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望着那堆接济的物品,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明日便去村里四处打听,定要弄清楚这贵人究竟是谁。月光下,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仿佛要穿透这重重迷雾,揭开背后的真相。带着这份决心,李浩吹灭油灯,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渐渐进入梦乡。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纸的缝隙,轻柔地洒在李浩的脸上。他悠悠转醒,简单洗漱过后,便开始将昨晚送来的粮食、钱财和生活用品一一妥善安置。看着这些东西,李浩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这贵人究竟为何要帮助自己?安置好物品,李浩踏出农舍,朝着村里走去。此时的村庄,已渐渐热闹起来。早起的村民们有的挑着水桶去井边打水,有的扛着农具准备下田劳作。看到李浩走来,村民们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李公子,今日起得可真早啊!”一位扛着锄头的大叔笑着说道。李浩回以微笑,问道:“大叔,您今日可有看到一些陌生面孔在村里走动?昨晚有几个陌生人给我送了些东西,说是受贵人所托,我想问问您知不知道这贵人是谁。”大叔挠了挠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没瞧见啥陌生人啊,李公子,这贵人莫不是您在外面结识的朋友?”
李浩无奈地摇了摇头,谢过大叔后,又向其他村民打听。然而,问了一圈下来,村民们皆是一脸茫然,没有人知道这贵人究竟是谁。李浩并未气馁,他决定前往邻村询问。邻村距离此处不过几里地,李浩沿着田间小路快步走去。一路上,微风轻拂,送来阵阵泥土与青草混合的香气,路边的野花野草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不多时,李浩便来到了邻村。这个村子比自己所在的村子稍大一些,此时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李浩走进村子,拦住一位路过的老者,恭敬地说道:“老丈,打扰您了。我想向您打听些事儿,您可曾听闻有什么贵人在暗中接济他人?昨晚有人给我送了些东西,说是受贵人所托,可我实在不知这贵人是谁。”
老者上下打量了李浩一番,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缓缓说道:“接济之事,倒是略有耳闻。听闻前些日子,有宫中之人在这附近走动,莫不是这接济与宫中有关?”李浩心中一震,宫中?难道这贵人是宫中之人?他连忙追问:“老丈,您可知是宫中哪位贵人?”老者摇了摇头,叹道:“这就不知了,我也是听旁人说起,并无实据。年轻人,你若想弄清楚,恐怕还得另想办法。”
李浩谢过老者,心中思绪万千。若这接济真与宫中有关,那事情可就复杂了。他在村中又打听了许久,却再无其他有用的线索。无奈之下,李浩只得踏上归途。回到自己的村子,李浩径直走向村中的老夫子家中。老夫子学识渊博,知晓许多事情,李浩希望能从他这里得到一些启发。
老夫子的家在村子的一角,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李浩轻轻叩响院门,不多时,老夫子便从屋内走出。
“李公子,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老头子家?”老夫子笑着问道。
李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告知了老夫子,希望他能帮忙分析一二。老夫子听完,捻着胡须沉思片刻,说道:“李公子,若这接济真与宫中有关,依老夫看,或许是某位心怀善意之人,听闻了你的事迹,对你心生怜悯与赞赏,故而出手相助。只是宫中局势复杂,你行事还需谨慎。”李浩点了点头,说道:“多谢老夫子教诲,晚辈明白。只是晚辈实在不知该如何查明这贵人身份,还望老夫子能指点一二。”老夫子思索片刻后说道:“李公子,你不妨从送东西之人入手。他们既然受贵人所托,或许能留下些许线索。你可还记得他们的模样、口音?”
李浩回忆起昨晚送东西之人的模样,说道:“为首的是一位中年男子,身着朴素但干净整洁,口音倒是与本地人无异。只是他们行事谨慎,问什么都不肯说。”
老夫子微微皱眉,说道:“如此看来,这背后之人定是不想让你轻易知晓其身份。李公子,你也莫要过于着急,此事需从长计议。你且先安心生活,暗中留意,说不定哪天便能寻得线索。”李浩谢过老夫子,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这背后的贵人究竟是谁。回到农舍,李浩坐在桌前,再次陷入沉思。若这贵人真的来自宫中,自己又该如何应对?这接济究竟是福是祸?
不知不觉,夜幕再次降临。月光如水,洒在农舍的小院里。李浩望着夜空,心中五味杂陈。突然,他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走动。李浩心中一惊,起身悄悄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向外望去……
喜欢大唐嫡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嫡子风云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