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想屁吃了!

陈醋不加糖

首页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老李,你想屁吃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舌尖上的大宋三国之袁家我做主一等家丁不明不清一品驸马大唐暴吏我在大唐做战神阿兹特克的永生者逐鹿从战国开始神三群聊:三国
老李,你想屁吃了! 陈醋不加糖 - 老李,你想屁吃了!全文阅读 - 老李,你想屁吃了!txt下载 - 老李,你想屁吃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9章 开始掘世家的根(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售卖书籍的翌日,太极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与躁动,仿佛暴风雨前压抑的闷雷在云层后滚动。

连平日里肃立如雕塑的殿前侍卫,似乎都感受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气氛,握着戟杆的手更紧了几分。

果然,不等执事内侍那悠长的“有本启奏,无事退朝——”的尾音完全落下,数名出身五姓七望、或与其利益攸关的官员。

便如同被烈火燎了眉毛,迫不及待地抢步出列,他们的目标空前一致,矛头直指站在文官队列中前列,神色平静得近乎漠然的杜远。言辞之激烈,语气之愤慨,已近乎于公然的控诉与声讨。

“陛下!”一位来自太原王氏的御史王珪,率先发难,他情绪激动,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微微颤抖,手指几乎要戳到杜远的额头,唾沫星子在透过高窗的光柱中飞溅。

“金谷县公杜远,此獠先是擅改盐政,以倾轧之价扰乱盐市,致使无数依盐为生的民间灶户破产流离,生计无着,怨声载道!

此为一罪!如今,其又变本加厉,竟敢擅贬圣贤典籍之价,使承载先贤智慧的经史子集,沦为市井贱物,斯文扫地,学问蒙尘!此为二罪!

此等倒行逆施,分明是祸乱朝纲,动摇国本之举!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严惩杜远此僚,立即废止荒谬的盐政与书价之令,以正视听,以安天下士林之心!”

他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懑而显得尖利,在大殿中回荡。

“陛下!臣附议!”另一位清河崔氏的官员崔敦礼立刻跟上,他捶胸顿足,做痛心疾首状。

“书籍乃传承圣贤之道、维系天下礼教之根本!其价值在于其中蕴含的微言大义,在于历代先贤心血之凝聚!

如今百文一书,看似普惠寒门,实则是将学问庸俗化,令天下士子不再珍视经典,不再敬畏知识!

长此以往,人心不古,礼崩乐坏不远矣!杜远其心,绝非为了教化,实乃可诛!” 他仿佛已然看到了儒家道统在杜远手中崩坏的凄惨未来。

“盐铁之利,自古有之,乃平衡地方、滋养民生之需!杜远强行收归国有,实乃与民争利,已是大大不该,惹得天怒人怨!

如今他又将黑手伸向书籍,分明是要断天下读书人的根,绝我等士人之望!陛下,切不可再受此等奸佞小人之蛊惑,铸成大错啊!”

更多反对的声音加入进来,他们巧妙地将“民”的概念偷换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将盐政和书籍降价带来的、触及他们根本的利益损失。

无限放大为祸国殃民的巨大“弊端”,试图用汹涌的舆论将杜远彻底塑造成一个破坏祖宗成法、践踏圣贤道理、十恶不赦的奸佞之臣。

一道道或愤怒、或怨恨、或焦急的目光,如同淬了毒的利箭,密集地射向那个始终沉默,仿佛置身事外的身影。

面对这如同惊涛骇浪般的汹涌攻势,杜远却依旧如同屹立于狂暴海啸中的巍峨礁石,岿然不动。

他甚至微微垂着眼睑,目光落在自己手中玉笏光滑的表面上,仿佛在欣赏上面的纹路,连眼皮都未曾为那些尖锐刺耳的指责抬动一下,那份超然的平静,反而更衬得那些攻击者如同跳梁小丑。

