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讲课的成功,如同在林逸周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质疑和轻视的目光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同事间主动的请教和护士们更高效的配合。就连副主任刘振,见到他时笑容也真切了几分,偶尔还会就一些疑难病例征求他的意见。
“神圣之手”大赛急诊科内部推荐选拔的通知,也终于在科室公告栏贴出。报名条件除了基础资质,明确要求“具备突出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近一年无重大医疗差错”。选拔方式包括技能考核和病例评审。
林逸知道,他距离目标又近了一步。但高健阴郁的眼神和保卫科那通电话带来的寒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
他必须加快速度。
利用刚刚建立的声望和带教身份带来的便利,林逸的调查变得更加大胆,但也更加精巧。他不再仅仅依赖电子病历系统,开始有选择地与不同班次的护士、甚至负责病历质控的文员进行“学术性”交流。
他以“完善死亡病例讨论,提升诊断思维”为由,向几位资深护士请教她们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死因有些意外或蹊跷”的病例。这种方式既能获取信息,又不会引起过度警觉。
同时,他重点关注了药剂科。他打着“准备大赛,需要深入了解特殊药物应用”的旗号,多次前往药剂科,与负责高危药品管理的药师聊天。他不再泛泛而谈,而是有指向性地询问某些特定药物——比如,能迅速引起心脏骤停,且代谢快、难以追溯的药物——的库存管理、领用流程和近期使用情况。
他的问题看似出于学术好奇,但每一个都经过精心设计,试图在不暴露意图的前提下,触碰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
“精密操控”天赋在人际交流和信息套取上也发挥了作用。他能精准地控制自己提问的语气、时机和角度,引导对方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有价值的信息。他能敏锐地捕捉对方眼神的细微闪烁、语调的瞬间变化,从而判断信息的真伪和深浅。
这天下午,他正在护士站电脑前查阅资料,负责后勤运送的一位老师傅推着仪器车经过,随口抱怨了一句:“现在这医疗垃圾处理也越来越麻烦了,分类细得很,还总有人不按规定乱扔,我们收拾起来也费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林逸心中一动,状似随意地接话:“是啊,特别是那些针头注射器,更要小心。前两天我好像听说,有病人把什么不该扔的东西混进普通垃圾了?”
老师傅停下脚步,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尤其是晚上,监控死角多,有时候真发现少了点什么,或者多了点什么不该有的,查都没处查去。前阵子不就……”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什么,警惕地看了林逸一眼,讪笑一下,“哎,我也就瞎抱怨,林医生您忙,您忙。”说完,推着车匆匆走了。
前阵子不就……?
后面没说完的话是什么?
林逸几乎可以肯定,老师傅指的是李德昌死亡那晚,医疗废物储存点发生的异常!后勤人员之间,显然有一些未被记录的、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
这条线索虽然模糊,但指向性明确——那晚的事情,并非无人知晓,只是被某种力量压制了下去。
另一方面,通过对近期死亡病例的持续筛查,林逸又发现了第三例可疑病例。一个因“重症肺炎”入院的老年男性,在病情看似稳定时突然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护理记录中,家属曾提及患者入院前曾在某私人理疗机构接受过“营养静脉注射”。
三个病例了。
李德昌(疑似非法注射)、心律失常中年男性(私人诊所注射)、重症肺炎老年男性(私人理疗机构注射)。
共同点:都有院外不明静脉用药史;都表现为快速、难以逆转的“心源性”死亡;死亡前都存在细微、非特异性的生命体征异常波动。
这绝不再是巧合。这是一系列有预谋的、利用医疗手段伪装的谋杀!或者,至少是极其恶劣的、为某种目的(比如非法器官移植?非法药物试验?)而进行的非正常死亡!
