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小区的次卧窗朝东,每天清晨五点半,第一缕阳光会准时落在林砚的枕头上。他搬进这里的第三天,终于把那堆打包的行李收拾妥当——帆布包叠在衣柜最上层,爷爷传的《八极拳谱》压在书桌玻璃下,胸口的温玉则用红绳系着,夜里就放在枕边,凉丝丝的触感总能让他睡得安稳些。
“月租两千五,押一付三,还剩八千二。”林砚对着手机备忘录里的数字叹气,手指在屏幕上划到“求职”那栏,里面密密麻麻列着三十多家公司的名字,从行业龙头北新建材、东方雨虹,到刚起步的环保科技初创公司,每一家后面都跟着同一个标注:“已投递,待回复”。
他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椅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一条邮件提醒——是“绿源新材”的拒信。邮件内容简短得有些敷衍:“林先生您好,感谢您应聘我司材料研发岗,经评估,您的项目经验与岗位需求不符,祝您求职顺利。”
这是第三十封拒信。
林砚盯着屏幕愣了几秒,伸手揉了揉眉心。他大学做过环保涂料的课题,毕业在化工厂两年也主导过小型改良项目,简历里写得清清楚楚,可大多数公司连面试机会都不给,少数几家面试后也石沉大海。他知道问题在哪——北京的环保材料行业卷得厉害,要么要五年以上大型项目经验,要么要985硕士学历,他这个普通本科出身、只在小城待过的经历,实在没什么竞争力。
“再改改简历试试?”他咬了咬牙,点开文档,把“主导小型改良项目”改成“牵头完成环保涂料性能优化,成本降低15%,合格率提升至98%”,又在“技能”栏里加上“熟练使用origin数据处理、AutocAd绘图”——其实他只学过基础操作,但眼下只能先把表面功夫做足。
窗外的天慢慢亮透,小区里传来晨练大爷的收音机声,还有妈妈们送孩子上学的叮嘱。林砚伸了个懒腰,想起爷爷说的“练拳能静气”,便从衣柜里翻出宽松的运动服,往小区中心的小花园走去。
小花园里已经有不少人,有打太极的,有跳广场舞的,还有推着婴儿车散步的。林砚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扎起八极拳的“两仪桩”。他深吸一口气,手臂缓慢抬起,拳风带动衣角,动作刚劲又不失柔和——这是他从小练到大的习惯,不管遇到什么烦心事,练一套拳下来,心里的堵得慌就会散大半。
刚练到“猛虎下山”的招式,胸口的温玉突然轻轻发烫,比上次在中介那里的感觉更淡,像是一缕微弱的暖流。林砚动作一顿,下意识地看向周围——不远处,两个穿西装的男人正低声争执,一个人手里攥着文件夹,脸色通红,另一个人背着手,眉头皱得很紧。温玉的热度随着两人的争执起伏,等背手的男人转身离开,那股暖流又消失了。
“又是这玉的问题?”林砚摸了摸胸口,没太在意——上次能“读心”或许是巧合,这次大概是天气热,玉的温度变化而已。他收了拳,擦了擦额角的汗,刚要往回走,就听到有人喊他名字。
“林砚!”
他回头,看到苏清媛拎着早餐袋朝他走来,白色的运动鞋踩在石板路上,轻快得像只小鹿。“这么早?你也来晨练啊?”她走到林砚面前,把一袋豆浆和茶叶蛋递过去,“刚在楼下早餐铺买的,给你带了一份。”
“谢谢,你怎么会在这里?”林砚接过早餐,心里暖暖的——自从上次一起看房后,他们偶尔会微信聊天,苏清媛知道他在找工作,还帮他留意过招聘信息,但他没料到会在这里碰到她。
“我住这栋楼的12层,”苏清媛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栋楼,“比你早搬来半个月。对了,你简历投得怎么样了?有收到面试通知吗?”
提到求职,林砚的语气就低了下去:“投了三十家了,全是拒信,要么说经验不够,要么说学历不符。”他苦笑了一下,“早知道北京这么卷,当初就该考研的。”
“别灰心啊,”苏清媛拍了拍他的胳膊,“我刚找工作的时候,也投了二十多家才拿到offer。你做的环保材料方向其实很吃香,现在北京搞‘城市更新’,好多旧小区翻新、旧厂区改造都要用到环保材料,只是你没找对门路而已。”
“城市更新?”林砚眼睛亮了一下,“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好像是政府主导的项目,要用到很多新型材料?”
“对,我现在就在做这个项目,”苏清媛点头,“我们公司叫京华建投,是国企背景,最近在牵头做朝阳区的旧厂区改造,刚好缺材料研发相关的助理岗位。不过这个岗位是项目经理直接招的,没挂在招聘网站上,我也是昨天帮经理整理文件才看到的。”
林砚的心猛地一跳:“你的意思是……我可以试试这个岗位?”
