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东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住着个叫马老三的药材商人。这马老三四十来岁,为人精明却不奸诈,做生意讲究个诚信二字,在屯子里人缘不错。
这年深秋,马老三照例进山收药材。天色渐晚,他急着赶路回屯,便抄了近道,要穿过一片老林子。林中薄暮冥冥,乌鸦啼叫,马老三心里发毛,不由得加快脚步。
正走着,忽见前方一棵老槐树下趴着个黄澄澄的物事。走近一瞧,竟是只硕大的黄皮子,毛色油亮,一看就有些年头。奇怪的是,这黄皮子后腿被捕兽夹夹住了,鲜血淋漓,却不见挣扎,只是睁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望着马老三,眼神里竟似有几分哀求。
马老三心里咯噔一下。关东人都知道,黄皮子有灵性,年岁大的更是招惹不得。他本欲绕道而行,可看那黄皮子眼神凄楚,心中不忍,便跺了跺脚:“罢了罢了,今日碰上也是缘分,我救你一命,你可莫要恩将仇报。”
说罢,他上前费力掰开兽夹。黄皮子脱困后,并不立即逃走,反而人立而起,前爪合拢,像人作揖般朝马老三拜了三拜,这才转身窜入草丛消失不见。
马老三只当是桩奇事,回屯后与邻里说了几句,大家啧啧称奇,有老人说这是遇到“黄仙”了,嘱咐他日后小心些。马老三也没太放在心上。
谁知过了几日,怪事便来了。
先是马老三家中莫名多了些山货,今天一只野鸡,明天一筐蘑菇,放在院门口。马老三起初以为是邻里送的,可问遍全屯,无人认领。接着,马老三晚上常梦见个黄袍老者,含笑对他点头,却一言不发。
最奇的是,有回马老三到邻村收药材,回来时遇上山洪冲垮了桥,被迫滞留。当夜又梦到黄袍老者,老者摆手示意他莫要过河。第二天一早,有先过河的村民回来,说昨日河水湍急,有两人被冲走,生死未卜。马老三惊出一身冷汗,心知是那黄皮子暗中报恩庇佑。
如此过了半年,马老三生意越发顺遂,原本几个难缠的对手不是搬走就是转行,他几乎垄断了靠山屯一带的药材生意。家中米缸总是满的,妻儿老小无病无灾。屯里人私下都说,马老三是得了“黄大仙”庇佑,要交大运了。
这年腊月,靠山屯来了个游方道士,自称青云道人,在屯口摆摊算卦,颇为灵验。马老三媳妇王氏听说后,非要拉着马老三去算一卦。
青云道人见了马老三,仔细端详片刻,又掐指一算,忽然脸色大变:“这位善人,你身上有股非同寻常的灵气,近来可是遇到了什么奇事?”
马老三心中一动,便将救黄皮子之事说了。
道人听罢,长叹一声:“果然如此。贫道直言,那黄仙道行不浅,它报恩于你,本是好事。只是人仙殊途,长久相处,只怕你凡体肉胎,受不住它的仙气,反折阳寿啊。”
马老三夫妇听得脸色发白,连忙问道人可有解法。
道人沉吟片刻:“为今之计,唯有让它受封正果,有了神职,便可与你平等相处,互不侵害。腊月二十三祭灶那日,你可这般……”
转眼到了祭灶日。马老三按照道人嘱咐,备齐三牲酒礼,在院中设下香案。夜半子时,他焚香叩首,朗声道:“黄仙恩公,若您有意,今夜便请显圣,弟子马老三愿为您立碑修祠,让屯中人四季供奉,受人间香火,早成正果。”
话音刚落,一阵旋风卷起,香烛火苗窜高三尺。朦胧中,马老三见那黄袍老者现身香案后,含笑点头,随即消失不见。
翌日,马老三召集屯邻,说出立祠之事。众人早知马老三奇遇,又得了黄仙不少恩惠——张家孩子丢了被寻回,李家母猪难产被解救,都是黄仙暗中相助——于是纷纷出资,在屯后山腰为黄大仙建了座小祠,祠中牌位上书“黄大仙尊位”。
祠堂落成那日,屯里老小都来上香。忽然一阵异香扑鼻,有人见一道黄光没入祠中。此后,靠山屯风调雨顺,家家平安。更有趣的是,屯里人若有急难,只要去黄仙祠诚心祈求,多半能如愿。若是心术不正之人求卦,却从不灵验。
马老三活到八十高龄,无疾而终。临终前,他梦见黄袍老者来迎,说已在仙界为他谋得差事。马老三笑而瞑目。
至今,靠山屯黄仙祠依旧香火不绝。有人说,曾在祠中见一老一少两位仙人并肩而坐,品茗对弈,想必就是马老三与黄大仙,这一人一仙的缘分,终究是圆满了一场。
这正是:救难偶施恩,仙凡本殊途。诚心修正果,千古话奇缘。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