力,手上磨出了新的茧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油滑了。

老陈头偶尔会从邻村过来,每次来都不空手——有时带一把自己采的草药,有时带几个野果子。他把草药交给刘花,说:“刘姑娘,这草药能治感冒,你留着给乡亲们用。俺村要是种秋粮,俺也来帮冯家堡搭把手,算是报答大家的恩情。”

分到麦子的家家户户,烟囱里都飘出了麦粥的香味。孩子们不再像之前那样蔫蔫的,每天吃完饭,就跑到晒谷场边追着玩,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子。

这天下午,贺峻霖路过麦田,看见冯团长正蹲在地里,教乡亲们选麦种。冯团长手里拿着几颗饱满的麦粒,对围在身边的乡亲们说:“这麦粒得选颗粒饱满、没有虫蛀的,留着当秋播的种子。只要咱们好好种,下一季肯定能有好收成。”

刘花坐在田埂上,整理着刚采来的草药,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柔。贺峻霖走过去,坐在她旁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突然明白:冯团长分下去的不仅是麦粒,更是灾荒里的底气和希望。只要大家肯一起干、一起扛,再难的日子,也能盼来下一季的麦香。

风一吹,田埂上的野草轻轻摇晃,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贺峻霖仿佛已经闻到了下一个六月的麦香——那麦香里,藏着大家一起熬过苦难的约定,也藏着日子越来越好的盼头。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重生年代不做贤妻别笑哥抓鬼呢比蒙传奇名柯:毒唯恋爱手册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娶个村官大小姐食妖奇谭盛宠之嫡妻归来鬼眼道长最仙遊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这个明星只想学习足坛幸运星天神诀女配是重生的波矮子的开挂人生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
经典收藏原神:在钟离面前,冒充岩王帝君极品男漂亮女尽欢愉:世家嫡女团宠记异次游戏你就是我的天堂穿入蔚蓝档案的我,带着多重身份心机王妃驾到,王爷哪里跑绝品毒妃惹不起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我在漫威修成剑魔人在疗养院,全靠病人逢凶化吉猎户家的小娇娇撩不停重生之霸气嫡女勇谋权地府驻外临时工约战之原初血玉玦穿越莲花楼之李莲花,你要好好活天价哑妻:夫人带球跑了!快穿:钓系宿主疯癫,但过分美艳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最近更新求生:起源魔女,开局靠炼金敛财顿悟修仙!末日游戏:我左手复制右手空间!浮世绘废柴摸棺后,魔主劝我冷静柚见星光四合院:开局断亲,进城治禽紫金幻影:我的黑篮系统影视:肆意人生穿越红楼,我是天可汗剑术无敌,但为何称我神策诡谋我靠空间灵泉富养病娇夫君告白指令请签收星铁:真理女士是黄金裔的白月光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从仕途开始长生不死甲面骑士之符咒次元录死灵骷髅?不,这叫炼金生命仙缘劫:我与狐仙的四十年错嫁反派大佬,随军养崽躺赢了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青锋渡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txt下载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最新章节 -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