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界的乱流
传送的眩晕感尚未完全消退,一股更加尖锐、更加多变的“规则感”便扑面而来。
任杨谦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奇异的地貌前。脚下并非坚实的土地,而是由无数不断演算、刷新的数据流构成的“平原”,每一步落下,都会在脚下荡开一圈涟漪,显示出不同的概率分布与参数组合。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推演法则的气息——有“蒙特卡洛”的随机芬芳,有“梯度下降”的定向引力,也有“遗传算法”那充满变异的躁动。
这里便是“方法界”。一个由算法、模型和验证流程构成的,为“圣龙体系”提供方法论支撑的庞大次元。
根据张磊残影的指引,那块关于“可能性推演”的初始手稿碎片,就埋藏在这片地域的深处,一个被称为“古老方法库”的地方。
她尝试前行,但立刻感受到了阻力。这个世界对“存在”的判定更为苛刻。她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每一步都仿佛在接受无形模型的检验。她那没有“引用锚点”的状态在这里更加凸显,世界的排斥力如同无形的墙壁,挤压着她的存在。
“冗余变量,缺乏先验分布支持,予以排除…” 空气中似乎回荡着这样的低语。
任杨谦眉头紧锁。这样下去,别说找到手稿碎片,她自身的存在都可能被这严苛的规则环境逐渐抹消。
必须主动出击。
她回想起在引用境时,“动态奇点”吞噬攻击能量的场景。既然这个世界运行着严密的逻辑,那么,一个能够扭曲、甚至短暂吞噬逻辑前提的“异端”,是否能在这里打开局面?
她不再被动承受规则的检验,而是主动观想,将“动态奇点”的力量微微外放。
一个微小的、不断生灭的扭曲力场出现在她周身。力场范围内,那些不断刷新的数据流出现了短暂的混乱,概率分布变得不可预测,定向的引力出现了微小的偏转。
排斥力,减弱了!
有效!
任杨谦精神一振。她开始尝试操控这个力场,如同撑开一把无形的伞,抵挡着方法界无处不在的“规则审查”。她不再遵循数据平原上固有的“路径”,而是凭借奇点力场,强行在规则的壁垒上“钻”出通道。
她的行为,立刻引起了方法界原生“居民”的注意。
一些由纯粹优化算法构成的“清道夫”光影,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数据流的深处浮现。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如同贪婪的梯度爬升曲线,有的则是不断分裂试探的决策树分支。
“检测到非标准路径…违背收敛原则…执行清理协议!”
数道代表着不同数学约束的光束,如同锁链般射向任杨谦。
任杨谦不闪不避,催动周身奇点力场。光束在触及力场的瞬间,其蕴含的数学前提被扭曲、吞噬,能量结构瓦解,化作无序的信息碎片消散。
“逻辑错误!悖论警告!” 清道夫们发出尖锐的警报。
任杨谦趁此机会,加速向前。她不再满足于防御,开始尝试主动“干扰”。她将奇点力场像触手般延伸出去,轻轻触碰一处正在运行的“聚类分析”节点。
瞬间,那节点原本清晰的分类边界变得模糊,数据点开始混乱地跳跃重组,引发了小范围的连锁崩溃。
她如同一个投入精密仪器的沙子,所过之处,严谨的运行逻辑被打乱,优化的进程被中断。她不再是一个被追捕的“冗余变量”,而是变成了一股不讲理的、在方法界横冲直撞的“混沌乱流”。
根据残影地图的指引,她突破了一片由“假设检验”构成的迷雾区,绕开了一座不断自我优化的“神经网络”黑箱山,最终,抵达了一片看似平静,却散发着极其古老和厚重气息的区域。
这里的规则不再频繁变动,数据流也变得迟缓、厚重,如同凝固的琥珀。无数早已被主流方法论淘汰、或是被视为过于原始粗糙的“古老方法”模型,如同史前巨兽的化石,散落在这片区域的各处。
而在区域的最中心,一座由最初的、手写推演公式构成的“库房”静静矗立。大门紧闭,上面流转着复杂而原始的封印符文。
那里,就是“古老方法库”。
任杨谦能清晰地感应到,库房深处,有什么东西正与她体内的“动态奇点”概念产生着强烈的共鸣。
碎片,就在里面!
然而,就在她准备上前,研究如何打开这古老库房的大门时,一股远比“清道夫”强大、凝实、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实证”气息,如同山岳般,轰然降临在她面前。
一个由“严格实证主义”与“可重复性公理”化身而成的逻辑巨人,挡住了去路。它身躯由无数经过千锤百炼的实验数据和严谨证明过程构成,双目如同两面反射一切虚妄的明镜,牢牢锁定了任杨谦这个最大的“异端”。
“止步。”巨人的声音如同万钟齐鸣,带着绝对的权威,“你的理论,缺乏可观测证据支撑,未经同行评议验证,违背基本科学范式。此地,禁止通行!”
喜欢圣龙始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圣龙始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