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哲看着视频里那群小老外面对中文听力时一脸生无可恋、仿佛人生失去了希望的表情,心情愈发愉悦,他美滋滋地点开了评论区,想看看网友们还有什么神评。
【热评第一条赫然映入眼帘,点赞数极高:】
【热评第一:“此刻双方内心唯一的共识:我要洋人死(狗头)”】
各朝各代看到这条评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感到一丝困惑。
“双方都想?”
大唐一位文士捋着胡须不解,“看他们之前那‘大仇得报’的欢快,莫非......这花国之人,平日也要学习这番邦的语言不成?”
这个猜测让许多古人感到难以置信。
他们何时要去屈尊学习蛮夷之语?
程咬金把嘴一撇,粗声粗气地道:“学那鸟语作甚?有那功夫,多练几趟斧法不好吗?”
黎哲没有在评论区过多停留,带着满心的欢乐进入了下一个视频。
【新的视频开场便带着一股社会新闻的猎奇气息:】
【“脚盆鸡街头正上演着一出‘熊吃人’事件!”】
“熊?”
各朝各代的人们立刻想到了山林里那种皮糙肉厚、力大无穷的猛兽。
“熊瞎子进村了?”
“那玩意儿确实吓人,一巴掌下来,是个人都受不住。”许多有过相关听闻或经历的人心有余悸。
明清时期,一些江南富商看到“熊”字,第一反应却是口舌之欲:
“不过这熊掌......倒确实是难得的美味珍馐,宴客时若能上一道,极有面子。”
视频接下来的内容,却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熊患”的认知:
【“在脚盆鸡,哪怕你走在城市的大路中间,也可能被突然窜出的熊袭击!”】
【“甚至你躲进学校里面,还是逃脱不掉熊的追捕!”】
【“逼得脚盆鸡官方不得不绘制出‘熊出没地图’,但可怕的是,整个脚盆鸡基本上都陷入了熊患!”】
【画面中,街道旁棕黑色的巨熊人立而起,扑向路人。】
李世民看着天幕,眉头微蹙:“熊罴之患,竟已深入市井之间?”
“这确是一桩大麻烦。”
“需组织精壮,配备强弓硬弩,划定区域,定期清剿方可。”他立刻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思考应对之策。
而那些真正经历过熊患的村落山民,更是感同身受。
一位北方山村的老猎户咂舌道,“俺们那时候,要是熊瞎子敢下山,就得全村青壮一起上,敲锣打鼓,举着火把吓唬它,再找机会用浸了毒的箭矢远远地射,不敢让它近身。就这,还时常有伤亡........看他们这架势,怕是比俺们这儿还厉害!”
各朝各代的观众看着那“熊出没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警示标记,再结合视频里熊在城市中横冲直撞的画面,一股寒意悄然升起。
【“那密密麻麻的熊出没标记,俨然形成了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
看到这里,各朝各代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困惑和不解。
“熊患都到这个地步了,脚盆鸡还不组织人手大力清剿?等什么呢?”
一位北宋的边军将领忍不住嘀咕,在他看来,这种威胁民生安全的猛兽,必须果断清除。
然而,视频接下来揭示的“神逻辑”,更是让古人们瞠目结舌。
【“面对来势汹汹的熊患,脚盆鸡的部分民众和媒体却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他们认为,这全是花国的太阳能板造成的!他们觉得,花国漫山遍野的太阳能板破坏了熊的栖息地,搞得熊熊们无家可归,只能下山进城了!”】
“啥?!”
田间一位老农差点把锄头砸到脚上,“那劳什子‘太阳能板’,还能把熊从深山里逼出来?这熊瞎子啥时候这么娇气了?”
大明,一位知府也连连摇头:
“荒谬,着实荒谬!猛兽下山,或因食物短缺,或因族群膨胀。岂能怪罪于邻器物?”他觉得这甩锅技术过于低劣。
屏幕前的黎哲更是被这清奇的脑回路逗乐了:“好家伙,这锅甩得!”
民国战壕里的小战士气得直哼哼:
“这帮鬼子,脑子被熊啃了吧?自己没本事对付熊,就往别人头上扣屎盆子!”
【“但是呢,明眼人都知道,脚盆鸡的熊患其实不全是天灾,更多是他们自己‘作’出来的‘人祸’!他们原本是有一个专门负责猎杀危险熊只的团队的!”】
【“这个团队在2018年的时候非常给力,成功地将熊患伤人案件压制到了每年只有一起。”】
李世民看到这里,若有所思:“既已有专司其职的团队,且卓有成效,为何还会酿成今日之祸?”
“莫非.........呃,是那脚盆鸡,裁撤了这支队伍,不让他们猎熊了?”
【“然而,脚盆鸡的官府却开始干起了卸磨杀驴的勾当,不断压制、克扣猎熊团的待遇!到后来,成功猎杀一头危险的熊,只能拿到区区230块钱的报酬!于是,那些专业的猎人们都不干了——谁愿意为了这点钱去拼命?”】
“二百三十?!”
刘彻听到这个数字,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猎杀一头猛熊,才给这点赏金?那黎哲在超市买带鸡腿都几十了。”
“难怪没人愿意干了!这不是逼着那些人撂挑子吗?”
【视频给出了最终的结论:“于是,失去了专业猎熊团队的压制,熊灾便开始逐年递增,最终演变成了如今这般难以收拾的局面。”】
真相大白!各朝各代的观众们顿时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嬴政冷哼一声:“自毁长城,蠢不可及!”
喜欢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