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魏王府密殿。
曹操屏退了所有侍从,只留司马懿一人。殿内烛火摇曳,将他因头风折磨而略显苍白的面容映照得明暗不定。他手中捏着一份来自成都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刘备最终“同意”让出荆南名分,以及关羽负气返回江陵的全过程。
“呵呵……呵呵呵……”曹操发出一阵低沉而意味不明的笑声,将那密报随手丢在案上,手指用力揉按着刺痛的太阳穴,“刘玄德啊刘玄德,为了你那苟延残喘的‘汉中王’位,连兄弟情分和最后一点颜面都可以不要了吗?真是……越来越像朕了。”语气中带着七分讥讽,三分兔死狐悲的复杂意味。
司马懿垂手侍立,声音平静无波:“大王,刘备此举,虽是屈辱,却也现实。林凡势大,其技术兵锋,已非寻常兵力可敌。刘备困守蜀中,若不忍下这口气,顷刻间便有灭顶之灾。他如今,已无选择。”
“无选择?”曹操猛地抬眼,碧色眼眸中精光爆射,“所以他就能心安理得地坐视林凡吞食荆州,壮大自身?他难道不知,林凡下一个目标,必是我曹魏,然后就是他刘玄德?!”
“他自然知道。”司马懿淡淡道,“正因为他知道,所以,我们的机会,才真正来了。”
曹操目光一凝:“仲达是说……”
“刘备此刻,内心之屈辱、之恐惧、之不甘,恐已达顶点。”司马懿分析道,“关羽负气而走,荆益裂隙已公开化,其内部不稳。外部,林凡咄咄逼人,已将其逼至墙角。此刻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外援,哪怕这外援是……他曾誓死对抗的魏王您。”
“此前程昱在成都,刘备犹自待价而沽,心存侥幸。如今荆南之事,已彻底打碎其幻想。此时再遣使,陈说唇亡齿寒之理,许以切实之利,联盟之事,必成!”
曹操站起身,在殿内踱步,烛光将他的影子拉长,如同躁动的鬼魅。“话虽如此,然刘备、诸葛亮,皆非易与之辈。即便联盟达成,彼等又岂会真心为我前锋,与林凡死拼?”
“无需其真心,亦无需其死拼。”司马懿眼中幽光闪烁,“只需其在我军与林凡主力交锋之时,自汉中出兵,袭扰林凡侧后,牵制其部分兵力,使其不能全力北顾,便足矣!甚至,只需其做出出兵姿态,对林凡形成威慑,于我而言,便是大利!”
“至于战后……”司马懿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若胜林凡,刘备这头病虎,还能翻出什么浪花?若败……那一切休提。”
曹操停下脚步,死死盯着司马懿,良久,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好!便再遣程昱!不,此次,朕要亲自修书一封!你亲自挑选得力之人,携朕亲笔信与盟约草案,再赴成都!告诉刘玄德,朕可以承认他汉中王位世袭罔替,可以开放汉中商路,甚至可以表奏朝廷,将荆州(除竟陵所占)正式册封于他!条件只有一个——**在我军与林凡决战之时,他必须自汉中出兵,东向威胁竟陵之侧翼!**”
“臣,领命!”司马懿深深一揖。
**成都再议,各怀心机**
数日后,成都,汉中王府密室。
气氛比上一次程昱来时,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压抑。刘备、诸葛亮、法正,与曹操的特使(司马懿的心腹,名为董昭)对坐。刘备的脸色依旧难看,但眼神深处,那曾经的犹豫与挣扎,已被一种近乎麻木的决绝所取代。
董昭将曹操的亲笔信与厚厚的盟约草案呈上,言辞恳切,甚至带着几分“同病相怜”的意味:“汉中王明鉴!林凡此獠,技术诡谲,兵锋之利,天下共惧!其先迫江东割地赔款,今又强取上庸,威逼荆南,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若任其坐大,则汉室倾颓,魏蜀吴三方,皆无噍类矣!”
“我主魏王,深感唇亡齿寒之危,愿摒弃前嫌,与大王携手,共抗强敌!盟约在此,我主承诺,若灭林凡,必表奏天子,使大王永镇西南,王位世袭,荆益之地,尽归麾下!汉中商路,即刻开放,钱粮军械,亦可酌情援助!”
“唯望大王,念及天下苍生,汉室存续,在我魏军与林凡主力决战之际,能自汉中出兵,东向施压,使林凡首尾不能相顾!此乃必胜之关键,亦是大王雪耻之良机!”
刘备沉默地听着,手指摩挲着曹操那封笔力虬劲、带着明显拉拢与胁迫意味的亲笔信,一言不发。
诸葛亮轻摇羽扇,开口道:“董使者,魏王诚意,我等已知。然,出兵之事,关乎国运。林凡于上庸、新城一线,布有重兵,更有那‘雷霆’利器,我若出兵,需经险峻蜀道,攻坚克难,损失必巨。届时,若魏王主力迁延不至,或战事不利,我汉中兵马,岂非孤军悬于外,任人宰割?”
