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初入宫廷
**
时间:明朝某年初春
地点:皇宫内务府
人物:宫束班众人、内务府总管刘公公
【幕启:皇宫内务府,宽敞但布置简单,几张桌椅摆放整齐。宫束班众人,一群穿着朴素、模样憨厚的年轻人,站在屋内,好奇又紧张地东张西望。刘公公,尖细嗓音,一脸严肃,背着双手踱步走来。】
刘公公(清了清嗓子,高声道):都给咱家站好了!从今日起,你们就是宫里的人了,可得守宫里的规矩。
王二(小声嘀咕,被旁边的李四捅了一下):这规矩能有啥难的。
刘公公(耳朵尖,立刻转头瞪向王二):你,那个小个子,嘀咕啥呢?有本事大声说!
王二(吓得一哆嗦,赶紧摆手):公公,没啥,没啥,小的就是有点激动。
刘公公(哼了一声):激动?我看你是皮痒了!听好了,这宫里走路得轻手轻脚,见了主子得行礼,回话得规矩,吃饭睡觉都有讲究……(滔滔不绝地讲着规矩)
【众人一开始还认真听,没过一会儿就状况百出。张三挠头,不小心碰掉了帽子;赵五东张西望,被地上的门槛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刘公公(气得直跺脚):你们这群憨货,有没有在听?再这样,有你们好受的!
李四(小心翼翼地举手):公公,您说的这些,能不能再讲讲,小的记不住这么多。
刘公公(白眼一翻):真是一群榆木脑袋!行,那就再讲一遍,都给我听好了……(又开始重复规矩,一边讲一边观察众人反应,看到有人又要犯错,就大声呵斥)
第二幕:刻苦训练
时间:数月后
地点:宫苑后院
人物:宫束班众人
【幕启:宫苑后院,阳光洒下,地上摆放着大小不一的瓷制花坛、大缸和酒瓮。宫束班众人围成一圈,表情严肃又紧张,面前站着一位身形矫健、眼神犀利的老艺人,他是被请来传授耍花坛技艺的老师傅。】
老师傅(拿起一个小花坛,示范动作,大声讲解):看好了,这耍花坛,讲究的是个稳、准、巧。先用手轻轻托起,感受它的重心,然后往上一抛,在它落下的时候,用头顶住,控制好平衡……
【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脸上满是新奇和期待。】
王二(第一个站出来,摩拳擦掌):师傅,我先来试试!
【王二学着师傅的样子,伸手去托花坛,可刚一用力,花坛就歪向一边,差点砸到脚。他手忙脚乱地扶住,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王二(尴尬地笑了笑):这,这咋这么难啊。
老师傅(走上前,帮忙扶正花坛,耐心指导):别着急,慢慢来,先找好感觉。你这用力太猛,姿势也不对,重心不稳,这花坛能不歪嘛。
【李四也鼓起勇气,拿起一个稍小的酒瓮,小心翼翼地抛起来。结果酒瓮落下时,偏离了方向,砸在了他的肩膀上,疼得他 “哎哟” 直叫。】
李四(揉着肩膀,皱着眉头):师傅,这也太难掌握了,我感觉自己笨手笨脚的。
老师傅(安慰道):刚开始都这样,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耍花坛这门技艺,得下苦功夫,慢慢来,多练几次就好了。
【尽管困难重重,大家却没有气馁。接下来的日子里,宫束班众人每天早早地来到后院练习。他们一次次地抛起、接住,不断调整姿势和力度,汗水湿透了衣衫,身上也多了不少淤青和擦伤,但他们依旧坚持不懈。】
张三(累得气喘吁吁,却满脸坚定):我就不信了,我练不好这玩意儿!今天我一定要把这大缸稳稳地顶起来!
【说着,他又一次尝试,这次大缸在他头顶短暂地保持了平衡,虽然只坚持了几秒钟,但大家都为他欢呼起来。】
赵五(兴奋地拍着手):张三,好样的!有进步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的技艺逐渐有了起色。王二能熟练地用手抛接花坛,还能做出一些简单的旋转动作;李四也掌握了酒瓮的平衡技巧,能让酒瓮在手臂上滚动自如;张三则可以稳稳地顶着大缸走上几步,甚至尝试用脚踢起小物件,再用头顶住。】
老师傅(看着众人的进步,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你们这群小子还真有股子韧劲。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上台表演了!
【众人听了,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训练得更加刻苦了,心中都期待着在皇上面前展示这独特技艺的那一天。 】
第三幕:崭露头角
时间:中秋佳节
地点:皇宫大殿
人物:宫束班众人、皇帝及皇室成员、大臣们
【幕启:皇宫大殿,灯火辉煌,雕梁画栋。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皇室成员和大臣们分坐两旁。大殿中央留出一片空地,作为表演区域。】
【宫束班众人穿着崭新的演出服,紧张又兴奋地走上大殿。他们手中捧着瓷制花坛、大缸和酒瓮,这些器具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王二(小声对李四说,声音有些颤抖):李四,我心里慌得很,一会儿可别出岔子。
李四(深吸一口气,安慰道):别怕,咱们练了这么久,肯定行的!
