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m诊断的正确性,如同在林逸的名字上镀了一层若有若无的金边。虽然不至于让他立刻摆脱住院医的身份,但在抢救区,当他再次提出诊疗意见时,质疑的目光明显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快速的执行和更认真的倾听。实力,是打破层级壁垒最直接的锤子。
然而,林逸并未因此松懈。高健阴冷的眼神、刘振意味深长的审视,以及李德昌死亡谜团带来的无形压力,都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依旧行走在钢丝上。
小讲课的日期日益临近。白天的急诊工作依旧繁忙,林逸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夜晚来进一步完善他的讲稿。他将cpm的案例作为引子,但重点并非炫耀诊断的正确,而是深入剖析了导致初始判断偏离的“认知锚定效应”——即一旦初步诊断形成(如SAh),后续的思维很容易被其束缚,忽略与之矛盾的细微体征。
他引用了更多经过匿名处理的内部案例,从辅助检查的过度依赖到典型症状的思维定式,从时间压力下的决策短路到团队沟通中的信息衰减……他将“误判”从一个个人能力的污点,提升到了一个系统性的、可分析、可规避的科学问题。
“精密操控”天赋在信息处理和逻辑构建上的优势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讲稿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每一个观点都有扎实的案例或理论支撑,语言精准而富有说服力。这已经不只是一次普通的科室分享,更像是一篇浓缩的临床决策优化论文。
这天傍晚,林逸刚处理完一个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正坐在电脑前核对医嘱,陈玥拿着病历本,有些犹豫地走了过来。
“林医生,有个病人……我觉得有点奇怪,想请您看一下。”
林逸抬起头:“怎么了?”
“是个老年女性,八十岁,家属送来时说‘糊涂’加重一天,伴轻微咳嗽。生命体征平稳,血常规和电解质大致正常,胸部x光提示轻度支气管炎。”陈玥将病历递给林逸,“但我查体的时候,感觉她反应特别迟钝,不是那种普通的嗜睡或意识模糊,而且肌张力好像有点高。家属说平时有‘老年痴呆’,但这次明显不一样。”
林逸接过病历,快速浏览了一遍。表面看,确实像一个老年肺部感染诱发意识障碍的常见病例。但他相信陈玥不会无缘无故地提出疑问,尤其是她提到了“肌张力高”这个细节。
“带我去看看。”林逸站起身。
病人躺在留观病房的床上,闭着眼,呼吸平稳。家属在一旁陪着,满脸忧色。
林逸走上前,先进行了常规的神经系统查体。压眶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存在,但确实如陈玥所说,反应速度很慢,是一种近乎“粘滞”的感觉。他重点检查了肌张力,发现四肢的肌张力均呈轻度增高,尤其是颈部,有些僵硬。
“精密操控”天赋悄然运转。他的手指感知着患者肌肉的抵抗感,大脑迅速分析着这种肌张力增高的模式——并非帕金森病的齿轮样强直,也不同于脑卒中后的折刀样痉挛,而是一种相对均匀的、伴有轻微震颤的强直。
他翻开患者的眼睑,仔细观察瞳孔。在光线下,瞳孔收缩的速度似乎比正常要慢上一拍。一个极其隐蔽的体征。
“阿姨最近有没有吃什么药?或者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林逸转向家属,语气平和地问道。
家属努力回想:“药就是平时吃的降压药和阿司匹林,还有……对了,前两天她说睡不好,社区医生给开了点安眠药,叫什么……哎,名字我忘了,是个小白药片。”
安眠药?
