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石头老师傅的到来,如同在铁匠坊这锅已然沸腾的铁水中,又投入了一剂关键的催化剂。他与孙老铁匠两人,一个经验老到,一个敢于创新,围绕着那根承载着希望的“破军铳”铳管,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和细微的调整,关于淬火介质配比、加热温度控制、以及入水时机的把握,终于被一点点摸索出来。当陈石头用特制的长钳,夹着那根烧至特定暗红色的铳管,以一种奇异而稳定的节奏,先缓后急地浸入混合了盐和某种草木灰的淬火液中时,周围所有的学徒都屏住了呼吸。
“嗤——!”
伴随着一阵不同于寻常淬火的、带着奇异嗡鸣的声响,大量的白色水汽蒸腾而起。待铳管完全冷却,取出擦拭干净,其表面呈现出一种暗哑而致密的青灰色光泽。
“成了!”孙老铁匠抚摸着那毫无裂纹、触手冰润的铳管,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仅凭手感,他就知道,这根铳管的品质,远超以往。
接下来的组装、调试一气呵成。当一杆完整的、闪烁着冷冽寒光的“破军铳”呈现在张远声面前时,连他也不禁为之动容。
校场之上,进行了最为严格的实弹测试。
装填独头铅弹,一百五十步外,弹丸精准地击穿了悬挂的两层铁甲!
换装霰弹,七十步内,弹幕如雨,将作为靶标的草人打得千疮百孔!
连续射击十次,铳身依旧稳固,未见任何变形或隐患!
“好铳!”赵武爱不释手地摩挲着铳身,眼中满是狂热,“有了这家伙,老子带人能在野地里跟鞑子骑兵碰一碰!”
性能卓越,但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注定无法像“远声铳”那般快速列装。张远声当即下令,将“破军铳”定为尖端装备,集中资源,由孙、陈二位师傅带领最核心的工匠小组,优先打造,首先装备给赵武麾下最精锐的火铳哨。
军工的突破带来了信心的提升,但张远声的头脑依旧清醒。范家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北方的乱局更是迫在眉睫。知己,更需知彼。
他将胡瞎子召至总务堂密室。
“范家这条线,不能断,要继续盯着,但要更小心。”张远声指着地图上宜川的位置,“我更想知道的是,北面现在到底乱成了什么样子。王嘉胤、点灯子这些巨寇,实力究竟如何?他们下一步会往哪里动?还有,女真人的游骑,最远到了哪里?”
胡瞎子舔了舔嘴唇,眼中露出猎犬般的兴奋:“庄主,您是想让俺们往北边深处走一遭?”
“不错。”张远声点头,“挑选最精干的人手,分成数队,不要带太多人,化妆成逃难的流民或者行脚的商贩,深入陕北,我要知道那里的真实情况。重点是流寇的兵力、动向,以及……有没有发现范家或者关外势力活动的痕迹。”
“明白!俺亲自带一队去!”胡瞎子立刻请命。
“不,你坐镇庄内,统筹所有情报线路,尤其盯紧范家。”张远声否决了他的请求,“挑选可靠得力的队正去。记住,你们的任务是眼睛和耳朵,不是刀剑。遇到危险,以保全自身、传递消息为第一要务。”
“是!”胡瞎子肃然领命。
几天后,数支精干的侦察小队,如同水滴融入沙地,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张家庄,向北而去。他们携带着简易的地图、伪装的身份、以及用于紧急联络的信鸽和特定标记方式。
与此同时,庄内的建设与整合也在加速。新吸纳的流民短工们在“以工代赈”和夜校的双重作用下,渐渐安定下来,其中表现优异、身家清白者,开始被考虑纳入庄籍。联保各寨在持续的沟通和物资支持下,与张家庄的联系愈发紧密,一套粗糙但有效的烽火传讯和兵力协调机制初步建立起来。
李信甚至开始尝试利用秦昌商号的渠道,向更南边的汉中、乃至四川方向拓展商业联系,希望能开辟新的物资来源和市场,减少对北方混乱区域的依赖。
一切都围绕着“应对更大危机”这个核心,高效而有序地运转着。
这天傍晚,张远声巡视完新建的、用于安置最终获得庄籍的新民居住区后,登上了庄墙。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由流民短工参与修缮的水利渠系初具雏形,在夕阳下泛着粼粼波光。庄内,铁匠坊的方向依旧传来隐约的敲打声,那是孙老铁匠和陈石头在带领学徒们,尝试着量产“破军铳”的关键部件。
内政、军事、外交、情报……千头万绪,但他感觉庄子这台机器,正以前所未有的协调性和韧性在运转。
他望向北方,目光仿佛要穿透重重山峦,看到那些正在冒险深入敌境的侦察小队,看到混乱的陕北,看到更远处虎视眈眈的敌人。
“破军铳”已经初鸣,但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这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中,尽可能地将庄子锻造得更加坚固,并睁大眼睛,看清风暴真正来临的方向。
《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