【音乐响起,表演开始。起初,大家的动作还算流畅,配合也较为默契。王二熟练地抛接着花坛,做出各种旋转、翻身的动作;张三稳稳地顶着大缸,还能时不时用脚踢起地上的小物件,再精准地用头顶住;李四则与同伴一起,让酒瓮在他们的手臂和肩膀上滚动自如。】
【然而,就在表演进行到高潮部分,要完成一组高难度的抛接和顶缸动作时,意外发生了。王二在将花坛抛向空中后,由于紧张过度,没有准确判断好落点,花坛朝着一旁偏去。】
王二(脸色煞白,惊呼):不好!
【眼看花坛就要砸落在地,发出巨大声响,破坏整个表演,李四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过去,用肩膀硬生生地接住了花坛。虽然避免了砸地的尴尬,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是让众人的节奏被打乱。】
【一时间,大殿内气氛紧张,众人都为宫束班捏了一把汗,心想这次表演恐怕要搞砸了。】
张三(心急如焚,大喊):稳住,别慌,咱们按平时练习的来!】
【在这关键时刻,宫束班众人迅速冷静下来,凭借着平日里刻苦训练形成的默契,开始互相配合,调整节奏。他们用眼神交流,彼此鼓励,重新找回了状态。】
【只见张三将大缸高高抛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赵五和孙七同时跑过去,一个用头顶住大缸,另一个则在旁边辅助,确保大缸的平衡。王二和李四也重新投入表演,他们加快了抛接花坛和酒瓮的速度,动作更加敏捷、流畅,让人目不暇接。】
【最后,众人齐心协力,完成了一个难度极高的动作:所有的花坛、大缸和酒瓮在空中同时飞舞,然后被他们精准地接住,稳稳地落在各自的位置上。】
【大殿内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皇帝也不禁站起身来,鼓掌叫好。】
皇帝(龙颜大悦,高声道):好,好一个耍花坛!这群小伙子真是有本事,赏!】
【大臣们纷纷附和,对宫束班的表演赞不绝口。宫束班众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这次来之不易的成功。】
王二(满脸泪痕,感慨道):咱们做到了,终于做到了!】
李四(用力点头):是啊,这几个月的苦没白吃,一切都值了!】
【在众人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宫束班众人缓缓退下大殿。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被人看作憨货的普通艺人,而是在皇宫中崭露头角的耍花坛高手 。】
第四幕:危机降临
时间:表演后不久
地点:内务府、宫束班住处
人物:宫束班众人、刘公公、心怀嫉妒的其他艺人
【幕启:内务府,刘公公坐在桌前,一脸阴沉。旁边站着几个神色谄媚的其他艺人,正在向刘公公说着什么。】
艺人甲(满脸堆笑,添油加醋地说):公公,您可不知道,宫束班那群人可傲着呢!表演完就到处吹嘘,说这次能得赏全靠他们自己,根本没把公公您放在眼里。
艺人乙(连忙附和):是啊,是啊,他们还说,以后这皇宫里的表演,就该他们说了算,其他艺人都得靠边站。
【刘公公听着,脸色越来越难看,“啪” 地一拍桌子。】
刘公公(怒目圆睁):反了他们了!一群憨货,刚有点成绩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另一边,宫束班住处,众人还沉浸在表演成功的喜悦中,有说有笑地谈论着。】
王二(兴奋地手舞足蹈):这次可真是出了大风头,说不定以后咱们还能有更多机会在皇上面前表演呢!
李四(笑着点头):是啊,这几个月的苦没白吃,以后可得更努力,可不能丢了咱耍花坛的脸。
【这时,刘公公带着几个小太监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众人见状,赶紧起身行礼。】
刘公公(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哟,都在呢,看来是得意得很啊。
张三(察觉到气氛不对,小心翼翼地问):公公,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我们哪儿做得不好,您尽管说。
刘公公(瞪了张三一眼):做得不好?你们可太会做了!恃宠而骄,目无尊长,眼里还有没有规矩?
【众人一脸茫然,互相看着,不知道刘公公为什么突然发这么大的火。】
王二(忍不住问):公公,我们真不知道哪儿做错了,您给个明示吧。
刘公公(指着王二的鼻子):还敢顶嘴?你们到处炫耀,贬低其他艺人,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今天,就得给你们点教训!
【说完,刘公公下令让小太监们对宫束班众人进行责罚,众人被按在地上,挨了一顿板子。疼得他们龇牙咧嘴,但都强忍着没有出声。】
【责罚完后,刘公公甩了甩袖子,带着小太监们离开了。宫束班众人艰难地爬起来,满脸委屈和愤怒。】
李四(咬着牙,气愤地说):这肯定是有人在背后使坏,我们什么时候说过那些话了?
