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的风波暂息,但关外的局面仍不容松懈。
那些反复无常、降而复叛的部落,朱由校早已决定不留活口。唯有斩尽杀绝,才能震慑草原诸部,重新立起大明的威严。
眼下漠南草原纷争不断,各部为争夺草场与资源厮杀不休,局势混乱不堪。
这恰恰给了朱由校插手布局的空间。
两百多年来,大明与草原时战时和,从未真正平定。每一次内耗之后,往往都是建奴坐收渔利,攫取最大好处,令人扼腕。
这一局面,朱由校绝不允许重演。大明始终未能如满清一般彻底掌控蒙古,根源在于朝廷长期以来的国策失误,以及对蒙古各部的态度摇摆。
自宣宗时期起,边疆土地便不断被放弃;到了景泰、天顺年间,连主动出击草原的能力都不复存在,只能龟缩防守,任人侵扰。
蒙古诸部的动向,向来以制衡为上策,用外力压制外患,在辽东一带亦是如此行事。
但这种手段的背后,必须依托强大的国势与军威作为支撑。
在正统十四年以前,大明凭借雄厚实力,将塞外各部玩弄于掌中,进退自如,得心应手。
如今情形早已不同,旧日权谋已难奏效。
老奴联合科尔沁多次出兵,接连重创本就衰微的林丹汗,逼得其连漠南王庭都不敢返回,只得率残部北迁,企图依附喀尔喀寻求生机。
其余稍有实力的部落,要么被击溃瓦解,要么俯首称臣,归顺建奴旗下。
自察罕浩特城以北,尽皆落入建奴与科尔沁掌控之中。
燕山以西,漠南东部尚存三卫蒙古,虽已递上归附文书。
朱由校心里清楚,他们不过是畏惧大明尚存余威,迫于形势才勉强低头。
一旦建奴铁骑压境,这些人必会立刻倒戈相向,毫无犹豫。
若真让建奴占据整个漠南草原,局势将彻底逆转,重现崇祯末年之危局。
那时,敌方可弃辽东不顾,绕道草原直扑内地,多耗些时日与代价而已。
大明将再次陷入被动防御,万里长城防线漫长,处处可破,防不胜防。
奴儿哈赤或许眼界有限,但他的儿子黄台吉却不可小觑。
此人乃是满清基业真正的奠基者,远非寻常草莽可比。
若无此人运筹帷幄,制定制度,推行改革,建奴不过是一群逞凶斗狠的边地匪帮。
正是他打下的根基,才使满清具备入主中原的能力与机会。
他对天下大势的洞察,对大明朝廷内外人物性格的把握,几近入骨三分。
其战略格局之深远,远超同时代多数豪雄。
松山一役,关乎两国气运,原本洪承畴胜算颇高。
若非黄台吉奇迹般撑过病榻,亲临调度,结局或可改写。
可历史从无假设,那肥胖如猪的家伙竟挺了过来,在战后才死去。
对于这个死而不僵的敌人,朱由校丝毫不敢轻视。
在整个建奴阵营之中,唯有黄台吉配称为劲敌。
至于奴儿哈赤、多尔衮之辈,在他眼中不过顺势而起的凡俗之徒,既无卓识,也无奇才,不足为虑。
草原中南部的蒙古各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被牢牢掌控,手段要果断,行动要迅速。
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些部落成为一道屏障,守在长城之外。
即便不能主动出击,至少能在敌情传来时及时示警,不至于等到刀兵临境才仓促应对。
他尚不知,黄台吉早已着手布局同样的方向。
黄台吉已看清辽东一时难以得手。
他向老奴进言,将战略重心转向广袤草原。
首要目标,便是统合那些早已四分五裂的漠南蒙古势力。
扩充疆土,积蓄力量,为将来南下图谋大明铺路。
察罕浩特,曾是蒙古大汗所建之城,象征着权力与正统。
林丹汗早在两月前便携家带口仓皇离去。
若非仍有部分人对林丹汗心怀不满,另有黄教信徒长期与其对立,此地恐已彻底荒废。
当黄台吉率正白旗与科尔沁联军抵达时,这座昔日草原上最繁华的“都城”,如今只剩残垣断壁,冷风穿巷。
“你们的选择顺应天意,长生天必将眷顾。从此你们归于大金治下,亦受大金庇护。”
黄台吉立于高台,俯视跪伏于前的蒙古各部代表,语气庄重,神情肃穆。
他言辞恳切,仿佛真是黄教虔诚信徒,一举一动皆合教仪。
此举果然赢得不少黄教信众的敬服。
蒙古人本就崇信天命,见其如此尊奉黄教,便深信不疑。
至于他内心是否真信萨满,是否真心皈依黄教,无人追问。
“愿长生天护佑覆育列国英明汗,护佑大金国运昌隆。大金将士必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有人高声颂祷,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城中。
黄台吉面不改色,心中却暗自得意。
此役几乎未损一兵一卒,便收编十余千户,又得林丹汗旧都,功勋赫赫。
他在心底冷笑林丹汗愚不可及。
偏偏要强推红教,贬抑萨满与黄教,违背传统,失尽人心。
如今流离失所,下落不明,反倒成全了自己。
他对黄教并无真心喜爱,但权势之道,重在表象。
只要装得足够像,便可换来忠诚与归附。
何须计较真假?
大同的巡按御史李源听闻皇帝亲率大军压境,心知大势已去,性命难保,便自行了断。
家人亲族的命运,他已无力顾及。以皇帝的手段,绝不会留下后患。
与其目睹家族覆灭、惨遭凌迟,不如一死了之,图个痛快。
杨洪留在城中的心腹将领们,望见城外数万铁甲骑兵列阵如林,双腿发软,不敢抗拒,迟疑片刻后还是打开了城门。
朱由校毫不迟疑,策马直入城中。
进城之后,立即命曹文诏、茅元仪等人接管城门与军营防务,掌控全城要地。
随即颁布谕令:自即日起,大同城由军队全面接管,百姓不得擅自外出。
凡有违令者,当场诛杀,无需多问。
镇城内的文武官员、基层吏员,乃至地方上有名望的读书人,尽数被拘捕押送。
不流血,不足以震慑边关九镇。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