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的年味儿,尚未完全散去,市委家属大院却已恢复了往日的肃静。
积雪被仔细地清扫到路旁,露出干净的水泥路面,偶尔有车辆驶入驶出,也是悄无声息。
李达康的家,位于大院深处一栋独立小楼。
与陆则川那种充满书卷气的别墅不同,这里的装修风格更显冷硬、简洁,甚至带着几分办公室的刻板。
巨大的书柜里塞满了各类政策文件、经济论着和城市规划图册,客厅宽敞却少有装饰,透着一种独居男性特有的、缺乏温情的秩序感。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也确实更像一个高级单身宿舍。女主人欧阳菁的身影,早已淡出多年。
此刻,李达康独自坐在书房里,面前摊开着一份关于京州新区轨道交通规划的草案,手中的红笔却久久未曾落下。
窗外是冬日惨白的阳光,透过玻璃,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清晰的阴影。
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显冷峻,眉宇间是常年高强度工作积累下的疲惫与一种更深沉的、属于个人的孤寂。
电话响了,是内线。他接起,秘书的声音传来:“李书记,欧阳女士到了。”
“请她进来。”李达康的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他放下红笔,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仿佛长在身上的深色夹克,起身走向客厅。
欧阳菁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件剪裁合体的米白色羊绒大衣,颈间系着一条淡雅的丝巾,妆容精致,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却并未夺走她的风度与那份属于知识女性的清高。她作为某大型国有银行省分行的副行长,业务能力出众,气质干练而冷静。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中没有久别重逢的波动,也没有怨偶相见的尴尬,只有一种近乎谈判对手般的平静与疏离。
他们之间,早已无话可说,除了今天必须了结的这件事。
“坐吧。”李达康指了指沙发,自己则在对面坐下。
欧阳菁依言坐下,姿态优雅,将随身的手袋放在一旁,从里面取出一份文件,轻轻推到他面前的茶几上。
“协议我仔细看过了,没有问题。”她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冷静,克制,
“财产分割很清楚,我只要我名下那部分和女儿(在国外求学)的抚养费,其他的,都归你。”
李达康的目光在那份《离婚协议书》上停留片刻,封面上那几个黑体字,像一枚冰冷的印章,盖在了他们长达二十多年、实则早已死亡的婚姻最终页上。
没有争吵,没有质问,甚至没有一丝情绪的外泄。
这场对话,仿佛只是在敲定一个合作项目的最终细节。
“女儿那边……”李达康开口,声音略显沙哑。
“我已经跟她谈过了。”欧阳菁打断他,语气依旧平淡,“她理解。她长大了,有自己的判断。”
一阵沉默。客厅里只有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规律得令人心慌。
这段婚姻,始于多年前的门当户对,也曾有过短暂的、符合规范的温情。
他是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她是才华出众的银行职员,的结合符合所有人对“佳偶”的想象。然而,随着李达康在仕途上愈发投入,几乎将全部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家成了他偶尔歇脚的旅店。
欧阳菁同样有着自己的事业追求和情感需要,无法长期忍受这种“守活寡”式的婚姻生活。
分歧、冷战、疏远……
情感的账户早已被透支一空,只剩下法律意义上的一纸契约。
他们为了女儿,为了彼此的政治形象,也或许只是因为都太忙,无暇处理这“私事”,就这样不冷不热、分居两地地拖了许多年。
如今,女儿已成人离家,李达康在汉东的地位愈发稳固,欧阳菁也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了高位。这段婚姻存在的最后一点理由,也消失了。
是时候,给彼此一个解脱了。
“也好。”李达康最终只吐出这两个字。
他拿起笔,在协议末页“男方”的位置,利落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为一段过往画上休止符。
没有留恋,没有惋惜,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空旷感。
欧阳菁看着他签完字,眼中似乎有什么情绪极快地闪过,快得让人无法捕捉,随即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她也拿出自己的笔,在“女方”处签下了名字。
两份协议,交换,各自收起。
“保重。”欧阳菁站起身,拿起手袋,动作流畅,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你也是。”李达康也站起身,送她到门口。
门打开,又关上。玄关处恢复了寂静,仿佛从未有人来过。只有空气中残留的一丝淡淡香水味,证明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李达康独自站在空荡荡的客厅中央,目光扫过这间熟悉又陌生的房子。
这里从未真正像一个“家”,以后,更不会了。
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欧阳菁坐进一辆等候的轿车,绝尘而去,消失在院门口。
心中没有预想中的撕裂般痛苦,反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以及一种卸下沉重枷锁后的、带着涩然的轻快。
他的人生,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和京州这片土地、和改革发展的宏图伟业紧密捆绑在了一起。家庭、情感,对他而言是奢侈且遥远的东西。
如今,连这最后一点形式上的羁绊也解除了,他仿佛成了一艘卸下所有不必要的负重、可以全速破浪前行的战舰。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沈墨的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起,那边传来她清晰而平和的声音:“达康书记?”
“欧阳菁来过了,”李达康的语气没有任何异常,仿佛在汇报一项普通工作,“手续办完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沈墨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但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
“我知道了。你……有空吗?新区那个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用地规划,有几个细节我想再跟你当面碰一下。”
“好。”李达康应道,“我还在办公室,你过来吧。”
挂断电话,他重新走回书房,拿起那份轨道交通规划草案,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
窗外,京州的天空依旧广阔。
棋终人散,旧契已毁,而新的征途,正等待着他全力以赴。
喜欢京圈大佬空降汉东,政法常务书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京圈大佬空降汉东,政法常务书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