王二(揉着屁股,一脸懊恼):都怪我,那天表演完是有点得意忘形了,可也没说那些冒犯人的话啊。
张三(叹了口气,无奈地说):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咱们被人算计了。以后行事可得小心点,不能再给人可乘之机。
【众人默默点头,心中满是不甘和担忧,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
第五幕:化解危机
时间:几日后
地点:皇宫花园
人物:宫束班众人、一位善良的宫女、皇帝
【幕启:皇宫花园,景色宜人,花草繁茂。宫束班众人在花园一角练习耍花坛,他们的技艺越发娴熟,动作流畅而精彩。】
【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众人抬头一看,原来是皇帝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散步至此。】
皇帝(饶有兴趣地停下脚步):这不是上次表演耍花坛的那群小伙子吗?今日怎么在此练习?
张三(连忙跪地行礼,众人也跟着跪下):回陛下,我等闲暇之余,便在此练习技艺,望能有所精进,为陛下献更精彩表演。
皇帝(微笑着点头):好,好,起来吧,就在这儿表演一番,让朕瞧瞧你们的进步。
【宫束班众人不敢怠慢,立刻开始表演。他们拿出看家本领,将耍花坛的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花坛、大缸和酒瓮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旋转自如,配合默契,让人眼花缭乱。】
皇帝(看得目不转睛,不时鼓掌叫好):妙,妙啊!你们这技艺真是越发精湛了,不愧是朕看中的艺人。
【表演结束,众人再次跪地谢恩。这时,一位善良的宫女犹豫了一下,上前几步,跪地说道。】
宫女(壮着胆子):陛下,奴婢有话要说。宫束班众人都是忠厚老实之人,之前被责罚实属冤枉。是有人嫉妒他们得宠,在刘公公面前搬弄是非,才让他们受了委屈。
【皇帝听后,脸色一沉,眼神中透露出威严。】
皇帝(冷冷地说):竟有此事?来人,传刘公公。
【很快,刘公公匆匆赶来,看到皇帝脸色不好,心中暗叫不好,赶紧跪地请安。】
皇帝(怒声问道):刘公公,你可知罪?有人在朕面前告状,说你听信谗言,责罚了无辜的宫束班众人。
刘公公(吓得浑身发抖,连忙磕头):陛下,老奴知错,老奴是被小人蒙蔽了双眼,一时糊涂,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冷哼一声):哼,糊涂?身为内务府总管,如此不辨是非,滥用职权,该当何罪?来人,将刘公公拖下去,杖责五十,以儆效尤。至于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也一并严惩。
【刘公公被拖下去,其他心怀不轨的艺人也被抓了起来。宫束班众人心中的委屈终于得以洗刷,他们感激地看着皇帝。】
张三(激动地说):陛下圣明,为我等做主,我等定当肝脑涂地,报答陛下恩情。
皇帝(摆摆手):起来吧,以后好好练习技艺,若再有这般冤屈,尽管向朕禀报。
【从那以后,宫束班获得了更多表演机会,他们的耍花坛技艺也越来越精湛,成为了皇宫中最受欢迎的表演团体之一。而他们憨厚老实、坚韧不拔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
第六幕:传承与成长
时间:多年后
地点:皇宫、民间
人物:宫束班众人、新一代耍花坛艺人
【幕启:皇宫内,一场盛大的庆典正在举行。宫束班众人再次登上舞台,他们的动作更加娴熟、流畅,技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台下,皇室成员、大臣们和众多百姓看得如痴如醉,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表演结束后,皇帝走上前,对宫束班众人进行嘉奖。】
皇帝(满脸笑容,赞赏道):你们多年来为宫廷表演尽心尽力,这耍花坛技艺越发精湛,为我朝增添了不少光彩,实乃有功之臣。
张三(跪地谢恩,激动地说):陛下赞誉,臣等惶恐。能为陛下表演,是我等的荣幸,日后定当更加努力。
【从皇宫出来后,宫束班众人决定将耍花坛技艺传至民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他们来到民间,开设了耍花坛的教习场所,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学习。】
【在教习场所,宫束班众人耐心地教导着新一代的耍花坛艺人,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老师傅(拿起一个花坛,示范动作,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耍花坛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传承。你们要用心去学,把它发扬光大。
【新一代艺人认真地听着,眼神中充满了对这门技艺的热爱和渴望。他们跟着宫束班众人刻苦训练,尽管训练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汗水,但他们从未放弃。】
年轻艺人甲(累得气喘吁吁,但满脸坚定):师傅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学好这门技艺,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在宫束班众人的悉心教导下,新一代耍花坛艺人的技艺逐渐成熟。他们不仅继承了宫束班的精湛技艺,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和想法,使耍花坛这门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几年后,新一代耍花坛艺人登上了民间的舞台,为百姓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他们的表演赢得了百姓们的喜爱和赞誉,耍花坛这门技艺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而宫束班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依然关注着耍花坛技艺的发展。看到新一代艺人茁壮成长,他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李四(看着舞台上的新一代艺人,感慨地说):咱们的心血没有白费,这耍花坛技艺后继有人了。
王二(笑着点头):是啊,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当年的我们,希望他们能把这门技艺一直传承下去,越走越远。 】
【在夕阳的余晖下,宫束班众人和新一代耍花坛艺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心得。欢声笑语中,耍花坛这门技艺的传承之火,在明朝的大地上继续熊熊燃烧 。】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艺之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