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闽南已经有了暑气,鹭大校园里的凤凰木枝头缀满了火红的花苞,像是给这座刚经历变革的学府披上了喜庆的盛装。
月初,学校的一则通知贴满了公告栏:恢复校长职位,由曾书记兼任。
曾书记学校和地方四个职务一肩挑啊,重担压在肩,光是想想都觉得忙碌。
几天之后,也就是4月5日,又一重磅消息传来。上层正式下文,要求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
右派分子哪里最多?各大学啊!
这个消息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校园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后勤处的办公室就被挤得水泄不通。
各地的电报、电话源源不断地传来,都是询问返校安置事宜的。
林鸿彬带着科员们连轴转,既要联系运输部门安排车辆接人,又要在校园里四处找闲置的房屋,甚至把仓库都腾了出来,打扫干净、架上木板当临时宿舍。
安置工作远没有想象中顺利。
回来的老师里,有人带着多年的委屈,一见到临时住处就红了眼;有人觉得自己受了太多苦,对着后勤处的科员发脾气。
办公室里的争吵声、抱怨声此起彼伏,林鸿彬每天要调解好几起矛盾,嗓子都快喊哑了。
那天上午,一位姓丁的老师闯进了林鸿彬的办公室。
这位丁老师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一进门就拍着桌子嚷嚷:“我被下放了十来年,在山里吃了多少苦!现在回学校,凭什么让我住仓库?”
林鸿彬放下手里的报表,耐着性子解释:“丁老师,给您家腾的仓库有一百多平,比不少平房都宽敞,还特意通了水电。新宿舍楼已经开工了,最多等三、四个月,肯定让您搬进去。”
“三个月?我等不了,一天都等不了!” 丁老师梗着脖子,语气越发强硬,“要么现在就给我楼房,要么你把你的住处腾出来给我!”
这话彻底点燃了林鸿彬的火气。
他猛地站起身,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看来你们家这些年受的苦不够啊,再瞎逼逼,我直接给你送回山里,永远回不来的那种,你要不要试一试?”
林鸿彬边说边把眼睛眯起来,天天与老虎搏斗产生的凶厉的气息喷涌而出,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温度都降了好几度。
丁老师被他的眼神吓得后退了两步,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撞到门框。
连在门口来看热闹的林副处,都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悄悄往后缩了缩。
就在这时,几位闻讯赶来的老师赶紧冲进来,拉住了丁老师。
其中一位头发些许花白的老教授叹了口气:“老丁,你这是干什么?快跟我走,咱们出去聊聊!”
几人拉拉扯扯地走出办公室,林鸿彬隐约听见他们的对话飘进耳朵里:“老丁,你刚回来就闹这么大动静,何必呢?”
“他一个毛头小子,我还怕他不成?”
“老丁,你糊涂啊,你都不想人家年纪轻轻的,凭什么坐上那个位置?”
“......”声音渐渐不可耳闻。
林鸿彬揉了揉眉心,重新坐回椅子上。
窗外的凤凰木随风摇曳,他却没心思欣赏。
安置右派老师只是后勤处的任务之一,更重要的事还在等着他。
四月底,农忙一结束,林鸿彬就从规划种、养的三个村子里,挑选了十多位生产队骨干,送着他们去青云山和石谷生产队考察。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车厢里满是期待的议论声。
可一到目的地,大家都沉默了。
青云山育种中心的养殖规模太令人震撼了,各种蔬菜也是让人眼花缭。
到了石谷村之后,各个的情绪又低落了些许。
听村干部介绍,这里的社员一年每人能分几百块钱、顿顿都能吃上肉、兔肉都不想吃后,就更沉默了。
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返程的路上,几位生产队长坐在车厢里唉声叹气,有人甚至小声嘀咕:“人家每人一年分几百,我们去年种了土豆之后才刚够吃饱,社员会不会把我们的帽子摘了?”
“我还以为我们生产队一年养数千只鸭已经够厉害了,和人家一比,零头都算不上。”
同行的普通社员当然也都在讨论,说着说着情绪就起来了:
“咱们也盖了猪舍、鸡舍,也学一学青云山养虫子,” 有人掰着手指头算,“等猪和鸡出栏了,咱们也有机会顿顿吃肉了!”
“对,要吃肉!在他们那里吃了几餐之后更馋肉了!”
一群人听了这话,也都咽了咽口水。
有了榜样和目标在,一群人回到村子里,大家立刻投入到种养准备中。
三个村子的猪舍、鸡舍盖好了,堆肥的坑也挖好了,甚至也学青云山弄了一片养虫子的场地。
很快的,一群大小不一的杂交猪、小鸡也被送到三个村子里,青云山还安排一个技术员来指导养殖,这也是农科院的工作之一。
这些猪和鸡养起来,正好8月底就可以出栏一批了。
运过来的猪也都是阉猪。
现在青云山培育出来的杂交猪都带有乌苏里野猪的基因,乌苏里野猪和大白猪一结合,产生的效果太好了,光吃甘蔗渣这种粗饲料,一年都能长300来斤,太适合在甘蔗产区饲养了。
所以杂交猪小母猪很抢手,基本被各地的育种场预定了,连石谷村的小母猪也很难留的住,都被人高价买走了。
猪和鸡算是养起来了,就等田里种的早稻收割后就开始种菜。
这几个村子也想学青云山搞大棚种菜,不过被林鸿彬阻止了:
“现在没必要,而且鹭岛台风多,要搞个能抗台风的大棚可得不少钱,再等等吧,等你们有足够收入了再说。”
这三个村子一动起来,今年秋季开学后的肉类蔬菜供应就没什么问题了。
腾地方案算是迈出第一步。
腾地方案最难的其实是安排工作,这个要等,一个等政策,二是等商场盖好!
商场一折腾好,就能安排不少人了,就可以安排几个东澳农场的人了。
林鸿彬也在等,以现在的条件,他都不好施展。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