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自琼崖踏浪北上,他脚下的海洋不再是阻隔,而是通途。
不过半日,海峡对岸的陆地轮廓已然在望。
踏上湾省的土地,一股熟悉而又略带差异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的山川、田野,乃至空气中弥漫的草木芬芳,都与对岸的闽粤之地如出一辙。
街头巷尾传来的言语,虽带着独特的腔调,却依然是那熟悉的乡音。
此地曾是东洋势力盘根错节之地,商会、浪人、乃至一些被收买的地方士绅,构筑了一张无形的网。
但在振华体系雷霆扫穴般的行动下,这张网早已被撕得粉碎。
如今,走在基隆港的街头,再也看不到挎着武士刀、横行霸道的东洋浪人,取代的,是一队队精神抖擞、腰杆笔直的振华巡警。
周明看到,大批从闽粤两省迁移而来的百姓,正与当地居民一道,在振华官员的组织下开垦着肥沃的平原。
新修的水渠如银色的丝带,将清澈的河水引入田间。
远处,一座座新修的港口上,印着“振华重工”字样的蒸汽起重机正发出有力的轰鸣。
将一箱箱货物从巨大的货轮上吊起,整个岛屿都沉浸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之中。
他信步走进一间路边的学堂,窗明几净,孩子们坐得笔直,正跟着一位从大陆来的年轻教习朗读课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稚嫩的童音回荡在教室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周明注意到,这些孩子不仅学习文字,课间休息时,还会跟着武道教习站桩打拳,一招一式虽显稚嫩,却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他们的体魄与精神面貌,与周明在史料中看到的,那个被异族统治、面黄肌瘦的形象,已是天壤之别。
沿着新铺设的铁路基座,周明一路向北。
环岛铁路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数万名劳工与武者协同作业,汗水挥洒间,一条钢铁巨龙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整个岛屿环抱。
武道工程学的应用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那些原本需要数月才能凿开的山体,在武道开采队的合力之下,数日便可贯通。
他在一处田埂上坐下,身边是一位正在歇息的老农。
老农皮肤黝黑,满是皱纹的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意。
“老丈,收成不错啊。”周明搭话道。
“托先生的福,好得很!”
老农接过水囊,猛灌了一口,爽朗地笑道,“以前给那些老爷们当佃户,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填不饱肚子。”
“现在好了,振华来了,给我们分了田,这都是咱们自己的地!干活都有劲儿!”
老农从怀里掏出一张崭新的“振华元”,小心翼翼地展开,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俺那小子,有出息!去参加了铁路技工培训,上个月寄回来十块大洋!十块啊!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老农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泛着泪光,“他说,等铁路修好了,就能坐着火车,一天之内从岛南跑到岛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像一股暖流,注入周明的心田。
一个普通家庭的希望,一个普通人对未来的憧憬,此刻却化作了最纯粹、最坚实的信念之力,悄然触动了他体内那张庞大而精密的能量网络。
他感到,又有几缕微弱的光芒在体内亮起,如同夜空中新生的星辰。
告别了老农,周明在港口搭上了一艘悬挂着龙旗的振华海运公司的定期轮船,继续向东。
他没有显露身份,只是像个普通的旅人,静静地看着船只犁开碧波,驶向更深邃的海洋。
数日后,一片星罗棋布的岛屿出现在海平面上。
这里是琉球,华夏探向东海的前哨。
与湾省的欣欣向荣不同,这里的气氛显得有些肃杀与沉重。
港口内外,随处可见巡逻的战舰,码头上行走的,大多是身着军装或巡警制服的人员。
军煞之气与海天之气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场域,压抑着一切不轨的念头。
在华夏的庇护下,琉球的经济也开始复苏,百姓们至少不用再担心被海盗劫掠,或是被某个列强当作战利品随意瓜分。
但周明能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份平静之下,涌动着一股压抑了太久的悲怆。
数百年的异族统治,像一把钝刀,日复一日地切割着这片土地与母族的联系。
这里的百姓,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里,他们的眼神中,带着一种长久以来的麻木与茫然。
周明看到,振华体系派来的官员和军队,正在艰难地推行着新政。
他们不仅要面对当地旧贵族明里暗里的抵制,更要花费巨大的心力,去唤醒民众那颗沉睡已久的归属之心。
这是一项比开山修路、填海造陆更艰难百倍的工程。
在一处古旧的宗祠里,周明看到了一幕让他心神触动的景象。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颤抖着双手,抚摸着一块布满裂纹的石碑。
石碑上,用汉字清晰地刻着他们家族的姓氏与源流。
“回家了……回家了啊……”老者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他身边的几个中年人也红了眼眶,其中一人哽咽道:“阿公,咱们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祭拜祖宗了。”
“振华的官爷说了,我们是华夏人,这里是华夏的土地!祖宗的牌位,可以正大光明地摆出来了!”
