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的骨架已由【磐石守则】与【心灵锚定桩】立起,但抵御虚无的血肉,仍需信念来填充。强制性的冥想轮替如同一剂强心针,暂时遏止了ScRI的断崖式滑落,却未能驱散那弥漫在据点每个角落的、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低沉的嗡鸣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无数个体意识在绝望重压下不堪重负的哀歌,仿佛每个人都在独自背负整个世界的倾塌。
被动遵循与主动维系,其间横亘着天堑。慰藉者们最先洞察了关键所在。几位资深者开始尝试超越静坐本身,他们在最大的几根锚定桩旁,引导着小范围的集体冥想。他们的声音不高,却蕴含着奇特的韵律与穿透力,如同在惊涛中投下稳重的锚。
“感受你的呼吸…它并非孤立的涟漪,听,它正融入周围的声浪…勿要抗拒脑海中的杂音,承认它们,如同观望乌云流过天际,而我们的专注,便是云层之下那永恒不变的光明基石…”
起初只是微小的涟漪。但参与者们逐渐发现,当意识不再徒劳地对抗绝望的低语,而是学习与之共存,并将焦点转向“共同的平静”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悄然滋生。个体冥想时那刺骨的孤寂感,在集体的专注场中被稀释、温暖。个体的ScRI不再仅是黑暗海洋中的孤岛,而是以锚定桩为谐振节点,伸出了无形的触须,与其他人的精神波动轻轻触碰、尝试同步。
这一微妙变化未能逃过监测者的眼睛。“快看!区域平均ScRI曲线在集体冥想期间明显平缓!波动方差缩小!心灵污染度的背景攀升速率降低了近百分之三十!”这数据如同黑暗中划亮的火柴,虽微弱,却指明了方向。它证明,信念的共鸣,能够产生超越个体简单相加的韧性。
苏洛找到虎子哥,眼中不再是光焰灼烧的决绝,而是沉淀后的清明与组织者的审慎:“虎子哥,我们需要将这种‘信念传递’制度化。不能总依赖少数人的燃烧,要让所有人的微光都能彼此映照。”
虎子哥重重点头,沉稳如山:“明白。防御轮换和区域协调交给我,确保每个区域都有参与的机会。林朔兄弟和墨尘兄弟那边,也需要这份支撑。”
林朔坐镇于光铸节点,他的感知最为玄奥。他能“听”到据点整体的ScRI如同一片混乱的声波海洋,而在大规模集体冥想时,那些杂乱的“频率”会逐渐趋向某种和谐的“基频”。这频率并不强大,却蕴含着惊人的韧性,如同无数地下暗流悄然汇聚,虽不汹涌,却能在重压下持续流淌。更让他心神微震的是,自身维系节点所承受的无形重压,似乎也因此有了一丝极其微弱、却真切存在的分散。他恍然:这或许便是“信靠”与“维系”的雏形——非是单向索取,而是共鸣分担。
李墨尘则试图为这现象构建理论模型:“假设每个玩家的ScRI是一个独特相位的信息源,那么集体冥想,尤其是在锚定桩这种‘外部调谐器’的影响下,正在促使这些相位趋向一致。同相叠加,即使个体振幅有限,也能在宏观上产生更显着、更稳定的‘秩序场’效应。这或许是平均ScRI得以维持甚至偶有回升的底层逻辑。”
在核心层的推动与慰藉者们的努力下,据点内迅速形成了数个定时、定点的集体冥想圈。规模最大的围绕主节点与关键锚定桩,由最具经验的慰藉者主导;较小的则散布于各功能区,由当地负责人或自然涌现的、具有安抚气质的玩家组织。
景象肃穆而奇崛:断壁残垣间,昏沉光线下,成群身影静默盘坐。没有炫目的光华,只有沉静的呼吸与引导性的低语交织成无形的屏障。一种肃穆的专注场弥漫开来,甚至连一些最初焦躁不安的玩家,踏入此间也会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被氛围同化。
于是,那堪称奇迹的“短暂稳定”降临了。尽管外界“噬光者”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尽管终末的倒计时在灵魂深处回响,但据点内部的平均ScRI,竟在这极限高压下,顽强地维持在了一条虽低却相对平稳的基准线上,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一丝充满希望的微弱翘尾。心灵污染度的自发攀升被有效抑制。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不虚的“心灵网络”雏形——它并非系统强制的链接,而是基于高度共鸣产生的自发感应。处于深度冥想状态的玩家,有时能模糊捕捉到身旁他人传递出的平静或坚定的情绪碎片。当有人濒临失控边缘时,附近的慰藉者或高ScRI玩家往往能更早察觉,并及时援手。
这网络尚且脆弱,范围有限,效果微小,且高度依赖集体冥想来维系。但它昭示了一个真理:个体的意志易折,但当无数意志为了生存、守护、微小的希望而以正确的方式共鸣时,便能孕育出超越算术叠加的、名为“集体韧性”的奇迹。
据点这台濒临解体的复杂机器,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协同运转的“低功耗安全模式”。它远未安全,内忧暂缓,外患却已兵临城下。那点点心光交织成的初生之网,即将迎来最残酷的撕裂考验。
《万维圣辉:终末救赎之约》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万维圣辉:终末救赎之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万维圣辉:终末救赎之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