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猛然喝止,如坠冰窟般浑身颤抖。那肆虐的杀意瞬间消散。
\"是天策军!\"
\"领军的...是李靖将军!\"
这支威震天下的铁军,曾随当今圣上血战四方。而素有\"军神\"之名的李靖,统兵之能更令人闻风丧胆。面对这支虎狼之师,世家豢养的护卫形同婴孩。
李靖冷眼扫过众人兵器:\"尔等持械横行街市,是要 吗?\"声若雷霆。
王洪汗如雨下,急中生智:\"我等正在追捕江洋大盗!此贼杀害我家管家,劫掠财物,特来缉拿!\"
这本是无稽之谈,但李靖一时竟难辨真伪。他目光锐利如鹰:\"既如此,速带本将勘察现场!\"
王洪暗自咬牙,低声吩咐心腹:\"去,处理掉管家。\"为保全太原王氏,这位忠心耿耿的老仆注定要成为弃子了。
\"都是李靖逼的!\"
\" 后定会补偿你!\"
\"管家放心,你的妻女由我来照顾!\"
......
李靖踏入太原王氏的庄园,目睹管家尚有余温的尸首,只能无奈撤兵。
这场世家与朝廷的较量,终究以相互妥协告终。
此时李沐全然不知这些纷争,只见书铺门前多了两列持械守卫。
他微微颔首,心中已有计较。
\"又是天策军!\"
\"看来我的行动已被老李知晓。这天策军定是他动用关系请来的帮手。\"
\"老李倒是有心了!\"
李沐明白自己低价售书之举必然惹恼世家,但他自信尚能应对。
他却未料到世家的反扑竟如此凶猛。若非天策军与李靖出手,后果实难预料。
李沐将功劳归于老李,倒也合情合理。
\"我所做一切皆为大唐!\"
\"老李动用些关系助我,也是理所应当!\"
\"只不知我的名字是否传入李世民耳中。那可是千古一帝唐太宗啊!\"
\"不知何时方能亲眼得见这位传奇人物!\"
李沐在大唐的征程仍在继续......
李沐的书铺始终平安无事。
这也不足为奇——当朝天子亲自坐镇,谁敢造次?
在天策军与李靖的协助下,李沐的售书大业平稳推进。
长安城内乃至关中各地的百姓,几乎都购置了书籍。
虽然多数人不识字,购得书籍也只能供奉于祖先牌位之侧。
但那颗期盼子孙读书明理的种子,已深深埋入每个家庭。
每每购得书籍,父亲便领着儿子向祖先虔诚叩首。
\"多谢李小郎君赐书!\"
\"祖宗庇佑,让我王家能出个读书人!\"
长安百姓皆知书铺主人姓李,却不知其名讳来历。
尽管如此,众人对李沐的崇敬之情已然无以复加,甚至将他与神明并列。
祭拜完毕,父亲总要训诫儿子:
\"你小子命好,赶上李小郎君降世!\"
\"日后定要用心读书!\"
\"家里供的这本书务必学会!为父这就去给你寻开蒙先生!\"
一时间,关中地区拜师开蒙之风大盛,识字先生竟成稀缺之才。
人们这才真切体会到读书识字的艰难。
普通家庭无力购置更多书籍,只得反复研读供奉的那一本。
这竟造就了大唐一批各有所长的专才:
有人精研九章算术,成为后勤能手;
有人专攻论语,持守仁义之道;
有人钻研墨子,终成名匠;
更有人醉心淮南子,竟成炼丹专家!
这些人才日后为李沐带来莫大助力,更让大唐文明百花齐放。
命运之奇妙,实在令人叹服!
而李沐低价售书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许多机敏的商人发现李沐仅售二十文一本的书籍,纷纷前来大批采购,转运至中运、江南乃至塞外、岭南等地倒卖。
尽管商人们抬高价格赚得盆满钵满,却也在无意中帮李沐将书籍推广至各地,让偏远之地的百姓接触到知识与文明。
李沐对此早有预料,因而任由商人大量购书,既不设限也不提价。
看着书铺中的书籍一批批售罄,铜钱一箱箱堆满,李沐的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好!很好!”
“造纸与雕版印刷,果然做对了!”
“以我的先进工艺和流水线生产,即便每本只卖二十文,仍能净赚十文!”
“既能普惠大众,又能大赚其利,实在是两全其美!”
穿越而来的李沐在系统辅助下掌握了诸多技艺,但他对财富并无过多渴求。他赚钱,只是为了继续钻研工艺。
因此,即便懂得制作玻璃及其他奢侈品,他也极少动手——那些东西只能从世家大族口袋里掏钱,毫无意义。
李沐真正的目标,是改变整个大唐,让盛世更早到来,更上一层楼!
如此,才不负穿越一场!
之前的红薯推广,如今的低价售书,皆出于此心。
而李沐未曾察觉的是,此次售书不仅点燃了百姓的读书热情,激起世家与朝廷的又一次交锋,还惊动了一位特殊人物——李淳风!