就在反对声浪似乎要达到顶峰,世家官员们以为凭借人多势众和“大义”名分足以迫使皇帝退让之时。

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乃至一向以直言犯谏着称的魏征为首的几位帝国重臣,相继出列表态了。

他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瞬间扭转了朝堂的风向。

房玄龄率先出列,他步履沉稳,声音平和舒缓,如同山间清泉,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与洞见:

“诸位同僚所言,未免过于危言耸听,有失偏颇。盐政收归国有,平抑物价,如今长安洛阳乃至天下州县,百姓为此额手称庆,感念皇恩浩荡,民心愈发稳固,此乃有目共睹之事实。

国库因盐利归于中央,调度更为灵活,亦未因此而有分毫受损,何来祸乱朝纲之说?

至于所忧灶户生计,朝廷早已未雨绸缪,正在筹划于新辟盐场广募人手,并给予相应补偿安置,岂能因顾及少数人之利,而置天下万民之福祉于不顾?此非治国之道。”

紧接着,杜如晦虽面色仍带着久病初愈的苍白,但眼神锐利如鹰隼,语气斩钉截铁,毫无转圜余地:

“书籍降价,使圣贤学问得以走出高门深院,惠及天下万千寒门士子,此乃教化大兴、文运昌盛之千古吉兆!

何以在尔等口中,竟成了斯文扫地之祸端?莫非在诸位心中,学问只能是少数权贵子弟垄断之私产,束之高阁之玩物,而非开启民智、培育英才、供天下人研习之公器?如此狭隘之心胸,岂是真正儒者所为?”

长孙无忌的语气则更为冷峻,他目光如刀,直接剖开层层伪装,直指问题的核心:

“陛下,盐、书二事,其根本目的,皆是为了巩固大唐国本,削弱地方割据之潜在威胁,普惠天下亿万生民。

今日朝堂之上,反对之声如此激烈者,无非是因新政触及彼等世代所享之私利。

若因此等私心作祟,便肆意攻讦推行良策之忠良,阻塞陛下纳谏之言路,岂非因小失大,正中了那些盘踞地方、尾大不掉、一贯与国争利者之下怀?此风断不可长!”

就连一向以挑剔、敢于犯颜直谏闻名的魏征,此刻也出人意料地站在了杜远这一边。他肃然出列,面向御座,声音洪亮而恳切:

“陛下,老臣以为,盐政、书价二策,其初衷与长远之利,皆在于强盛国家,惠泽百姓。

推行之中,或有阵痛,或有需完善之处,然纵观其根本,实利于社稷之稳固,文风之鼎盛。杜县公行事,虽有操切直接之嫌,不似老成谋国者循序渐进,然其心可鉴,其策可用,其利在千秋。

若仅因部分守旧者为一己之私而鼓噪喧哗,便废弃此等强国利民之良策,绝非圣明君主所应为也!”

这几位,堪称是大唐朝堂的定海神针,帝国的栋梁。他们的联手发声,不仅代表着强大的政治力量,更以其清晰的逻辑、对国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家私心的无情揭露,瞬间便瓦解了对方看似汹涌的攻势。

五姓七望的官员们虽然人数占据优势,但在道理、气势和对帝国未来的洞察上,已经完全落入了下风。

朝堂上的争吵逐渐变成了一边倒的驳斥与训诫,他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青红交错,想要反驳,却发现言语苍白,道理匮乏,只能徒劳地张合着嘴巴,如同离水之鱼。

李世民高踞龙椅之上,冷静如渊地观察着这场关乎国运的激烈辩论,眼见房玄龄、杜如晦等心腹重臣已然完全掌控了局面。

将反对者的言论批驳得体无完肤,心中暗自颔首,一股掌控大局的快意与对未来的期待油然而生。

就在朝堂之上的争论渐趋平息,许多官员以为今日这场风暴将以此种方式告一段落之时,那个自始至终未曾为自己辩解过一句的身影,终于动了。

杜远一步踏出班列,步伐沉稳而坚定,手持玉笏,面向那高高在上的御座,深深一礼,随即抬起头,朗声开口。

而他所言,并非是为自己遭受的攻讦做任何辩解,而是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棋手,在对手以为胜负已分时。

