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祖未婚妻晚晴的那张旧照,被黛用油纸仔细包裹,藏在仓库夹层最隐蔽的缝隙里。它像一束微弱却温暖的光,暂时照亮了这间充斥着伤痛与绝望的避难所。然而,这短暂的宁静,如同暴风雨前压抑的闷热,很快便被更尖锐的危机撕裂。
最先传来不祥预兆的,是陈师傅。他惯常从容的脸上罕见地蒙上了一层阴影,步伐也比往日急促了几分。“黛同志,”他压低了声音,语气凝重,“我们两条用了多年的‘暗线’,昨天和今天,接连失去了联系。约定的安全信号没有出现,备用联络点也没有任何消息。这不正常。”
黛的心猛地一沉。地下工作者的“失联”,往往意味着最坏的情况——被捕,或已牺牲。两条互不关联的线路同时中断,指向一个更可怕的推论:敌人可能掌握了一份并非来自徐文祖的、关于他们部分网络架构的情报。
“知道是哪边动的手吗?”黛强迫自己冷静,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像是76号的手法,干净利落,但…又有点不同,带着点‘樱机关’那种阴狠的劲儿。”陈师傅眉头紧锁,“感觉像是…两边在协同行动。”
这绝非好兆头。76号与“樱机关”虽有合作,但内部倾轧和职能重叠导致的摩擦从未停止。如此“协同”,除非他们掌握了确凿的、足以让他们暂时放下龃龉的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信鸽”及其同党,而黛,作为营救行动的核心,极可能已经进入了他们的交叉视线。
紧接着,鲁明发通过极其冒险的方式,传递来一个更令人心惊肉跳的消息。他没有使用任何固定渠道,而是让一个卖烟的小孩,将一盒“老刀牌”香烟直接塞进了陈师傅常去的一家老虎灶的灶膛里。烟盒内壁,用炭笔潦草地写着:
“‘科赫’画像已分发各队。影佐亲督,查瑞士商贸背景。慎!!!”
化名“伊丽莎白·科赫”的身份暴露了!敌人不仅知道这个身份是伪装的,甚至已经绘制了模拟画像并下发!影佐,那个被“松本”警告过的新锐行动组长,果然将金融线索与这个身份联系了起来,并且效率高得惊人。这意味着,黛之前以“科赫”身份进行的所有活动——潜入三井别邸、进入“丰汇”当铺——都可能已被串联起来,构成了一条指向她真实活动的轨迹。
危机如同冰冷的绞索,正在缓缓收紧。
然而,最让黛感到脊背发凉的,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清理徐文祖那件破烂中山装,准备为他更换从黑市弄来的干净衣物时,她在衣服内衬一个极其隐蔽的褶皱里,发现了几粒比芝麻还小的、已经干涸板结的暗红色胶状物。这不像是血迹,也不像是普通的污垢。她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取下一点,凑近鼻尖,闻到一股极其淡薄、却异常特殊的辛辣气息。
这气味…她一定在哪里闻到过!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是那个伪装成清洁工的日本暗哨!在观察他时,她曾在他标记的垃圾桶附近,嗅到过这种独特的高级日本香烟“Golden bat”的气味!而这种暗红色胶状物,很可能是某种特制的、用于追踪的化学标记剂!敌人可能在囚禁徐文祖期间,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种难以察觉的标记物沾染在了他的衣物上!
(多角度分析:标记物的可怕含义)
1. 追踪功能:这种标记物可能带有特殊气味或化学特性,能被经过训练的犬只或特殊仪器追踪。这意味着,他们从“东亚海事研究所”转移出来的路径,可能并非绝对安全!
2. 身份关联:标记物与那个清洁工(即“樱机关”外围人员)相关联,证实了“樱机关”自始至终都深度参与其中,并且可能掌握着他们不具备的、更隐蔽的追踪技术。
3. 当前风险:虽然他们已经辗转多个地点,标记物的效力可能随时间减弱或因雨水、污垢而干扰,但这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敌人很可能一直在利用这种方式,默默地缩小着搜索范围。
这三条坏消息,如同三支从不同方向射来的冷箭,几乎在同一时间命中靶心。网络受损、身份暴露、可能被化学追踪……黛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迅速坍塌的悬崖边缘,四面八方都是窥视的眼睛。
她立刻采取了最极端的应对措施:
1. 彻底净化:她让陈师傅找来石灰和强效消毒水,对仓库夹层、尤其是徐文祖接触过的所有物品和区域,进行了彻底的喷洒和掩盖,以破坏可能残留的化学标记。
2. 切断联络:她命令陈师傅,立即暂停使用所有已知的联络点和渠道,进入更深度的“蛰伏”状态,非生死攸关,绝不主动发出任何信号。
3. 转移准备:她开始秘密准备第二个、连陈师傅也不知道的应急藏身点,并规划了多条紧急撤离路线,随时准备在必要时带着徐文祖再次消失于上海的地下迷宫。
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的重量压在肩头,每一次窗外异常的声响,都让她的神经骤然绷紧。她看着床上依旧昏迷的徐文祖,他苍白的面容在煤油灯下显得无比安详,仿佛外界的惊涛骇浪都与他无关。这份安详,反而更加刺痛了黛的心。她必须守住这最后的堡垒,不仅为了任务,也为了这份沉重的托付。
《诗经·小雅·小旻》有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此刻的她,正是这种心境最真实的写照。每一步都必须计算精准,每一次呼吸都需小心翼翼。身份暴露的疑云笼罩之下,信任变得奢侈,每一个细微的动静都可能预示着灭顶之灾。
然而,在这极致的危机中,黛的头脑却异常清醒。敌人虽然来势汹汹,但他们的协同、他们的高效,恰恰说明他们急于求成,或许是因为“鸫鸟”计划受到了某种阻碍,或许是他们内部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既是危险,也可能蕴含着机会。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那片《牡丹亭》残页和记录着金融密码的纸条。敌人的步步紧逼,反而让她更加确信,这两样东西是打破僵局的关键。必须尽快找到那本书,破译最后的秘密,化被动为主动。
夜深了,仓库外万籁俱寂,但这寂静却比任何喧嚣都更令人不安。黛吹灭了煤油灯,让自己完全融入黑暗,只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在虚空中熠熠生辉,警惕地捕捉着任何一丝风吹草动。身份暴露的疑云并未散去,但她已做好了在风暴眼中继续周旋的准备。这场猫鼠游戏,进入了最残酷、也最考验意志的阶段。
喜欢沪上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沪上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