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屋暖暖。\"
李沐引她入内,厅中罗通正与长乐、王婉诵读诗书。
\"罗通,你姐姐来了。\"
\"先歇会儿吧。\"
长乐闻言雀跃,拉着王婉奔向院中雪地。
......
听闻李沐备了惊喜,罗贞眸光微动,颊边泛起红晕。
\"李公子...\"
\"这是在邀我么?\"
她本就对李沐怀有别样情愫,此刻更添欣喜。素来大方的她当即应允:\"好,我且看看是何惊喜。\"
二人并肩而行,罗通望着他们背影,隐隐觉得异样。
\"姐姐和师父...\"
\"怎这般默契?\"
年幼的他尚不解其中深意,转眼又埋首书中。
雪径上,罗贞轻触飘雪,好奇道:\"惊喜在何处?\"
李沐笑而不答,引她转入后园——
\"请看。\"
满园桃枝绽红,白雪黑桠间,粉瓣灼灼生辉。暗香浮动时,罗贞怔然止步。
\"寒冬怎有桃花?\"
\"这香气也不似寻常桃花...\"
见她惊喜模样,李沐心中暗悦,却只反问:\"为何不猜是梅花?\"
寒冬腊月,园中竟有桃花盛开。
罗贞抿唇一笑,眼波流转间更胜春色。
\"李公子莫要欺我无知。\"
\"红梅虽傲雪,总要挨到年关才开。腊梅倒是早些,却是金黄模样,哪来这般 颜色?\"
她细辨花形,不由暗自惊叹。素手轻抚枝头,忽觉触感有异——那所谓的桃花,分明是烛泪凝成的精巧造物。
\"原是蜡制!\"罗贞指尖微颤,碎落的蜡瓣在雪地上绽开点点嫣红。转头望向李沐时,眼底已盈满潋滟光华。
朔风卷着馨香扑面而来,她才惊觉这芬芳亦非寻常。正待细问,忽见两个雀跃身影自廊下奔来。
\"师父最好了!\"长乐踮脚去够枝头蜡花,琼鼻轻皱,\"比真花儿还香呢!\"
漫天飞雪中,李沐的衣袖忽被轻轻牵住。罗贞垂眸藏住颊边绯色,却将那只手攥得更紧了些。
\"蜡做的桃花,怎会有暗香浮动?\"
\"莫非你当真能锁住芬芳?\"
李沐唇角微扬,从袖中取出一只玲珑瓷瓶。釉色如雪,瓶身绘着盛放的牡丹。
\"留香有何难?\"
\"此乃我制的香露,半滴可染衣袂生香。\"
\"那桃林的香气,正是源自于此。\"
罗贞眸中星河骤亮。
她从未想过,竟有人能将春色封存在这方寸之间。
\"香露?\"
\"世间真有此等奇物?\"
\"可否让我一观?\"
李沐启开瓶塞,馥郁气息扑面而来。他在罗贞掌心点落一滴晶莹。
\"香味浓烈,可饰皓腕,或染罗衣。\"
素手轻拂间,雅致暗香萦绕周身。罗贞宛如谪落凡尘的司花仙子,玉骨更添三分清华。
\"这瓶香露,赠予姑娘。\"
\"若要用尽,尽管来寻。\"
罗贞坦然接过瓷瓶,忽从腰间解下一柄寒光。纤指微颤,却仍坚定地递向李沐。
\"此物虽非玉佩丝帕...\"
\"却是家父仅存的遗物。\"
沙场巾帼的馈赠,自然与他人不同。
李沐郑重收下这柄染过战火的兵器,指尖抚过冷铁时,仿佛触到滚烫的心意。
这比任何信物都珍贵。
园中积雪映着长乐嬉戏的身影,李沐望向身旁人:\"可愿共赏这冰雪桃花?\"
罗贞眼波流转,笑融了满园霜色。
罗母忽地一愣,随即露出狐疑的神色,上下打量着女儿。
她历经世故,哪能不明白这礼物的深意。
能赠女儿这般物件,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贞儿,这位李公子,究竟是何人?\"
\"为娘只知他是通儿的师父,你且仔细说说,他的底细......\"
罗母来了精神,连珠炮似地追问起来,势要把李沐的来历弄个明白。
毕竟,这可是未来女婿的苗子!
\"母亲,李公子虽年纪尚轻,却学识渊博,诗才绝世,人称诗仙!\"
\"他创办新唐书铺,低价售书,让寻常百姓也能读书明理!\"
\"近来轰动天下的新唐大道,用的就是他发明的水泥......\"
待罗贞将李沐的事迹一一道来,罗母早已惊得目瞪口呆。
她万没想到世间竟有此等人物。不仅文采斐然,更能创制如此多惊世之物。
更难得的是,从种种迹象看,朝廷对李沐颇为倚重,日后必成大器。
这样的乘龙快婿,哪个岳母不心动?
\"好个李沐......\"
\"好孩子!真是个好后生!\"
罗母笑逐颜开,望着亭亭玉立的女儿,越看越是满意。
\"贞儿,这李沐是个难得的良配,你可要把握住了!\"
\"你说这香水是他所制?\"
\"过几日问问他可还有富余,给为娘也捎几瓶来......\"
罗母已是将李沐视作自家人,既是未来女婿,孝敬几瓶香水岂非分内之事?
