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兴宗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死寂的太和殿上空,轰然炸响,反复回荡。
每一个字,都像一柄千钧重锤,狠狠砸在满朝文武的心口之上。
定性了。
皇帝,亲自为三皇子那套足以掀翻整个宗室勋贵集团的屠刀之策,定了性。
这不是乱国之言。
这是谋国之言!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方才还群情激愤,恨不得将祝元瑾生吞活剥的文武百官,此刻全都僵在了原地。
他们脸上的怒火、鄙夷、痛心,还未褪去,便被一层更深的,名为惊骇与恐惧的惨白所覆盖。
他们想不通。
他们完全想不通!
为什么?
为什么陛下会支持这样一套刻薄寡恩,自掘坟墓的酷烈之法?
然而,祝兴宗没有给他们任何思考和反应的时间。
他的视线,冰冷如刀,缓缓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那个因为极度震惊而身体僵硬的大儿子,祝元龙的身上。
“老大。”
祝兴宗开口,腔调里再无半分温情,只剩下冰冷的,不加掩饰的失望。
“你只知蛮力,不知国本之艰。开疆拓土,说得轻巧。你可知,战争二字,要用多少将士的性命去填?要用多少百姓的血汗去换?你眼中只有军功爵位,何曾有过天下苍生!”
“你,让朕很失望!”
最后六个字,如同六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祝元龙的脸上。
他那张因为自信而神采飞扬的脸,血色瞬间褪尽。
“父皇……儿臣……”
他张着嘴,想要辩解,想要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
可是在祝兴宗那冰冷的注视下,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瞬间抽空。
“扑通!”
祝元龙双腿一软,那身华贵的赤金蟒袍,如同破布一般,重重跪倒在地。
他身后的武将集团,一片死寂。
镇北侯王崇那张布满伤疤的老脸,一片煞白。他看着失魂落魄的大皇子,又看了看龙椅之上那个面沉如水的皇帝。
他终于意识到,他们错了。
错得离谱。
他们所以为的投其所好,他们所以为的雄心壮志,在真正的帝王面前,不过是一场幼稚可笑的闹剧。
祝兴宗的视线,没有在祝元龙身上多做停留。
他缓缓转向了另一侧。
转向了他那个巧言令色,自以为聪明的二儿子。
“老二。”
祝元丰的身体,猛地一颤。
“你倒是比你大哥聪明些。”
祝兴宗的腔调里,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讽。
“巧言令色,粉饰太平。用一堆圣人教化的空话,就想将这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隐患,轻轻揭过?”
“你以为,朕是三岁的痴儿吗!”
“你的仁德,是写在纸上的仁德。你的聪慧,是结党营私的聪慧。你解决不了问题,便将问题遮掩起来,甚至还想着用它来彰显自己的美名!”
“你比你大哥,更让朕失望!”
如果说对大皇子的斥责是耳光,那对二皇子的这番话,便是一柄无情的重锤,将他所有的伪装,所有的骄傲,所有的算计,都砸得粉碎!
祝元丰那张总是带着悲悯微笑的儒雅面具,寸寸龟裂。
他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着,那双总是显得温润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了真实的,狼狈的恐惧。
“父皇……儿臣……儿臣没有……”
他的声音,干涩而又颤抖。
最终,他也和他的大哥一样,浑身一软,瘫跪在地,面如死灰。
他身后的文官集团,更是噤若寒蝉。
首辅张敬低着头,整个身体都在宽大的官袍下剧烈颤抖。
他所有的谋划,所有的铺垫,在皇帝这番毫不留情的剖析面前,都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两个。
大明王朝最耀眼,呼声最高的两位皇子。
一个被斥为莽夫。
一个被斥为骗子。
在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内,被他们的父皇,亲手从云端,打落尘埃。
整个太和殿,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
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去看龙椅之上的那道身影,不敢去承受那份滔天的帝王之怒。
祝兴宗终于不再看那两个让他失望透顶的儿子。
他的视线,穿过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孤零零站立的身影之上。
在那一瞬间,他胸中的滔天怒火,和他心底那份冰冷的失望,都如同潮水般退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滚烫的,发自肺腑的,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赞许。
“元瑾。”
他的腔调,第一次,变得温和。
祝元瑾的身体,微微一震。
“你很好。”
祝兴宗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慰。
“你没有被那些虚名和权位蒙蔽双眼,你没有像你的兄长们那样,只想着如何讨好朕,如何拉拢朝臣。”
“你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揭开那血淋淋的伤疤,甚至不惜与满朝文武为敌。”
“这才是朕的儿子,这才是我大明皇子,该有的担当!”
这是祝兴宗登基二十三年来,第一次。
第一次在如此公开的场合,用如此之高的言语,评价他的一个儿子。
更是第一次,用如此亲近的,带着骄傲的腔调,称呼祝元瑾。
祝元瑾那一直紧绷的,因为常年压抑而显得有些佝偻的肩膀,终于,在这一刻,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松弛。
他再次缓缓跪下,对着龙椅的方向,重重叩首。
“儿臣,不敢当。”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的,轻微的颤抖。
那不是恐惧。
是二十年来,所有隐忍,所有压抑,所有孤独,在这一刻,终于得到回应的,宣泄。
然而。
下一刻,发生的事情,震惊了所有人。
龙椅之上,祝兴宗,站了起来。
他一步一步,走下了那九层高的御阶。
他穿过那片死寂的,跪伏着满朝文武的空地。
径直走到了祝元瑾的面前。
在所有人那惊骇欲绝的注视下,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亲自弯下腰,伸出双手,将那个单薄的,在所有人眼中都已是必死无疑的儿子,稳稳地,扶了起来。
这个动作,所代表的意义,远比任何封赏和言语,都要沉重。
这是独一无二的偏爱。
这是不容置疑的认可。
这是储君之位的,无声加冕!
“起来。”
祝兴宗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父亲对儿子的温情。
父子二人,四目相对。
祝兴宗在祝元瑾那双清澈而又坚定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年轻时,那份敢与天下为敌的影子。
更看到了自己所没有的,那份在绝境中隐忍二十年,一朝亮剑,便锋芒毕露的,远见与城府。
满朝文武,看着这副父慈子孝的画面,心中只剩下最后一个念头。
储君之争。
结束了。
珠帘之后。
那片喧嚣之外的宁静之地。
林羽缓缓端起那杯早已微凉的茶水,一饮而尽。
她站起身,没有再看殿中那已经尘埃落定的闹剧一眼,在那道青色身影的陪同下,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去。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
太和殿上,那份独属于帝王的偏爱,还在继续。
祝兴宗扶着祝元瑾的肩膀,将他带到了大殿的正中央,带到了自己的御座之前。
他转过身,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当着那两个面如死灰的儿子的面,宣布了一项新的任命。
那属于帝王的,不容抗拒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太和殿的每一个角落。
“朕宣布,自今日起,着三皇子祝元瑾,入主东宫,总领‘宗正院’筹建事宜,凡‘削藩’一应诸事,皆由其全权节制!”
《穿越成鸟,功德成仙》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穿越成鸟,功德成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成鸟,功德成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