“我帮你问问经理吧,”苏清媛拿出手机,“我们经理姓周,人挺好的,只要你专业对口、肯学,他应该会给你面试机会。你把简历发给我,我直接转发给他,比你在网上投靠谱多了。”
“太谢谢你了!我现在就发给你!”林砚激动得差点把豆浆撒出来,他掏出手机,赶紧把改好的简历发给苏清媛,手指都在微微发抖——这是他来北京后,第一次看到求职的希望,而且还是他最感兴趣的城市更新项目,简直像做梦一样。
苏清媛收到简历后,立刻给周经理发了微信,还附了一句:“周哥,这是我朋友林砚,学材料工程的,做过环保涂料研发,挺踏实的,您看看能不能给个面试机会?”
“你别抱太大希望啊,”苏清媛收起手机,对林砚说,“周经理每天要见很多人,不一定能及时回复,我帮你盯着,有消息了第一时间告诉你。”
“不管怎么样,都要谢谢你,”林砚真诚地说,“要是没有你,我还在瞎投简历呢。”
“跟我客气什么,”苏清媛笑了笑,露出两个梨涡,“对了,你要是有空,可以先查查‘朝阳区旧厂区改造’的资料,了解一下项目需求,比如要用到的涂料、保温材料之类的,万一真有面试,也能有话聊。”
“好,我今天就查!”林砚把茶叶蛋塞进嘴里,用力点了点头——他能感觉到,好运好像终于要来了。
回到出租屋,林砚立刻打开电脑,搜索“朝阳区旧厂区改造项目”。页面跳出来很多信息,有政府发布的项目规划,有京华建投的招标公告,还有媒体报道的改造目标——要把原来的机床厂、纺织厂改造成集文创、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同时要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所有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节能、可回收的要求。
“绿色建筑二星级,”林砚把这个关键词标红,又搜了相关的材料标准,“涂料要低Voc、高耐擦洗,保温材料要防火等级A级……”他一边看一边记笔记,还把自己之前做的环保涂料样品找了出来——那是他从老家带来的小罐装,里面装着他改良过的水性涂料,Voc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还能吸附甲醛。
“要是面试的时候能把样品带过去,会不会更有机会?”林砚看着样品罐,心里琢磨着。他又翻出之前写的“智能环保材料创业计划”,把里面和旧厂区改造相关的内容摘出来,整理成一份简短的方案——虽然只是个雏形,但至少能证明他对这个项目有想法。
接下来的两天,林砚每天都在等苏清媛的消息,期间又投了五家公司,还是石沉大海。他没敢催苏清媛,怕给她添麻烦,只能每天对着项目资料和样品罐发呆,偶尔练拳解压。
第三天下午,林砚正在煮泡面,手机突然响了,是苏清媛的微信电话。
“林砚!好消息!周经理看了你的简历,说你专业对口,让你明天上午十点去公司面试!”苏清媛的声音透着兴奋,“地址我发你微信了,你记得带简历和相关的材料样品,周经理特别看重实操能力。”
“真的?太好了!”林砚差点把手里的泡面桶扔了,“谢谢你,清媛,要是这次能成,我一定请你吃大餐!”
“先别高兴太早,面试好好表现,”苏清媛笑着说,“对了,周经理喜欢直爽的人,你别太紧张,把你做过的项目和对材料的理解说清楚就行。还有,我们公司在建国门,你明天早点出门,别堵车迟到了。”
“我知道了,我现在就查路线,谢谢!”挂了电话,林砚看着锅里的泡面,突然觉得不香了——他从衣柜里翻出唯一一件还算正式的衬衫,是大学毕业时买的,有点皱,他找了个衣架挂起来,又把样品罐装进一个精致的纸盒里,贴上标签:“低Voc环保水性涂料样品(甲醛吸附率85%)”。
晚上,林砚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是紧张,而是兴奋。他把项目资料和整理好的方案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胸口的温玉传来熟悉的凉意,才慢慢平静下来。他摸了摸温玉,小声说:“太爷爷,爷爷,明天我要去面试了,要是能成,我就能在北京做自己喜欢的事了,你们一定要保佑我。”
第二天早上七点,林砚就起床了。他把衬衫熨得平平整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拎着装有简历、方案和样品的公文包,提前两个小时出门。从星河小区到建国门要转两趟地铁,他怕堵车,特意选了早高峰前的地铁,车厢里人不多,他找了个座位坐下,又把面试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心里过了一遍。
九点半,林砚准时到了京华建投楼下。这是一栋气派的写字楼,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口的保安穿着整齐的制服,进出的人都穿着西装革履,步履匆匆。林砚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走进写字楼。
前台核对了他的信息后,让他在会议室等。会议室很大,中间摆着一张长长的会议桌,墙上挂着京华建投的项目展示图,其中就有朝阳区旧厂区改造的效果图——破旧的厂房变成了充满设计感的文创园,绿色的植被爬满墙面,看起来既现代又环保。
“林砚是吧?”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林砚抬头,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进来,中等身材,穿着灰色西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我是周明,负责旧厂区改造的材料采购和研发对接。”
“周经理您好,我是林砚。”林砚赶紧站起来,伸手和周明握手,“谢谢您给我面试机会。”
“坐吧,”周明在他对面坐下,拿起林砚递过来的简历,“我看了你的简历,你在老家做过环保涂料的改良?具体说说怎么做的?”