掷下了最后一枚,也是足以决定整盘棋局命运的棋子——一颗真正的、足以彻底撼动乃至重塑大唐未来权力格局的“王炸”:

“陛下,盐政之改,书价之廉,在臣看来,皆为铺垫,意在夯实根基,开启民智。

如今,寒门士子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然其报效国家、施展抱负之路径,仍多被门第出身所壅塞,难以畅通。此非盛世应有之象。臣,金谷县公杜远,恳请陛下——开科取士,唯才是举!”

“科……举?”这个对于当下大唐绝大多数官员而言都颇为陌生的词汇,如同一声闷雷,滚过太极殿,让满朝文武,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甚至包括那些中立者,都为之愣怔,脸上浮现出茫然与困惑交织的神情。

杜远的声音却清晰而坚定,如同洪钟大吕,一字一句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之中,冲击着每一个人的耳膜与心神:

“所谓科举,便是由朝廷定期设立不同科目,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面向天下所有士子(注:此时主要指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读书人),敞开大门!

不论其门第高低、出身贵贱、家资贫富,皆可凭借自身才学,报名应试!朝廷则根据考试成绩之高下,公平择优录取,量才授予相应官职!”

他微微停顿,环视一圈那些或因震惊而张大嘴巴,或因茫然而眉头紧锁,或因隐约意识到其中意味而骇然失色的面孔,继续以沉稳的语调,详细阐述这石破天惊的制度:

“科举之制,可细分为常科与制科。常科,每年或每两、三年于固定时间举行一次。

科目设置可包括进士科(侧重诗赋、策论,考察文采与治国方略)、明经科(侧重儒家经义阐释)、明法科(侧重律令条文与断案)、明算科(侧重算术及实际应用)等等。

分科取士,务使天下英才,皆能各展所长,各尽其才!至于制科,则由陛下亲自主持,或为选拔特殊才能之士,或为应对特定时务之急,不定期下诏举行,更为灵活。”

“为确保考试之绝对公正,防止徇私舞弊,可实行‘糊名’之法,即将考生试卷上姓名、籍贯等信息密封覆盖,使阅卷官不知答卷者为何人,只能依据文章内容评判高下;

亦可推行‘誊录’之制,将考生原始答卷另行派专人统一抄写,使笔迹无从辨认,彻底杜绝请托营私、凭借门第或人情关系获取优势之可能!

一切,唯以文章才学定高下,为朝廷选拔真才实学之士!”

杜远每清晰地说出一条细则,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脸色就惨白一分,身体就不受控制地微颤一下。

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这简直是要从根子上,彻底刨断他们赖以维持数百年政治垄断地位的“九品中正制”和门荫制度的根基!

从此以后,他们的子弟想要踏入仕途,获取高位,将不得不放下身段,与那些他们一向视如草芥、出身卑微的寒门子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面对同一张考卷,进行所谓的“公平”竞争!

这比失去盐利、失去书籍定价权,要致命千百倍!这是直接剥夺了他们世代相传的政治特权!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选官用人,自有祖宗成法,岂能如此儿戏,另立新制!”

“九品中正,乃魏晋以来之定制,沿用至今,自有其道理!如此轻言更改,必致天下大乱,官场动荡!”

“陛下!此制若行,寒门嚣杂之徒充斥朝堂,必坏朝廷体统,祸乱国家啊!”

短暂的、死一般的寂静之后,是更加疯狂、更加绝望、也更加歇斯底里的反对声浪。但这一次,他们的声音里,已经没有了之前的“义正辞严”,只剩下赤裸裸的恐惧、惊慌和垂死挣扎般的哀鸣。

然而,龙椅之上的李世民,在杜远清晰无比地吐出“科举”二字时,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眸中,便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亮光!