“对!我们不是外人!我们回家了!”
这股压抑了数百年的归乡之情,这股认祖归宗的渴望,在这一刻,如火山般喷发。
它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化作了一股无比庞大、无比纯粹、无比厚重的信念洪流,冲天而起,直贯云霄!
这股力量,远比单纯的崇拜或感激要宏大得多,它是一个族群最深沉的情感共鸣,是漂泊游子回归母亲怀抱时的那一声呐喊。
周明体内的气血网络,在这股磅礴洪流的冲击下,发生了剧烈的震荡!
他仿佛听到了万千灵魂的哭泣与欢呼。
无数原本晦涩、沉寂的微末络脉,被这股力量强行冲开、点亮!
那光芒不再是零星的星点,而是成片成片地亮起,璀璨夺目,几乎要将他体内的世界照得通明!
他的通脉修行进程,在这一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进!
……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外的星火主城。
最高参谋处的会议室里,苏清雪和张之栋正对着一份关于琉球的报告,眉头紧锁。
报告显示,当地的旧贵族勾结外部势力,利用民众的排外情绪,大肆散播谣言,煽动民众对抗新政,导致各项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发生了数起流血冲突。
“琉球的问题,根子在人心。”张之栋叹了口气,“百年的隔绝,不是一朝一夕能扭转的。”
苏清雪也感到棘手,她可以调动千军万马,可以调拨亿万钱粮,却无法强行改变一颗颗麻木的心。
就在此时,周小七拿着一份加急情报,快步走了进来。
“总长,琉球急报!”
苏清雪接过情报,只看了一眼,脸上便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情报显示,就在过去的短短一天之内,琉球的民心向背发生了惊天逆转。
无数民众自发地走上街头,揭发旧贵族勾结外敌、鱼肉乡里的罪行。
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乡绅,也主动站出来,支持振华体系的改革。
那些煽动闹事的旧贵族,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这……这是怎么回事?”苏清雪喃喃自语。
而在另一场关于海疆防御的军事会议上,刚刚从北方返回的袁项城,正对着沙盘,侃侃而谈。
“诸位,大陆的威胁已基本肃清,但我们决不能忽视海上的威胁。”
“我建议,必须在湾省和琉球,建立永久性的海军基地和补给站,打造两条锁链,彻底锁死我们的东海和南海门户!”
他的提议,得到了王镇国等军方将领的一致赞同。
……
周明并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到来,竟引发了如此巨大的连锁反应。
他在琉球的一家街头茶馆坐下,听着当地百姓的议论。
“听说了吗?隔壁村的阿福,家里的地被分了三亩,今年的收成够吃两年了!”
“我儿子更厉害,进了振华学堂,现在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了!教习说他有武道天赋,以后说不定能当上军官!”
“还是先生想得周到啊,要不是他派王师来,我们还不知道要被那些东洋矮子欺负到什么时候。”
周明静静地听着,他发现,虽然远离大陆,但这些海岛居民的内心深处,对“华夏”这两个字,对“先生”这个称呼,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认同与归属感。
他豁然开朗。
文明的力量,就像这无垠的海洋,它的潮汐无远弗届。
无论这些岛屿漂泊多久,散落多远,只要文化的根还在,血脉的联系还在。
这股潮汐终将涌上每一寸沙滩,将它们与大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种“连接”与“共生”的感悟,让他体内与气血传导、能量循环相关的无数微末络脉,变得更加活跃和通畅,仿佛形成了一张覆盖全身的、高效的能量之网。
他在琉球的海边静坐了一夜,感悟着这片故土回归后的新生脉动。
他知道,唤醒这些沉睡的同胞,让他们自己站起来,比单纯地给予他们财富和武力,更能触及力量的本源。
天亮时,他缓缓起身,转身向北。
沪市、津门、大连……那些曾被列强割据的土地,那些曾印刻着百年耻辱的城市,正等待着他的巡视。
他要回去,回到这片文明的核心地带,去感受那里最强劲的脉搏。
他的通脉圆满之路,就在这万家灯火与星辰大海之间。
喜欢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