听闻李沐“让天下百姓皆能读书”的宣言,又亲眼见到低价书籍畅销,几乎家家户户皆有藏书,李淳风欣喜若狂,大醉三日。
酒醒之后,他仍大笑不止。
“妙!实在是妙!”
“不想大唐竟出了如此人物!”
“有此人在,大唐国运至少可延百年!”
李淳风学识渊博,精通易数命理,与袁天罡共推的 更是窥破天机,玄妙莫测!
此刻,他推演星象后,对李沐……
---
李淳风卜算完毕,不再迟疑,径直入宫求见李世民。
如今他官居太史令,虽职位不高,却掌观天象、定历法之权。太史局日后另有一名——钦天监!
在这天人感应盛行的时代,星象变化牵动国运。李世民贵为天子,对天象尤为重视,闻李淳风求见,立刻召入。
“臣李淳风,参见陛下!”
李世民神色凝重:“爱卿有何要事?”
他生怕天象又生异变。
李淳风却展颜一笑:“陛下,大喜!天大的喜事!”
大唐出了一位不凡之人,便是那卖书的少年郎,圣上可曾知晓?
李世民心中微动,未曾料到李淳风竟会主动提及李沐!
他暗自欣喜:莫非李淳风已看出此子乃天降之才?
虽思绪翻涌,李世民面上仍不动声色,沉稳道:
\"朕自然知晓!\"
\"此子之事,朕一直留心。\"
李淳风亦是一惊,原以为这少年郎不过是寻常之人,不想早已入 之眼!
如此甚好,他接下来的话便更易开口了。
\"陛下,少年郎低价售书,惠及天下学子,使大唐文风更盛!\"
\"另有那红薯异宝,今岁丰收,解万民饥寒之苦!\"
\"大唐国运,因此大振!\"
提及红薯,李淳风眼中难掩赞叹。此物一出,天下再无饥馑之忧,实乃无上功德!
李世民见他如此神色,心中愈发得意。
\"说起红薯,此物亦是李沐所献。\"
李淳风闻言神色骤变,指节微掐,再算天机。
\"天赐圣贤!此乃天赐圣贤啊!\"
\"大唐得此人物,实乃陛下洪福!\"
李世民笑意更浓,心中暗自思忖:
『天生圣人?亦是朕的血脉!』
不过这话他自然不会宣之于口。如今李沐功劳越大,他反而越不敢公开其身份。
毕竟,\"天降圣贤\"与\"皇子\"双重身份若同时现世,必引八方震动。
为保李沐周全,暂且秘而不宣方为上策。
\"嗯,朕明白。\"
\"朕已遣人暗中护卫,爱卿不必忧心。\"
李淳风见君王早有安排,便不再多言。他整衣肃立,正色道:
\"陛下,今有红薯济世,文教大兴,盛世之兆已现!\"
\"又逢中沐将至,月满人间,正宜与民同乐,共聚民心!\"
\"臣请陛下下旨:令举国共庆中沐,赏月祭天;长安城解除宵禁,许百姓彻夜欢庆!\"
李世民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朗声笑道:
\"妙极!\"
\"与民同乐,共度佳节!\"
\"朕竟未想到此举!\"
他拍案称善,神情欣然。
自登基以来,内忧外患不断,如今局势渐稳,世家势弱,正是安定民心之时。
若借中沐盛会彰显太平气象,既可凝聚万民之心,又能震慑四方。
更何况,他登基数载,还未曾真正放松过。此番佳节,正好与众同欢!
\"甚好!\"
\"李卿此议,深得朕心!\"
\"准奏!\"
长安城即将举办中沐盛会的消息,很快传遍大街小巷,万民欢腾。
无需朝廷下令,百姓们早已自发筹备起来。
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大唐的子民实在压抑太久了!
隋末动荡以来,人们何曾过过安稳日子?更别说举办什么庆典了。如今圣旨下达,要举国欢庆,怎能不叫人欣喜若狂?
\"陛下圣明!\"
\"这中沐盛会定要办得风光!\"
\"天下同乐,盛世将至啊!\"
长安百姓热情高涨,转眼间就做足了准备。中沐古已有之,但习俗尚未完全定型。家家户户门前挂起彩灯,置办新衣,备齐瓜果供品,准备拜月赏月。
最热闹的当属街头艺人的表演。喷火、变脸、踩高跷,甚至胸口碎大石,五花八门的绝活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这些\"奇人异士\"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当然,这些市井把戏,自命清高之人是不屑一顾的。
\"不过是些江湖杂耍,有什么好看的?\"
\"听闻醉月楼要举办盛会,邀请各楼头牌献舞呢!\"
\"还要请来乐师大家,合奏名曲!\"
\"之后更有诗会,优胜者可与佳人促膝长谈!\"
喜欢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