林砚定了定神,把自己在化工厂的项目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当时厂里的涂料Voc含量超标,客户投诉很多,我牵头做了配方调整,用水性树脂代替油性树脂,还加入了纳米二氧化钛,既能降低Voc,又能吸附甲醛,最后合格率从80%提升到了98%,成本还降了15%。”
周明点了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你带来的样品呢?我看看。”
林砚赶紧把样品罐递过去,又拿出检测报告:“这是我改良后的涂料样品,Voc含量只有50g\/L,远低于国家标准的120g\/L,甲醛吸附率能达到85%,还做过耐擦洗测试,能达到5000次以上。”
周明打开样品罐,闻了闻,又用手指蘸了一点,在纸上涂了涂:“没什么味道,附着力也不错。你对我们的旧厂区改造项目有了解吗?觉得你的材料能用到哪些地方?”
“我查过项目资料,”林砚拿出整理好的方案,“旧厂区的厂房外墙翻新需要低Voc、高耐候的涂料,车间内部改造需要防火、防霉的涂料,我的样品可以满足外墙需求,要是后续优化配方,还能用于车间内部。另外,我还想过在涂料里加入温感变色颗粒,根据温度变化调整颜色,既能美化外观,又能提醒工人注意室内温度,符合文创园的设计理念。”
周明接过方案,翻了几页,眼睛越来越亮:“温感变色颗粒?这个想法不错,既实用又有创意。我们之前找的几家供应商,只敢按标准做,没人提过这种创新的点子。你对材料成本有概念吗?要是批量生产,你的涂料成本能控制在多少?”
“目前样品的成本是每公斤80元,批量生产的话,通过优化供应链,能降到每公斤60元左右,比市面上的环保涂料低10%-15%。”林砚早就算过这笔账,回答得很流利。
周明点了点头,放下方案,看着林砚:“你刚毕业两年,经验不算多,但胜在专业对口、肯琢磨,还敢创新。我们这个项目缺的就是你这种有想法、能落地的人。不过丑话说在前面,项目节奏很快,经常要加班,还要去现场跟进施工,你能接受吗?”
林砚心里一阵激动,他用力点头:“我能接受!我不怕加班,也愿意去现场学习,只要能参与这个项目,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好,”周明笑了,“那你下周一来上班吧,先做我的助理,负责材料研发的对接和现场测试,薪资的话,试用期八千,转正后一万二,五险一金按最高比例交,怎么样?”
林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试用期八千,比他在老家的工资还高,而且还能参与城市更新项目,这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谢谢周经理!我下周一一定准时到!”
“不用谢我,是你自己的能力争取到的,”周明站起来,拍了拍林砚的肩膀,“下午让hR把offer发给你,你回去准备一下,下周一早上九点来报道,记得带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复印件。”
“好的,谢谢周经理!”林砚也站起来,紧紧握着公文包,手心里全是汗——不是紧张,是激动。他走出会议室,看着写字楼外的阳光,觉得整个世界都亮堂了起来。
他掏出手机,第一时间给苏清媛发微信:“清媛,我面试过了!下周一就上班!太谢谢你了!”
没过几秒,苏清媛就回复了:“太好了!我就知道你可以!晚上请你吃大餐,庆祝一下!”
林砚笑着回复:“必须的!你选地方,我请客!”
他走出写字楼,沿着街道慢慢走,胸口的温玉又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像是在为他高兴。林砚摸了摸温玉,抬头看着北京的天空——虽然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他,但至少现在,他在这座城市找到了第一个落脚点,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城市更新”项目,远比他想象的复杂。项目背后牵扯着多方利益,有供应商的竞争,有政府部门的监管,还有隐藏在暗处的商业博弈。而他带来的环保涂料样品,不仅会成为项目的亮点,也会引来第一个麻烦。但此刻的林砚,满心都是入职的喜悦,他只想着晚上请苏清媛吃什么,想着下周一该怎么开启新的工作,想着自己的环保材料终于能在京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林砚的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的京华征程,终于迈出了坚实的第二步。
喜欢东方圣人京华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东方圣人京华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