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微光尚未完全驱散矿洞内沉积的黑暗,云舒却觉得自己的思维世界从未如此刻般亮如白昼。她几乎是扑到那堆灰扑扑的“吸能苔藓”前,动作轻柔却迅疾地拿起一块,指尖传来苔藓表面微凉湿润的粗糙触感。这种在矿区随处可见的低等植物,因其能微弱吸收弥漫在空气中、对常人有害的金属性能量杂质而存活,通常只被矿工用来粗略擦拭工具上的泥垢,或是如她之前一样,作为最廉价、易得的清洁材料。
以往,她的注意力被那些能量澎湃的主材所吸引,完全忽略了这看似充当背景板的“辅助角色”。但梦中那一道灵光的闪回,以及此刻指尖精神力反馈回来的、对其内部微观结构的细微感知,让她骤然惊觉——自己之前犯了一个何等巨大的、近乎盲目的错误!她将一丝凝练的精神力如探针般,小心翼翼地深入苔藓纤维的内部。那看似杂乱无章的构造,在微观层面,竟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高度有序的、近乎完美的蜂窝状结构!每一个微小的“蜂巢”单元,都在自发地、缓慢地吞吐着微弱的能量流,并非蛮横地吞噬湮灭,更像是……一种高效的、具有弹性的缓冲与过渡!
“缓冲……过渡……”云舒喃喃自语,每一个音节都因内心的激动而微微颤抖。脑海中仿佛有亿万道雷霆同时炸响,照亮了所有此前被困在迷雾中的思维路径!她猛地转身,如同旋风般冲回那堆积如山的失败记录石板前,目光如电,飞速扫过那些描述能量剧烈冲突、瞬间湮灭的冰冷字句。“我错了……我一直试图用精神力强行搭建一座‘桥梁’,直接连接两个天生的对立面,却忘了,再坚固的桥梁,也需要一个能够吸收、化解巨大冲击力的‘柔性地基’!”
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瞬间闯入她的脑海:这就像试图将最烈的酒与最淡的水混合。直接倾倒,结果只能是相互稀释,平淡无奇。但若先将烈酒注入粘稠醇厚的蜂蜜之中,让蜂蜜的温润包裹住烈酒的刺激,再将其缓缓融入清水,便能得到一杯入口甘甜、后劲却绵长凶猛的绝品!那看似平凡的蜂蜜,在此刻,就是不可或缺的、神奇的“缓冲层”!
“吸能苔藓的这蜂窝结构……不就是天然的、微观层面的、活生生的‘蜂蜜’吗?!”她的心脏狂跳如擂鼓,几乎要撞破胸腔。之前的“能量桥接”模型,大方向或许没错,但模型的根基缺失了最核心的一环——一个能够承受初始冲击、进行能量再分配的“缓冲层”!她一直试图用自己的精神力去硬抗、去充当这个角色,但个人的精神力再强,在面对两种本质狂暴的能量于瞬间产生的极致冲突时,也显得过于“刚性”和“脆弱”,如同用玻璃去抵挡陨石冲击。
她毫不犹豫,立刻摒弃了之前所有基于旧模型的复杂推演。找出一块表面相对平整光滑的大型石板,以精神力凝聚指尖,将其化作最锐利的刻刀,开始重新构建理论模型。她画出了代表“甜蜜”基质的、柔和而包容的光团,代表“怒火”因子的、凝练而暴烈的核心。然后,在两者之间,她精心描绘了一个由无数完美六边形蜂窝结构紧密排列而成的、充满弹性与吸附性的中间层——她将其命名为“生物质能动缓冲界面”!
“思路必须彻底转变!不是粗暴的桥接,而是……精细的包裹、渐进的渗透、最终实现精准可控的瞬间释放!”云舒的眼睛越来越亮,仿佛有星辰在其中诞生、燃烧,“以经过特殊处理、最大化激发其能量亲和性与结构可塑性的‘吸能苔藓’提取物为基础,构建缓冲层。首先,让相对温和的‘甜蜜’基质与缓冲层充分、均匀地融合,稳定并增强其结构。然后,将‘怒火’因子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分成无数个微小单元,多点、分散地注入缓冲层内部的蜂窝单元之中!利用蜂窝结构天然的隔离效应,将原本一团整体的狂暴能量,分割、包裹成成千上万个独立的、微小的‘能量囊泡’!”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进行着庞杂的心算:“如此,在静止状态下,‘怒火’被完美隔离、缓冲,与‘甜蜜’相安无事。一旦使用,外层的‘甜蜜’被目标快速吸收,会导致缓冲层结构失去平衡开始崩解,那成千上万的微型‘怒火囊泡’便会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瞬间产生连锁破裂反应……其叠加释放出的能量,将远超简单的1+1=2,而是几何级数的恐怖增长!甚至,缓冲层本身的材料,若能参与最终的能量反应,还能额外增加破坏力……”
这个全新的“微囊包裹爆破”理论模型,彻底颠覆了之前的“调和”思路,转向了更具欺骗性、也更危险暴烈的“陷阱”式攻击!
