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走进永和宫东暖阁时,天光已经铺满了书案。清悦正低头看一份轮值表,听见脚步声也没抬头,只把笔搁在砚台边。
“额娘。”胤禛把一册纸放在桌上,“松江药材的事查完了。去年秋汛冲了堤道,漕运断了三个月,药材压在码头没发出去。”
清悦翻开那册纸,一页页看过。上面画了路线图,标了时间,还列了各府上报的损耗数。她点点头:“你能追到这一步,不容易。”
胤禛站着没动。“您让我查的,我就尽力去查。”
“那你有没有想过,”清悦抬眼,“以后要是千件这样的事摆在面前,你怎么理?”
胤禛一顿。“靠账本一条条查?”
“账本是死的。”清悦合上册子,“人要会想。你想不想学怎么从一堆杂事里看出大事?”
胤禛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您是说……不光听经筵讲那些话,还要自己懂?”
“对。”清悦站起身,走到柜前取出一只紫檀小匣,“经筵上讲仁义礼智信,可真到了用人、定策的时候,没人告诉你该信谁,该防谁。这些学问,得有人带你走一遍。”
胤禛声音低了些:“可谁肯教我?太子有师傅团,三哥七弟都有老翰林指点。我这儿……”
“你不用跟他们争老师。”清悦打开匣子,抽出一张素笺,“我要找的人,不在宫里当差,也不归宗室管。”
胤禛凑近看了一眼。“这些人是谁?”
“一个在西山种菜的理学先生,一个退了休的御史,还有一个编过先帝实录的老学士。”清悦用指尖点了点名字,“他们都教过皇子,现在闲着。我去请他们来,每月进宫一次,讲一段《资治通鉴》,或是一节刑名钱谷实务。”
胤禛皱眉。“他们会答应?”
“我说是给内廷女官补课。”清悦笑了笑,“谁规定女子不能学治国之道?我是庶妃,偏要开这个例。你在旁边听着,没人能说什么。”
胤禛嘴角动了动,到底笑了。“您总能找到路。”
“我不是给你找路。”清悦看着他,“我是让你学会自己认路。你现在能查出漕运断在哪一环,很好。但你要知道,为什么堤道年年修年年塌,才是关键。”
胤禛沉默了一会儿。“那我该从哪儿开始?”
“明天起,每天读一篇《贞观政要》。”清悦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个计划,“早上读,下午讲给我听。讲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再一起查资料。”
胤禛急了。“一天一篇?太快了吧?”
“不是让你背。”清悦摇头,“是让你说清楚这一篇讲的是什么事,用了什么人,出了什么错。然后想想,换成你现在手里这点权,能不能办成一样的事。”
胤禛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别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清悦语气缓下来,“我当年也是夜里熬夜看档,结果病倒三天,事情全乱了套。你现在身子还在长,心也要稳。”
胤禛低头搓了搓手。“那……要不要抄书?多抄几遍记得牢。”
“抄可以,但别贪多。”清悦递回那摞纸,“你这字写得快,但笔划都挤在一起。明天还能这么工整吗?后天呢?”
胤禛接过纸,脸上有点红。
“学问不是比谁熬得久。”清悦说,“是比谁能坚持下去。三年,每天一篇,你能做到,我就带你见徐元朗。他是真见过前朝兴衰的人。”
胤禛抬起头。“三年后呢?”
“三年后你再上经筵,不会只是复述圣贤话。”清悦看着他,“你会有自己的判断。那时候,别人争着抢着要表现,你能坐着不动,也知道哪句话该说,哪件事能做。”
胤禛深吸一口气。“儿子明白了。不求快,求稳。”
“这就对了。”清悦转身推开窗。外头宫道上几个小太监提着水桶走过,脚步声轻而有序。
“我不指望你现在出头。”她说,“我要你十年后,还能站在这地方说话。”
胤禛站在原地没动。过了会儿,他低声说:“额娘,您为我做了这么多……”
“别说这个。”清悦打断他,“你是我的儿子,我不帮你帮谁?再说,这些事本来就是该做的。宫里规矩多,但人心不能乱。你现在踏实走每一步,将来才不会被人一句话就掀翻。”
胤禛点点头。“那我回去就开始准备。先把《贞观政要》的第一篇读熟。”
“去吧。”清悦坐回案前,“明天这个时候,我要听你讲‘君臣共治’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胤禛应了一声,转身出门。
清悦没再抬头,继续看那份轮值表。但她抽出一张新纸,写下几个名字,又在旁边标注时间:初五,请李维桢;十三,请周愃;二十,请徐元朗。
她把这张纸折好,夹进《宫务常理录》里。翻开首页,“清悦新程”四个字还在那里。她手指轻轻划过那行墨迹,没有停顿。
傍晚时候,胤禛又来了。
这次他手里多了几本抄好的书。清悦接过一看,是《贞观政要》前三篇,字比早上整齐多了。
“我重抄了一遍。”胤禛说,“怕讲不好。”
清悦翻了两页,点点头。“明天就这样讲。不用多,讲清楚就行。”
胤禛松了口气。“那我走了,明早再来。”
“去吧。”清悦把书放在灯下,“记得早点睡。”
胤禛走后,清悦吹灭了一盏灯。屋里暗了些,她仍坐在案前,翻开《宫务常理录》,把明日的日程又核了一遍。
窗外天色彻底黑了。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
她伸手摸了摸夹在书里的那张讲学安排,指尖压住“徐元朗”三个字。
烛火跳了一下,映在纸上。
喜欢穿成胤禛亲额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成胤禛亲额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