一股压抑不住的激动与兴奋,如同岩浆般在他胸中涌动!他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太久!

打破门阀世族对官僚体系的垄断,广开才路,吸纳天下寒门英才为己所用,建立一个真正由皇帝主导、唯才是举的官僚体系,这正是他登基以来,一直梦寐以求、却碍于现实阻力而难以推行的事情!

“肃静!”李世民猛地一声断喝,声如雷霆,瞬间压下了朝堂上所有的嘈杂与混乱。

他目光灼灼,如同最炽热的火焰,先深深地看了一眼抛出了这惊天动地之策的杜远,眼中满是激赏与肯定,随即转向他最信赖的股肱之臣,“房爱卿,杜爱卿!”

“臣在!”房玄龄与杜如晦强压着内心的澎湃,齐声应道。他们同样深知,此策一旦推行,将是如何的翻天覆地,足以影响大唐乃至此后千年的国运走向!

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如同金口玉言,一锤定音:“杜爱卿所奏,开科取士,唯才是举,朕以为,此乃革除积弊、选拔真才、巩固我大唐万世基业之根本大计!

亦是天下最为公平之选贤任能之道!此事,朕准了!着中书令房玄龄、侍中杜如晦,即刻会同吏部,详定科举章程、科目设置、考试流程、录取标准等一切细则,务求公平、严谨、可行!

朕要尽快看到完整的条陈与推行方略!”

“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房玄龄和杜如晦躬身领命,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他们知道,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在他们的手中,拉开序幕。

朝会,最终在一片近乎凝固、气氛诡异到极致的气氛中结束。五姓七望的官员们。

个个面如死灰,眼神空洞,如同被抽走了魂魄一般,失魂落魄地随着人流退出太极殿。

他们望着杜远那平静离去、逐渐消失在宫门方向的背影,仿佛看到了自己家族数百年辉煌与特权,正如夕阳般无可挽回地沉沦下去。

而一些出身寒微或中小家族、在朝中并无甚根基的官员,此刻眼中却难以抑制地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野心的火焰,他们紧紧攥着拳,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权力核心的、前所未有的康庄大道,正在自己脚下缓缓铺开。

杜远这精心策划、在最关键时刻掷出的最后一击,如同精准无比的利剑,终于彻底刺穿了世家门阀那看似最坚固、最难以撼动的政治铠甲。

一场比经济变革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社会结构与权力分配的革命,随着科举制度的正式提出与确立,在这大唐贞观年间的朝堂之上,正式拉开了它波澜壮阔的序幕。

寒门士子期盼了千百年的春天,这一次,是真的要降临了。

《老李,你想屁吃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老李,你想屁吃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李,你想屁吃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神道丹尊海贼之弹簧果实诸天武道强人我的竹马是男配我们村的阴阳两界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爱在东南枝神医御兽后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特工冷妃:绝情王爷休想逃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盛宠之嫡妻归来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娶个村官大小姐土豪系统错爱首席
经典收藏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三国之魏武元勋擎天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抽个美女打江山爱妃,本王俯首称臣北明不南渡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钢铁陌世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扬帆明海逍遥小地主嫡妃当宠阿尤布王妃医品狂妃绝世宠臣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女帝穿今不好惹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风水卜卦
最近更新三国:玄行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躺赢的咸鱼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林飞穿越记从少爷到皇帝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开局乞讨,走上大道洛神仙界篇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河东与河西的故事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我在大明当销冠程序带我穿越回去鹿踏雍尘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回到东汉当赵云争霸天下:日月所照
老李,你想屁吃了! 陈醋不加糖 - 老李,你想屁吃了!txt下载 - 老李,你想屁吃了!最新章节 - 老李,你想屁吃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