凶手(或团伙)利用医院作为掩护,将受害者送入急诊,制造自然死亡的假象。他们能精准地使用药物,能避开或干扰监控,能抹平医疗记录上的疑点,甚至能影响保卫科的调查方向……
这个对手,能量不小。
林逸感到背脊发凉。他面对的,可能是一个盘踞在医院内部或与之紧密勾结的犯罪网络。
他需要更直接的证据,比如,那个被取走的黑色塑料袋里的东西,或者,能够直接指证凶手的影像、物证,又或者,找到那个将受害者送入医院的“入口”——那个私人诊所或理疗机构。
直接接触家属风险太高,容易打草惊蛇。他决定从内部监控和药品流向这两个相对隐蔽的环节寻找突破口。
他找到信息科一位相熟的工程师,以“研究抢救流程优化,需要调取部分区域人流量和物资流动数据”为名,申请查看地下一层部分公共区域(非直接监控画面,而是经过处理的流量热力图和时间段分析)的历史数据。他希望从中找到那两名可疑人员更清晰的活动规律。
同时,他加大了对药剂科的“拜访”频率,重点关注那几种可疑药物的领用记录。他试图找出,是否有某个医生或科室,在特定时间段内,异常频繁地领取这些药物,或者领取量与常规使用量严重不符。
这是一场无声的狩猎,猎人与猎物的身份在迷雾中模糊不清。
这天晚上值班,急诊科相对平静。林逸在处理完几个发烧腹泻的病人后,坐在医生办公室整理思路。陈玥在一旁看书,偶尔抬头看看他,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林逸头也不抬地问。
陈玥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林医生,我感觉……你最近好像压力很大。是不是因为高医生,还是……保卫科那边?”
林逸停下笔,看了她一眼。这个女孩很敏锐。“没什么,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他不想把她卷入危险。
“林医生,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尽管说。”陈玥眼神真诚,“我知道我能力有限,但跑跑腿,查查资料还是可以的。”
看着她清澈而坚定的目光,林逸心中微微一动。或许,一个完全信任他、且不易被怀疑的规培生,能在某些环节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但他立刻压下了这个念头。太危险了。
“做好你自己的事,就是最大的帮忙。”林逸语气缓和了一些,“把基础打牢,比什么都重要。”
陈玥有些失落,但还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就在这时,救护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宁静。
“准备接诊!群体伤!车祸,至少五人!”分诊台的广播急促响起。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紧绷。所有医护人员立刻起身,冲向抢救区。
很快,平板车推着伤员接踵而至。哭喊声、呻吟声、医护人员的指令声混杂在一起。颅脑损伤、多发骨折、腹腔内出血……典型的重大交通事故伤。
林逸立刻投入抢救,指挥陈玥和其他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联系相关科室急会诊。他的指令清晰、果断,动作迅捷而精准,在这种混乱的场面下,如同定海神针。
高健也参与了抢救,他负责另一个重伤员,但显然不如林逸这般游刃有余,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在为一个股骨开放性骨折合并休克的年轻女孩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林逸再次展现了“精密操控”的威力。在伤员因疼痛和恐惧不断挣扎的情况下,他依旧一针见血,快速建立了生命通道。
忙碌持续了近两个小时,重伤员都被妥善安置和转运后,抢救区才稍微缓和下来。医护人员们都累得几乎虚脱。
林逸靠在墙上,喝了口水,缓解着喉咙的干渴。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暂时忘记了调查的压力。
就在这时,他无意中瞥见,刚刚清理完污物、推着处置车离开的一个后勤工人的侧影,似乎有些眼熟。
矮壮的身材,走路的姿态……
是那晚在地下室,两个可疑人员中的一个!
林逸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立刻放下水杯,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那名工人推着车,没有去地下一层,而是走向了通往门诊大楼的另一条连廊。
他要去哪里?
是正常的日常工作,还是……又一次秘密行动?
林逸深吸一口气,将疲惫感强行压下,保持着安全距离,悄然跟了上去。
夜色深沉,医院走廊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前方的身影,可能连接着真相的核心,也可能通向更危险的陷阱。
但他没有犹豫。
喜欢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