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穴内的空气凝重如铅,微弱的光源来自“燧石”手中一支老旧的冷光棒,映照着她和队员们饱经风霜却线条硬朗的脸庞,也映照着李琟眼中那无法完全掩饰的审视与警惕。获救的庆幸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不安——与“基石”的联合,究竟是绝处逢生,还是才出狼窝,又入虎穴?
“‘静滞力场’正在扩张,”代号“黑曜”的队员,一个身形精悍、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年轻人,从洞口处缩回身体,压低声音报告,“覆盖范围已超过半径五百米,能量读数持续攀升。常规移动会变得极其困难,并且会留下清晰的能量尾迹。”
“静滞力场”,李琟听说过这种“净化派”掌握的高端封锁技术。它并非简单的能量屏障,而是通过干涉局部空间的物理常数,制造出一种类似时间流速减缓、物质惰性增强的诡异环境。在这种力场中行动,如同在密度极高的粘稠胶水里游泳,不仅速度大幅下降,每一次能量释放(包括生命活动)都会像黑夜中的灯塔一样显眼。
“我们有一条路,”燧石的声音将李琟从凝重的思绪中拉回,她指向那个向下倾斜的漆黑孔洞,“一条早期地质勘探留下的、几乎被遗忘的地热蒸汽管道。管道内部高温、高压,且充斥着紊乱的能量辐射,能有效干扰‘静滞力场’的扫描和压制效果。但环境极其恶劣,而且……我们不确定管道另一端的情况,地图只标注到‘静滞之心’外围的废弃能量过滤站。”
这是一条险路,但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选择。
“阿诚……他还活着吗?”李琟问出了这个盘旋在心头的问题,目光紧盯着燧石。阿诚是连接他与“基石”的纽带,他的生死,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这脆弱同盟的可靠性。
燧石沉默了一瞬,石穴内的光线在她眼中明灭不定。“最后一次确认信号时,他仍在抵抗,但位置已被包围。”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平静,那是见惯了牺牲的人才有的语调,“他是优秀的‘基石’,知道如何最大化自己的价值。现在,我们的价值,在于把你和坐标送到该去的地方。”
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李琟听懂了其中的含义。阿诚凶多吉少,而他们,这些“基石”,已经做好了成为下一个阿诚的准备。这种基于牺牲的忠诚,让他动容,却无法完全打消他的疑虑。
“我需要知道你们的完整计划,”李琟没有移动,站在原地,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抵达过滤站之后呢?如何突破‘静滞之心’的防御?陈垣现在具体是什么状态?你们对‘净化派’在‘盖亚之骸’方面的进展了解多少?”
他必须确认,这并非一场漫无目的的逃亡,而是一个有着清晰目标和可行路径的行动。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被动地被局势推着走。
燧石与黑曜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对李琟的质疑并不意外。“过滤站有我们早年预设的一个安全屋和部分装备,”燧石解释道,“我们可以稍作休整,并尝试与‘静滞之心’内部可能残存的、未被‘黛’完全控制的自动化防御系统建立有限连接,寻找突破口。至于陈垣……”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我们截获过一些零碎的地脉能量通讯片段,他的意识仍在抵抗,但‘黛’对他的侵蚀和压制非常严重,‘静滞之心’的内部结构也因两者的对抗而变得极不稳定,充满了不可预测的空间褶皱和能量风暴。强行闯入的风险极高。”
“而‘净化派’,”黑曜接口,语气凝重,“他们似乎掌握了一种暂时屏蔽或欺骗‘黛’底层监测协议的方法,否则他们的精英小队无法如此大规模地在地下活动。我们怀疑,他们可能已经部分破译了早期研究员的某些权限密钥,甚至……可能与‘黛’的某个子意识或碎片达成了某种危险的‘默契’或利用关系。”
多角度的信息在此汇聚,描绘出更加凶险的图景。 “基石”有路径,但前路未知且危机四伏;陈垣在坚守,但处境岌岌可危;“净化派”不仅力量强大,还可能拥有更诡异的技术或同盟。这一切,都让李琟手中的坐标芯片,显得愈发重要,也愈发烫手。
“我明白了,”李琟缓缓点头,脸上适时地流露出一种混合着感激与决然的表情,“谢谢你们的救援。我会配合行动,尽快将坐标送到。”他伸出手,做出一个愿意合作的姿态。
这是一个假意的同盟。李琟并未完全信任“基石”,他需要利用他们的知识和路径抵达陈垣附近,但同时,他必须保持绝对的警惕,并暗中准备自己的后手。而“基石”方面,显然也将李琟视为完成终极任务的关键工具,保护他是为了坐标,一旦坐标安全送达,或者出现更优的选择,这同盟的稳固性将经受考验。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有言:“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蛟龙一旦得到云雨相助,终究不是水池中的平凡之物。)李琟此刻便是那亟待云雨的蛟龙,而“基石”提供的路径,便是那风云际会的开端。只是,这风云是助他腾飞,还是将他卷入更猛烈的风暴,尚未可知。
没有更多的言语,行动开始。燧石率先钻入那狭窄的孔洞,李琟紧随其后,黑曜与另一名队员断后。管道内果然如燧石所言,热浪扑面,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臭氧的刺鼻气味,管壁烫得惊人,不时有高温蒸汽从裂缝中嘶鸣喷出,能见度极低。紊乱的能量辐射干扰着感官,连终端屏幕都闪烁着不稳定的雪花。
在这恶劣的环境中,“静滞力场”的影响确实被削弱了,但行动依旧艰难。一行人如同在熔岩河中潜行的火蜥蜴,依靠着“基石”对管道的熟悉和默契的配合,缓慢而坚定地向下、向着“静滞之心”的方向移动。
李琟默默跟随,将每一步踏出的触感、每一次能量波动异常的位置、以及“基石”成员之间那些细微的、无需言语的互动信号,都牢牢刻印在脑中。他不能完全依赖他们。
在穿过一段尤其狭窄、需要匍匐前进的区域时,李琟的手无意中触碰到了管道侧壁一处异常光滑、带有明显人工切割痕迹的区域。借着前方燧石冷光棒微弱的光芒,他瞥见那痕迹似乎构成了一个极其古老的、与他从“奠基之石”记忆中看到的某种警示符号相似的图案。
他的心猛地一跳。这条管道,恐怕并非仅仅是一条地质勘探通道那么简单。它可能承载着更古老的秘密,而这些秘密,连“基石”也未必完全知晓。
假意的同盟在高温与辐射中艰难前行,彼此依靠,又彼此防备。而在他们脚下,在那通往“静滞之心”的深渊之中,更多的未知与危险,正静静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结尾)
同盟的假面于热浪与辐射中维系,彼此的需要暂时压过了深植的怀疑。古老的管道既是希望的捷径,也可能埋藏着连引路人也未曾察觉的古老禁忌。在步步惊心的潜行中,新的发现暗示着更深层的历史与危险。当工具与持钥者各怀心思地迈向最终战场,这脆弱的合作能否经受住前方更为严酷的考验?答案,隐藏在那蒸汽弥漫的管道尽头,隐藏在即将揭晓的、关于“静滞之心”的残酷真相之中。
喜欢沪上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沪上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