法正也咳嗽着,声音虚弱却尖锐:“空口许诺,终是虚妄。若要我军出兵,魏王需先支付粮草五十万石,劲弩三千具,箭矢十万支,以为前期资助。并且,需约定具体出兵时间、路线、以及魏王主力牵制林凡之具体部署,双方进退,需如一体,方可言战。”
这便是在赤裸裸地讨价还价,并且要求极高的协同性与保障。刘备集团根本信不过曹操,既要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要确保自己不会被当成炮灰。
董昭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诚恳:“二位先生所虑,亦在情理之中。粮草军械,我可禀明魏王,尽力筹措。至于具体方略,此乃军国大事,需双方大将详细会晤,共商细则。然,当务之急,是定下联盟之基!只要大王点头,细节皆可再议!”
谈判,在极度不信任的氛围中,艰难地推进着。刘备一方极度谨慎,步步为营,既要借力,又怕被吞并;曹操一方则急于捆绑,许下空头支票,只想先将刘备拉上战车。
最终,在经过数日激烈的拉锯战后,一份充满了限制条款、免责声明和模糊承诺的《魏汉抗林同盟密约》,勉强达成。
核心只有两条:
一、魏王曹操与汉中王刘备,结为同盟,共同对抗竟陵林凡。
二、在魏军主力与林凡军于中原地区进行决定性会战时,汉中有义务自汉中方向出兵,对竟陵控制区进行“战略牵制”(措辞极其模糊,未规定具体兵力、路线、目标)。
作为交换,曹操“承诺”开放部分商路,并“酌情”提供一些“非关键性”的物资援助。
这是一份典型的、**貌合神离**的盟约。双方都心知肚明,对方不可信,但面对林凡带来的巨大生存压力,又不得不暂时将手勉强握在一起。
**江陵阴云,将帅离心**
盟约达成的消息,以及刘备最终屈服于林凡压力、让出荆南名分的细节,几乎同时传到了江陵。
关羽闻讯,勃然大怒!
他一把将面前的案几掀翻,酒水菜肴泼洒一地,如同一头被彻底激怒的雄狮,在府邸大堂内咆哮:
“大哥!你糊涂啊!!与曹贼联盟?与虎谋皮!此乃饮鸩止渴!我荆州将士,昔日多少兄弟死于曹军之手?如今竟要与之携手?!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还有那荆南!说让便让了!我关羽镇守此地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日后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那些为荆州捐躯的将士?!”
“诸葛亮!法正!必是此二人在大哥面前蛊惑!才使大哥行此昏聩之事!”
他心中对刘备的决策充满了不解、失望与愤怒,对诸葛亮等益州派系更是怨气深重。在他看来,这一切的屈辱,都源于蜀中的懦弱与短视!
部将糜芳、傅士仁等人见状,纷纷上前劝慰,但话语中,也难免带着对蜀中决策的微词。
“君侯息怒,大王……想必也有苦衷。”
“只是如此一来,我荆州……唉……”
“那林凡,确实势大……”
听着部将们隐含抱怨的话语,关羽心中的孤愤之感更甚。他感到自己与大哥之间,已然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他镇守的荆州,仿佛成了被益州抛弃的孤岛。
自此,关羽对来自成都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对于那份所谓的《魏汉盟约》,他更是嗤之以鼻,在江陵厉兵秣马,加紧备战,但其目标,更多是防备竟陵,而非准备与曹操“协同”作战。他甚至私下对心腹言道:“曹贼若来,某自当迎头痛击!与贼合作,除非某死!”
**联盟初成,隐患已种**
邺城,曹操看着董昭带回的那份充满了限制条款的盟约,冷哼一声,随手扔在一边。
“刘大耳,还是这般斤斤计较,畏首畏尾!”他虽不满,但也知道,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罢了,有这份东西在,至少能让林凡有所顾忌,不敢全力北上。传令各部,加紧备战!同时,给朕盯紧江陵的关羽!”
成都,刘备在盟约上用印之后,感到的并非轻松,而是更加沉重的压力。他深知这份联盟的脆弱,更忧心二弟关羽的状态。
“云长他……定然恨透了我这个大哥了吧……”刘备心中苦涩,却无可奈何。
竟陵,丞相府。
林凡看着“暗羽”送来的关于曹刘联盟达成以及关羽反应的详细情报,脸上露出了预料之中的笑容。
“一份谁都不信谁的盟约,一个满腔怨愤的关羽……”他轻轻敲着桌面,“徐元直,庞士元,你们说,这联盟,能经得起几下敲打?”
徐庶道:“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千疮百孔。关键在于,我军首次大规模北进之时,其反应如何。”
庞统嘿嘿笑道:“关羽那边,或可大做文章。至于曹刘之间……只要我军展现出足够的力量,那脆弱的盟约,自然会从内部崩解。”
曹刘联盟,如同一座用劣质材料勉强搭建起来的危桥,看似连通了两岸,实则每一步都充满了塌陷的风险。林凡的下一步,将不再是试探,而是真正的、决定天下命运的北伐!这座危桥,将在真正的风暴接受考验。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