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军营。
李之龙接过圣旨后,即刻击鼓聚将,集结一万精锐,准备连夜启程,奔赴福建。
“伯爷,扬州防务全赖您主持。切记,无天子明诏,纵有变故,大军不得擅离。”
“若有急情,可直通南京联络。”
“将军不必担忧,我虽未曾统领过军队,却也明白军令如山的道理。您只管前去执行任务,扬州这边定会稳妥处置。”
交代完平江伯陈启嗣后,李之龙未作停留,迅速率军离开大营,朝着福建方向疾行。
几乎同一时间,浙江东南沿海临近福建的地带,骤然掀起动荡。一场声势浩大的民变爆发,参与者逾千人,为首者名叫叶宗留,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江西境内亦不得安宁,虽未形成大规模战事,但零星动乱频发,喊杀声四起,震动乡野。
短短数日,三省交界之地烽火连天,处处可见刀兵之影。
所幸朝中反应迅速,在崔呈秀调度之下,三地卫所尽数组织起来,立即投入镇压行动。
叛乱方才得以遏制,局势未进一步恶化。
李之龙率领一万精锐抵达福州城时,已是风尘仆仆。入城之后,他手持圣旨,以“平贼将军”之名召集全城文武官员议事。
沿途斥候不断回报,他对福建现状已有大致掌握。
当他得知当地卫所官兵竟未主动出击,反而闭门自守、龟缩城池之中,怒火顿生。
不过是些手持农具的百姓,人数有限,竟让正规官军畏如虎蝎?
“宋英!民乱已延续十余日,所过之处焚屋劫粮,你的兵马为何按兵不动?你身为都指挥使,职责何在?”
李之龙性情刚烈,当众厉声质问,毫无顾忌。
宋英猝不及防,被逼得语无伦次,无法回应。
巡按御史柳华见势不妙,连忙出言圆场:
“将军请息雷霆之怒,此举乃众人共议之策。”
“福建内外皆患,既有反民作乱,又有倭寇侵扰,更有邓茂七等巨盗横行海上,兵力捉襟见肘。”
“能守护府县不失,已是竭尽全力。”
“若贸然调兵外出,空虚之处必遭敌袭,一旦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加之抚台大人重病卧床,群僚无主,不敢擅专,唯有奏报朝廷定夺。”
“至于民间防御,我们亦非坐视,已从武库发放器械予民众,令其自保。”
此言一出,李之龙怒意更盛。
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之人。
怯战便罢,竟还将退缩推诿包装成深思熟虑的方略。
“本将军质问的是宋英,你算何人,竟敢越位答话?”
“下官乃福建巡按御史柳华。”
见李之龙点到自己,柳华昂首挺胸,面露傲色地答话。
他心中毫无惧意,一个挂印将军又能怎样?
我乃朝廷文臣,官居御史,谅你不敢动我分毫。
柳华在心底冷笑。
李之龙反倒笑了,世上竟真有这般不知死活之人。
原本只想杀宋英立威,震慑一方,未曾想半路冒出这等跳梁小丑。
“福建闹出如此乱局,你身为监察御史却一无所知,不说是失职,也可谓无能,留你何用?”
“本将军奉旨平叛,受封平贼将军,节制全闽军政事务。”
“你不过七品微员,未得发问便敢插言,还敢与本官同称‘本官’?”
“拖出去,依军法处置,先杖四十,再议其余。”
话音未落,守在门侧的两名士卒立即上前,将尚在惊愕中的柳华架起就走。
柳华顿觉不妙,对方竟不留情面,要施军棍,顿时心生恐惧。
还未及开口争辩,人已被按倒在长凳之上,连腰带都被扯开。
片刻之后,皮肉相击之声伴随着凄厉哀嚎响起。
王阳勃然变色,厉声喝道:
“李之龙!你擅施私刑,逾越职权,本官必奏明圣上,参你一本!”
李之龙冷冷一笑:
“你要上奏便去,本将军随陛下征战漠北时尸山血海都走过来了,岂会怕你几行奏章?”
言语之间锋芒毕露,分明是在警告:我乃天子亲信,你尽管去告,看最后谁能安然无恙。
按察使伍福实在无法坐视,起身劝道:
“将军虽有节制之权,但柳华系文职御史,纵有过错,亦非军属,将军无权擅自惩处。”
他虽与柳华平日并无交情,但同属文官体系,断不能容武将肆意凌辱。
旁边一位千总也低声进言:
“将军,此人终究是文臣,不在军籍之内,若打出人命,将来难向朝廷交代。”
李之龙微微颔首,神色稍缓。
那千总见状,悄悄向门外军士递了个眼神,示意手下留情,莫要下死手。
这时,外头的哭喊渐渐止息。
屋内,李之龙目光一转,再度盯住宋英:
“宋英,本将军方才所问,你尚未作答。”
空气再度凝滞,宋英深吸一口气,早已备好说辞,面上故作镇定。
“事情就是这样定下的,大伙儿都点头同意了,我一个人也改变不了什么。”
“地方上反的人太多,势头压不住,手里的兵少得可怜,只能等朝廷派兵来支援。”
“那你待在这位置上还有什么用?”
“既拿不出办法,又解不了百姓的困苦,帮不上朝廷的忙,占着位置不做事,意义何在?”
话音落下,李之龙当场下令,革去宋英都指挥使一职,暂由自己接掌军务。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