\"娘!\"
罗贞以手扶额,却拿母亲毫无办法。
三日后,她只得再赴李府探望弟弟罗通,顺道讨要香水。
李沐听得是未来岳母所求,二话不说便包了数瓶相赠。
罗母得了香水,整日喜形于色,带着淡雅幽香与一众老姐妹炫耀。
身为罗成之妻,她往来的皆是朝中勋贵女眷。
这些长安顶级的贵妇们,很快也被香水迷得神魂颠倒。
她们寻遍长安城却买不到,便催着自家老爷、公子四处打听。
香水的名声,就这样在大唐上层传开了。
连深宫中的长孙皇后,也有所耳闻。
太极宫内,长孙皇后捧着莲子羹走进御书房。
李二已批阅整日奏章,连片刻喘息之机都没有。
\"陛下辛劳一日,该歇歇了。\"
\"臣妾熬了莲子羹,最是养心益气。\"
李二搁下朱笔,揉着发酸的手腕叹道:
\"确实乏了!\"
\"如今大唐日渐强盛,政务却越发繁重。\"
\"尤其是李沐那小子搞的新唐商盟,各地与世家冲突不断,都要朕派官府调停......\"
新唐商盟在李沐的谋划下,影响力与日俱增。
虽遭世家打压,各处分号非但未见颓势,反而愈发兴旺。
各地水泥坊更是如火如荼地兴建着。想必用不了多久,第一批水泥便可问世。
到那时,朝廷还需配合规划全国水泥路网,只怕要更加忙碌了!
长孙皇后心疼地为李二揉肩,眼中闪过一丝灵动的光芒。
李二派杜如晦前往李沐处索要香水。
长孙皇后虽感满意,心中仍有些不是滋味。
\"陛下可知这香水李小子最先想送给谁?\"
李二摇头表示不知,他对这新奇之物尚不了解。
皇后轻叹,流露出儿大不由娘的感慨。
\"他造出香水头一个念头就是送给罗贞,你未来的儿媳!\"
\"这小子,倒真出息了。\"
李二初时恼怒,随即释然一笑。
孩子成长终究是好事。
他安抚良久,才让皇后平复心情。
\"爱妃宽心,朕定会好好管教他。\"
\"有新奇物件也不知先孝顺长辈。\"
\"既然他惧怕李淳风与袁天罡,朕偏要将二人派去给他当差。\"
李二想起李沐对二人的排斥,顿生促狭之意。
这既为皇后出气,也因未能求得仙丹而耿耿于怀。
此刻李沐对宫中之事毫无察觉。
他正带着侍女小翠和梅雪在长安街头闲逛。
小翠欢欣雀跃,围着公子说个不停。
\"公子近来实在太过忙碌。\"
\"入京后还没好好逛过呢。\"
\"年关将近,街上新添不少新奇玩意儿,公子可要仔细看看。\"
确实,自迁居长安以来,各种事务接踵而至。
而在李沐经营下,长安日渐繁华。
四方商贾云集,人口愈发稠密。
这座都城正逐渐展现大唐气象。
三人走走停停,悠闲自在。
忽然李沐驻足,望向某个摊位露出笑意。
\"此物竟已如此普及?\"
他上前查看,只见百姓围着摊主讨价还价。
\"炉子能否便宜些?\"
\"蜂窝煤虽好,可每日耗费不少。\"
\"买这许多煤,炉子该白送才是。\"
原来摊上售卖的是蜂窝煤与煤炉。
乌黑的煤块堆积如山,煤炉更是抢手。
摊主辩解道:\"客官此言差矣!\"
\"这炉子选料上乘,经久耐用,既能烧煤也可燃柴。\"
\"单是外层铁皮就值不少钱。\"
双方争执许久才成交。
待人群散去,李沐上前询问:
\"店家,这些蜂窝煤与炉子从何而来?\"
\"倒是前所未见的新奇物件。\"
这一切都是李沐的杰作!
他将蜂窝煤与煤炉的生意交给新唐商盟经营,短短时间内便风靡全城,百姓们纷纷抛弃旧时的柴火,改用这些新奇物件。
掌柜见李沐衣着华贵,身后跟着两名侍女,便知是贵客临门,忙不迭招待。
\"这位公子有所不知,这蜂窝煤乃李财神怜惜百姓寒冬难熬,特意传授技艺,着人开采煤矿制成。\"
\"那煤炉更是精妙绝伦,同样出自李财神之手!自打用了这两样物件,我家再不用柴火,煮饭烧水温暖如春。\"
\"这蜂窝煤火力旺,烟灰少,实乃居家必备。公子府上若还未置办,可要抓紧了。\"
李沐听得一愣:\"李财神?这是哪位神灵?\"
掌柜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一声\"财神\"让李沐哭笑不得。转念一想,自己开创的产业养活无数百姓,这个称呼倒也不算过分。
\"细想起来,虽然本名不彰,但雅号倒是不少。先有书圣,后有诗仙,如今又多了个李财神......由他们去吧。\"
李沐转而询问价格。作为发明者,他必须确保百姓能负担得起。
掌柜以为来了大主顾,连忙道出实情:\"公子明鉴,这蜂窝煤虽原料不贵,但采挖运输都需人力。小店还包送货上门,故而作价一文钱五块。\"
李沐暗自盘算:按长安米价,六文钱可买三十块蜂窝煤,足够五六日之用。虽比柴草略贵,但胜在方便清洁。
\"多谢掌柜指点。这些琐事向来是下人操办,今日叨扰了。\"
他满意地离开。推广煤炭不仅能让百姓温暖过冬,更能保护关中的生态环境。再看城外黄土高原日渐荒芜,黄河泛滥成灾,皆因百姓砍伐树木为薪所致。
李沐可不愿日后生活在漫天黄沙中。
获取所需消息后,李沐向店家致歉,随后领着两位侍女继续漫步长安街头。他有意探查市井物价,体察民生百态。
喜欢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