理论构建完成,接下来便是争分夺秒的实证。她选取了一小块品质最为均匀、活性最佳的吸能苔藓,以精神力小心萃取其中的活性物质,得到一小瓶色泽淡灰、带有微弱能量波动、质地类似胶水的液体。然后,她重新配制了微量的“甜蜜”基质(此次换用了能量属性更纯净、更易控制的“月光苔”提取液),将其与苔藓萃取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精神力的精细控制下,让它们缓慢交织、渗透,最终形成一层均匀、稳定、半透明的凝胶状薄膜。
最关键、最考验掌控力的一步到了:注入“怒火”因子(此次选用了经过进一步提纯、能量更为凝聚稳定的地炎晶粉末)。云舒的精神力前所未有的集中,甚至在她周身形成了微弱的气流漩涡。她将精神力分化成数百缕、比发丝还要纤细的透明丝线,如同操纵着数百支最精密的纳米注射器,牵引着微乎其微的“怒火”能量点,精准无比地、依次刺入那层凝胶缓冲层的各个蜂窝单元中心。
这个过程缓慢至极,对心神的消耗巨大。她的额头不断沁出细密的冷汗,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但她的眼神却沉稳如万年寒冰,手指没有丝毫颤抖。
当最后一粒暗红色的“怒火”能量点被成功注入、包裹,云舒深吸一口气,极其缓慢地撤去了大部分用于维持外部稳定的精神力。
时间一秒、两秒、三秒……寂静在矿洞中蔓延。
没有预想中的爆炸!没有能量湮灭的闪光!没有一丝一毫异常的能量波动!
在那片不到指甲盖大小的、微微颤动的透明凝胶块中心,那些被完美包裹的暗红色“怒火”能量点,如同无数只被封印的、沉睡的微缩恶魔之眼,静静地悬浮在散发着柔和月白色光晕的“甜蜜”缓冲层之中。两者之间,竟然维持住了一种极其脆弱、却又真实不虚的、动态的平衡!甚至隐隐约约,散发出一股奇异的、甜腻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辛辣、令人下意识心生警惕与悸动的气息!
成功了!虽然是微观尺度下、仅维持了三秒的短暂稳定,但确确实实,是“甜蜜”与“怒火”这两种狂暴能量的首次、非毁灭性的共存!
云舒没有欢呼,甚至没有露出明显的笑容。她强行压抑住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激动与狂喜,如同最冷静的观察者,小心翼翼地用精神力将那粒成功的样本隔绝、封装、保存起来。然后,她才迅速拿起尖锐的石片,因极度兴奋和长时间精神紧绷而微微颤抖的手,在石板上刻下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有力、如凿如刻:
“新历1374年,霜月第二十五日,辰时初。基于‘能量缓冲层’及‘微囊包裹爆破’新理论,使用月光苔基质、吸能苔藓缓冲剂、地炎晶怒火因子,首次实现微观尺度下,长达三秒的能量稳定共存!新理论方向验证正确!核心配比区间已初步锁定!”
刻完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记录,她才允许自己长长地、彻底地舒出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身体一软,几乎虚脱般靠在岩壁上,但嘴角却难以抑制地向上弯起一个疲惫却无比真实、充满成就感的弧度。她凝视着那粒在荧光下闪烁着微弱光芒、内部却蕴含着可怕力量的小小微光,眼中闪烁的,不再是绝境中求生的疯狂,而是属于真正的探索者、在无尽黑暗中亲手开辟出一条新道路后,那坚定而灼热的、足以照亮前路的光芒。
她知道,最黑暗、最迷茫的时刻已经过去。虽然距离制造出具备实用价值的成品,还有漫长而艰辛的优化之路要走,但通往“甜蜜怒火”这座禁忌宝库的大门,已经被她以智慧和毅力,撬开了一道坚实的缝隙。
真正的风暴,即将在这简陋不堪的矿洞深处,悄然孕育,直至咆哮出世。
喜欢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