林逸心中一动。他再次仔细检查患者,重点关注了口腔和皮肤。在患者舌根部和腋下皮肤,他隐约看到了一些细微的、不典型的皮损和轻微色素沉着。
一个可能性浮现在他脑海。
“可能需要抽血查一个特殊的项目,”林逸对家属说,同时看向陈玥,“急查血锂浓度。”
“血锂?”陈玥愣了一下。锂盐通常是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稳定剂,并非安眠药。
“去开医嘱吧,同时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和血钙。”林逸没有过多解释,但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陈玥虽然疑惑,但还是立刻去执行了。她对林逸的判断已经建立起一种近乎本能的信任。
一个多小时后,化验结果回报:血锂浓度:**2.1 mmol\/L**!(正常治疗范围0.6-1.2 mmol\/L,超过1.5 mmol\/L即为中毒)
“锂中毒!”陈玥看着报告,倒吸一口凉气。她终于明白林医生为什么能发现异常了。那些反应迟钝、肌张力增高、甚至细微的震颤和皮损,都是锂中毒的神经系统和非典型表现!而那个所谓的“安眠药”,很可能是家属记错了,或者是某种含有锂盐成分的、未被规范使用的药物。
“立刻给予生理盐水水化利尿,严密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准备血液透析指征!”林逸迅速下达医嘱。重度锂中毒可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家属在得知真相后,又惊又怕,反复回忆,才模糊记起社区医生好像开的是“碳酸锂”,但他们以为是安眠药,看老人睡不着就给吃了,没想到差点酿成大祸。
一场潜在的悲剧被扼杀在摇篮里。
陈玥看着林逸,眼神复杂。这个病例比cpm更隐蔽,表现更不典型,连她自己都只是觉得“奇怪”,却无法 pinpoint 问题所在。而林医生,似乎总能透过纷繁的表象,直抵疾病的核心。
“林医生,您是怎么想到锂中毒的?”在处理完病人后,陈玥忍不住问道。
“抓住矛盾点。”林逸一边洗手一边说,“‘老年痴呆’基础上的意识障碍很常见,但合并明显的肌张力增高,尤其是这种模式的强直,就不太寻常。家属提及的‘安眠药’是一个重要线索,虽然信息模糊,但提示了药物因素的可能。结合细微的瞳孔反应迟缓和不典型皮损,就需要考虑到特殊药物中毒的可能。锂中毒在急诊不常见,但它的神经系统表现很有特点。”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陈玥知道,这背后是对无数疾病特征的深刻记忆、对体征细节的极致观察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或许就是林医生所说的“带着思考去查体”。
这次成功的诊断,尤其是发生在规培生提出疑问之后,无形中又提升了林逸在科室的声望。连刘振在晨交班时都特意提了一句:“……希望大家都能像林逸医生这样,对病情多一份警惕和深究,不放过任何疑点。”
高健站在下面,脸色更加难看。林逸的风头越盛,他安排的小讲课就越像是一把双刃剑,现在看起来,很可能伤不到林逸,反而会让他更加出彩。
下班后,林逸没有立刻回宿舍。他独自一人走在医院连接主体大楼和行政后勤区域的长廊上。李德昌的死,像一根刺,始终扎在他心里。他需要更多的信息,而常规的医疗记录途径已经无法提供。
他想到了医院的药剂科和医疗废物处理系统。
如果李德昌右手背的针孔真的是非法注射所致,那么使用的药物必然有来源。无论是从药剂科窃取,还是通过其他非法渠道获得,都可能留下痕迹。而注射器之类的医疗废物,按规定需要严格分类回收,但如果有人刻意隐瞒,或许会有异常。
这些地方,不是一个普通住院医能够随意调查的。但他有“精密操控”赋予的超越常人的感知和潜入能力,或许可以一试。
他装作随意散步的样子,靠近了位于地下一层的医疗废物临时储存点。这里气味混杂,光线昏暗,只有几个大型的黄色垃圾桶和锐器盒摆放着。
他屏住呼吸,集中精神,“精密操控”天赋全力作用于感官。他的听觉变得异常敏锐,捕捉着远处传来的脚步声和推车声;他的视觉在昏暗光线下努力分辨着垃圾桶上的标签和密封情况;他甚至试图感知空气中可能残留的、异常的化学气味。
突然,他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走廊另一端传来,伴随着压低的交谈声。
“……必须尽快处理掉……不能留任何尾巴……”
“……放心,那边我都打点好了,记录会抹平的……谁会关心一个突发心梗死掉的老头子……”
声音很模糊,断断续续,但关键词“处理掉”、“记录抹平”、“突发心梗的老头子”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
李德昌!
他立刻闪身躲到一个大型消防柜的阴影里,收敛全部气息。
两个穿着后勤工服、戴着口罩帽子的男人快步走到医疗废物储存点,其中一人警惕地四下张望了一下,另一人则迅速打开一个特定的黄色垃圾桶,从里面取出一个不起眼的黑色小塑料袋,快速塞进自己的工具包,然后两人迅速离去。
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动作干脆利落,显然是早有准备。
林逸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他看得分明,那个被取走的黑色塑料袋,与他平时见过的标准医疗废物袋完全不同!
那里面装的是什么?是销毁证据吗?
他不敢贸然跟踪,那两人明显不是普通的后勤人员。他牢牢记住了那两人的体型特征和离开的方向。
回到宿舍,林逸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李德昌的死,果然有问题!而且背后牵扯的,可能远不止是简单的医疗失误,更像是有组织的掩盖和犯罪。
他原本只想完成任务,获得天赋,超脱轮回。但现在,一个无辜者的非正常死亡,以及可能隐藏在白衣下的黑暗,让他无法置身事外。
“精密操控”天赋……或许,它在这个世界的作用,不仅仅是救死扶伤,更在于揭开迷雾,惩戒罪恶。
小讲课在即,高健虎视眈眈,“神圣之手”大赛资格亟待争取,而现在,又多了一个危险的调查。
林逸感到肩上的压力骤增。但他眼中闪烁的,不是畏惧,而是更加坚定的光芒。
喜欢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