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组办公室。对于江城一中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这里是仅次于教导主任办公室的“高危区域”,是无数噩梦的发源地。因为有些老师在进班做实验之前,会自己在办公室先做一遍,现在的办公室墙上仍有两处清晰可见的火烧之后的痕迹。那是几年前一位老师在办公室做镁发光发热时,一不小心,没注意量,烧的镁块比较大,结果办公室不仅墙壁被烧了,就连那位老师的办公桌上的试卷和教案也被烧了,从此之后,他就进入了黑名单,连续几年开会都会提到他的光辉战绩,“某教师在办公室做实验,引发火灾,幸好发现及时,未酿成大祸。”
刘倩站在门口,手里紧紧攥着那瓶小棕瓶,感觉自己像一个勇者。
唯一的区别是,勇者握的是剑,她拿的是精华液。
这大概是这间办公室成立以来,接待过的最奇特的一位学生。
刘倩深吸一口气,内心充满了悲壮。没办法,不入虎穴,焉得配方?为了扞卫自己的尊严,为了不在那群嗷嗷待哺的组员面前丢脸,今天就算是龙潭虎穴,她也得闯一闯。
她抬起手轻轻地敲了敲门。
“请进。”
刘倩推门而入,办公室里只有一位老师。那是一位年约四十、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温婉的女老师——高三化学组的骨干教师周老师,还好,不是现在自己班的老师。但周老师在高一的时候也带过自己,应该差不多也是认识的。
周老师在学生中口碑极好,讲课条理清晰,性格也温柔,从不轻易发火。但即便如此,在刘倩的眼里,周老师依然不是和自己一路人。
此刻,周老师正低头批改着试卷,看到进来的刘倩,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刘倩?有事吗?”
在她印象里,刘倩是个很漂亮但上课总走神的学生,除了交作业,几乎从未主动和自己有过任何学习上的交流。
刘倩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她将那瓶“小棕瓶”往前一递,干瘪瘪的说道:“钱……周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化学问题。”
周老师扶了扶眼镜更加疑惑了:“这是……?”
“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化学与美学’研究小组的第一个课题。”刘倩赶紧把杨明宇搬了出来,这让她稍微有了一点底气,“我们想……研究一下这个‘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能修复皮肤?”
然后用期盼又忐忑的眼神看着周老师。
周老师愣住了。
她教了十几年化学,被学生问过无数问题,从“为什么钠要保存在煤油里”到“如何配平一个变态的氧化还原反应”,但被学生拿着一瓶精华液来问“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的作用原理,这绝对是第一次。
这感觉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毕生钻研屠龙之技,突然有一天,有个小姑娘跑来问他,如何用内力绣出一朵牡丹花。
专业跨度之大令人猝不及防。
周老师沉默了足有十秒钟,“二裂酵母……”她喃喃自语,“听起来像是生物发酵领域的。溶胞物……是指细胞破裂后的内容物……”
刘倩看着周老师那副严肃思索的模样,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
完了,该不会连化学老师都不知道吧?那她这个组长岂不是要彻底凉了?
就在刘倩的心沉入谷底时,周老师的眼睛突然一亮。
“啊,我想起来了!”她脸上露出了兴奋的光彩,“这东西的本质其实是利用生物技术,让特定的益生菌(比如双歧杆菌)进行培养和裂解,得到的一堆包含氨基酸、维生素、多糖等小分子物质的混合物。这些小分子物质理论上确实更容易被皮肤吸收,并且能促进dNA的修复,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这背后其实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和酶催化反应……”
周老师一旦进入了她的专业领域就如同换了一个人。
她随手从桌上拿起一支笔在草稿纸上画着复杂的分子结构式,一边用刘倩勉强能听懂的语言讲解着这一切背后的科学原理。
“你看,皮肤细胞的损伤本质上是dNA链的断裂。而这个溶胞物里的某些活性酶就像一个个微小的修复工能识别这些断点,并把它们重新连接起来。这个过程就需要能量,需要Atp水解……”
刘倩呆呆地看着周老师。
她的大脑有点愣。
原来自己每天涂在脸上的那些黏糊糊的液体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神奇的微观世界。那些她曾经觉得枯燥无比的化学名词和生物概念——酶、Atp、dNA、氨基酸——在这一刻仿佛都活了过来。
这感觉太奇妙了!
周老师越讲越兴奋,她甚至打开了办公室的电脑,开始在知网和一些国外的化学文献网站上搜索相关的论文,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个思路很有意思,用生物发酵产物来做化妆品原料,这是个大方向啊……我看看最新的研究进展……”
刘倩看着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文献和复杂的实验数据图表,虽然一个字都看不懂,但内心却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她一直以为,所谓美就是挑选一支合适的口红,搭配一套得体的衣服,画一个精致的妆容。
但现在周老师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原来自己引以为傲的那些美妆知识,在真正的科学面前是何等的浅薄。
而眼前的周老师这一刻在刘倩的眼中形象变得无比高大,甚至比那些美妆博主要“美”上千倍万倍。
喜欢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